如果你不滿意現狀,請先準備好以下幾點戰略,輕輕鬆鬆當老闆

一 跳槽前的戰略準備

企業就是平臺,就業平臺是我們職業生涯成功的關鍵,所謂“選擇>努力”,這公式我認為是不夠正確的,因為應該是:選擇 遠大於 努力。相信不用多說,你自然感同身受。

從庸俗但最實際的角度講,你挑選下身邊10位資產超千萬的人,挨個評估下他們事業成功的原因,是企業平臺選擇對了為主因,我們身邊常見的17類企業載體,根據五個最重要的維度(1)工資高低、2)不倒閉不裁員、3)不加班、4)利於副業發展、5)利於社會關係發展)挨個打分,得出了各自的綜合總分,見下表。

如果你不滿意現狀,請先準備好以下幾點戰略,輕輕鬆鬆當老闆

當然,該考慮的因素、因素權重、各類別的分值,你都可以根據個人客觀規律去調配,但是,那些你個人的性格、愛好、專業、刻苦、勤奮、技術、學到東西、跟領導關係,等等,加起來對個人職業成敗的結果佔非常低的權重,選擇遠大於努力,我們這裡對它們忽略不計。

下表是一個總分排序,平臺的選擇的方法,一目瞭然,具體為何如此,可以看詳細介紹(幽哥:企業如何選擇?,幽哥:挑選公司的時候最應該考慮什麼?)

如果你不滿意現狀,請先準備好以下幾點戰略,輕輕鬆鬆當老闆

為什麼要評估大學同學的平均工資呢?因為這是個參照值。你的同學、前同事等同齡人的平均工資,相對來說就是你的市場價值。具體如何評估自己的價值或者要不要跳槽,可以看這裡(幽哥:什麼時候該跳槽?,幽哥:「跳槽」前,至少應該考慮清楚的問題)

一般來說,跳槽隨時可以跳;而找工作的時間,則最好比真正跳槽要早三個月,具體看這裡(幽哥:幾月份跳槽或者換工作比較好?)。

這是常見問題,我的建議是,儘量別裸辭,影響眾多而負面影響則是深遠的,詳細請看(幽哥:先裸辭,再找工作,行不行)。

另外,絕大多數的人,都會誤判了裸辭後求職的難度和求職時間,所以裸辭要謹慎(幽哥:大家裸辭之後的空窗期都多長?)。

跳槽期間,社保是很容易斷檔的。有人說“我能力強,上家5號離職,下家2周後的20號肯定能入職!所以社保肯定不斷檔。”這是出牛,也是無知。

社保一般是每月10號前後備案,下個月給你交上月的社保,,下家10天工作,但兩家都不會幫你交社保。

當你日後買房、貸款的時候,你會發現社保斷檔了。這實際上關係更大,很多大城市有社保連續交滿5年才有購房資格的硬性規定,屆時面對你的另一半,你就真的拖後腿了,就因為那一兩個月的社保斷檔,買房希望泡湯了,婚這次也難結了。下次你辦理戶口的時候會發現,也有這個連續社保的規定。

再簡單一點,你買車或者有難處急需個十幾二十萬現金時,你找各大銀行去辦理小額貸款、信用貸款,或者想信用卡提額,你試試看,比如平安和招商以及四大國有銀行,大多數會問你要資產證明和社保記錄,沒房產證額度會減小不少,但你好歹社保要連續,否則你即將體會到打遍親戚、同學、閨蜜電話,沒人願意借錢給你的“世態炎涼”。

與社保相關的還有很多,很多大城市買車、買房、買車位都要搖號,養老保險斷檔一個月得回老家再交,續不上了,醫保斷了則醫保待遇從下個月起立即停止了,很多城市醫保2-3個月斷檔得重新再來......

方法就是通過一家社保代繳公司,來解決這個斷檔問題。

如果你不滿意現狀,請先準備好以下幾點戰略,輕輕鬆鬆當老闆

二 跳槽前的行動準備

跳槽,屬於在職無縫換工作。這有別於應屆生求職,也不同於裸辭、失業、下崗後的重新就業,你是資深職場人士選擇更好的僱主,簡歷不能隨便寫,更不能讓人代寫。整體來說,以“名片+簡歷”配合使用的方法來求職。,先爭取面試機會;其次是面對部門主管。要認真自己寫:便於搜索,而且儘量沒有職業空白期,才是好的跳槽簡歷,熟人親友、獵頭渠道、網絡海投、前同事同學內部推薦,四者並舉!更具體見(20分鐘,專門針對跳槽)

獵頭和人事會按照常規,提出薪水增長30%的規律,這是老套路。但因為時代和客觀因素的不同(比如中國房價會短期翻番,歐美是不可能出現的),這裡列出幾個建議:

具體見(幽哥:如何談工資,薪水增幅多少合適?)。

正常來說,學歷越高越好,越早越好(幽哥:花 2 年、30 萬讀一個MBA 值得嗎?)。

這裡好多竅門,其中,當你面試是高手如林,都可以用學歷技巧(幽哥:高學歷的價值體現在哪些方面?)。

有人說你這都說的MBA,學費又高,那麼我這才大專畢業怎麼辦?你可以攻讀個在職工程碩士啊!學費才小几萬。宗旨是,獲得一個碩士學位,有比沒有好;況且,社會和人才市場主要看你是否有高學歷,而不具體計較你讀得啥專業。

對於在職跳槽的人,儘量就這一句話“追求更好的事業發展”,官話為主。

外企,你可以用“個人原因”辭職。

如果是獵頭挖你或者朋友介紹過來面試,則說“貴司的職位對我無意間碰到,非常合適,我很感興趣,所以過來面試,請給我一次機會。”

如果已經離職1-5個月,則參考如下答覆:

更多細節,可看下(幽哥:面試新職位時,什麼樣的離職原因是可以被接受的?)總之,方法是不變的,辭職理由千萬種,但都要通過客觀因素來解釋原因,並且不說前僱主前同事前主管的任何壞話,另外,不要摻雜進去任何的創業經歷、創業想法、裁員遭遇。

三 跳槽簡歷的投遞技巧

挑選職位時,面試之前,如何事先了解一家公司呢?這裡說得已經非常詳細(怎樣通過互聯網瞭解一家公司的現狀?)。好的公司,則去面試;不好的,你可以直接不去,無論是白天是否答應了獵頭或者HR,發個短信通知對方即可。君子有所為,才能有所不為。

一份好簡歷,當然是跳槽的必需品,但簡歷能獲得面試機會,則主要看展示率和展示面。掌握這兩個維度,你就知道了“簡歷投出去沒回音”如何破解了。詳細可見(幽哥:投了很多簡歷都石沉大海,怎麼辦?

在母語不是英語的情況下,你如何能達到“學好”英語的狀態呢?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因此,進入外企,通過外語面試,關鍵在於面試英語,也就是那一小時。核心秘笈這裡有幾個(幽哥:如何應付外語面試?)。

這個得經過事實檢驗,才能得出結論(找工作是去智聯招聘、前程無憂,還是 58 、趕集?)。

四 跳槽的面試技巧

每家公司對於作為人的員工,都有帶薪年假、病假、事假,以及無薪假期。你申請即可,無論哪種假期,都可以用來面試。

有人擔心這跟領導之間可能會有尷尬,這是沒有必要的擔心,跟領導不尷尬解決不了房價上升,,你要離開,天要下雨,跟領導都沒關係。

所以,跟領導的尷尬是個根本沒用的擔心,跳槽是你的私事,就好比晚上你燒什麼樣的晚飯吃一樣,領導喜歡不喜歡都無所謂,你自己吃。

雖然講得直接,看起來不講感情,但生活給了你壓力,何曾給了你感情,再說跟領導的感情也與減輕生活壓力無關,領導實際上壓力比你還大。到了這裡,面試如何請假呢?直接請假即可,實在不行就請事假;也可以請緊急的病假,人食五穀,孰能無病?在職跳槽,但面試如何請假呢?

電話面試有好幾個秘笈,比如,簡歷投出去之後,每天隨身帶一份簡歷,等面試電話來的時候,拿出來回答對方問題,尤其是英文簡歷。

另外,同時,將可以面試的日期圈出來。更多可以看下(如何搞定電話面試?或者電話面試絕招)

每次面試,都是一個面對面測試的機會,是別人對你的測試。因為帶有很大的偶然性,所以即使面試不成功,並不能說明你就不是個人才,對於面試結果我們就要戰略上藐視它,戰術上重視它。總體來說,面試前最好做到如下準備(詳見幽哥:面試前的技巧都有哪些?)。

這點就不多講了,面試必備技巧,無論你是否口齒伶俐,事先練習比臨場去想,好N倍。如下我提供了倆面試100問,給大家做資料下載和參考。

在競爭激烈的情況下,記住兩點:一,人無我有;二,人有我優。

從自我介紹的誦讀和背誦,到外語口音的標準,再到學歷或者在讀更高學位的準備,接著工作業績的說明、舉例。最後,關鍵還是要事先有“自己的人”!

面試主要在於那一小時的奮鬥,技巧當然是有的。主要於常用外語面試題目的熟記以及表達流利。幽哥:就要去外企面試了,怎樣快速提高自己的口語?

最好先探得對方該職位的薪水預算區間,然後,你也回答一個跟對方有一部分重疊的目標薪水區間。技巧有很多(幽哥:應聘時被問到「你的期望薪資是多少」,怎樣回答才是最合理的呢?)。

這屬於跳槽期間的行業壁壘問題。

隨著大學生的畢業數量從200萬增加到800萬,大量的失業人員走向重新就業,用人市場往買方市場進一步發展,招聘單位對於求職者更加挑剔,有時甚至是苛刻。比如你是傢俱行業的會計,去電器公司面試,說你沒有行業經驗;你去互聯網行業面試,則更加行業壁壘高企。

行業經驗並不是主要的藉口,而是用人部門的選擇較多,可以對你指手畫腳。對應的方法就是讓他高攀不起,你必須多多面試,獲得多個Offer之時,去跟跨行的用人代為談判,戰略上藐視對方,才能在戰術上取得優勢和勝利。

不用過分擔心行業經驗,只要職務沒變化,則行業經驗退而居其次,大膽面試即可。

我們在這裡上班,好好工作,,即可,遵守和執行公司各項制度和流程,這才是跟領導之間最重要的關係。

我換工作,我去面試,我準備跳槽,我想職業發展,等等,這都是個人的人生追求,事業規劃,屬於私事,實際上跟領導無關。對於自己請假去面試,怕跟現在的領導之間產生尷尬,那就儘量不讓領導知道即可。

那麼,面試被領導發現了,你繼續待著即可,當做沒發生任何事一樣。

五 跳槽時的辭職技巧

Offer還沒發的時候,人事實際上只要一份你的工資證明材料,來作為給你入職薪水的參照。

最終這個問題還是會回到了你自己手裡,這實際上就是HR現實中能做並能調查得到的全部背景內容。

說到底就是個工資證明,她好歹有這個依據,向內證明她不是傻到給了你過高的工資,就說買房、出國、辦理信用卡,都行;或者你拍張上月工資單的照片給她,也行;甚至你不能提供,也就作罷了;結論就是,可以給,實在為難就不用給她。幽哥:HR是怎麼做背景調查的?調查哪些內容?

對於人事的這種背景調查,她打電話到上家是問不出你的薪水,另外,你是在職狀態,你最好提醒她別打電話過來,否則你在職跳槽還沒跳成就因為她穿幫了。

這種情況一旦發生,你可以向對方提出賠償要去,也可以做出書面 ,增加薪水並立即發Offerg給你。你以為公司如何強勢,實際上時代變了,企業生意,遠遠比員工打工要來得艱難,不願意承擔你這幾萬塊的損失,它可能面臨數十數百倍的更大損失。幽哥:大公司(尤其是外企)的背景調查一般是如何操作的?深到什麼程度?

辭職有如下“標準流程”。

這裡要注意的是,如果你1號提出辭職,經過一週挽留,再去掉後面的年假,實際上7-20號是交接工作時間,上不到2周。更多技巧,見幽哥:應該如何辭職,以什麼理由辭職?

這個問題,本身不應該是問題。但因為確實有這樣的主管存在,而且跟剛剛提出辭職後態度變差的比例一樣,有不少於30%的領導會開始不待見你,潛意識和行動中,他們都會想讓你到了離職日走不了。這就是要看你笑話了,你下家報到不了更好,重新找工作,又是一個3-6個月的週期。失業半年,是很難談到好的Offer的。並且當下崗位都比較快速離職快速招人,所以下家容忍你1個多月的報到期,已經夠有耐心了,你別再拖。

那麼,領導故意不放你走,如何防範呢?首先,按照剛剛第11點的方式,確定離職流程,每一步未達到,你要趕緊爭取確定,其次領導簽字的代理人。你別礙於啥面子,面子是你自己的,新東家報到不了也是你承受。如果領導不在,或者請了長假,那你找領導的領導唄,行政上後者有這個代簽的權力。

這屬於跳槽期間下家不誠信的風險。

先穩住這家公司,問下具體原因,接著申請賠償,其他公司那裡加緊面試。

這裡還是要從戰略來把握,跳槽期間所有機會都不要放棄,即使拿到了好公司BAT還是500強的Offer,在轉正之前都不要放棄新工作機會。 更多幹貨,見(剛辭職,新單位卻取消了Offer,怎麼破?)

六 新單位的轉正秘笈

工資證明,是人事給你辦理報到手續的必備流程,跟你為了辦理戶口、申請信用卡、辦理貸款等需要的“工作證明”,是一個格式。有些會加上“信用卡專用”“貸款專用”字眼,在你還沒有提出離職前,你可以跟HR通融下,去掉這幾個字。

很多人想當然的,以為離職證明上會有工資數額,這是一廂情願,如果你需要,則請你們HR再出一份工資證明即可。記住:工資證明上的稅前月薪,可以按照你上年度的全部收入÷12來計算,這會比你所知道的目前月薪多出不少,便於接下來的跳槽中談工資。

對於銀行工資流水,這裡面牽涉到你這張工資卡的的其他來信息,你可以以個人隱私的藉口推掉。當然,如果沒啥問題,也是可以提供的,去銀行辦理,現在都開始打印了。

當然,這裡最難的就是你簡歷優化或者做了調整,或者目前薪水報高了,如果實在太高,則補充上公司每個月或者不定期的現金和支付寶福利等等,作為理由。總之,方法具體根據情況而定,要靈活,但儘量別撒謊。

當然去。

所謂跳槽,實際上是在3-6個月 ,有了一家Offer之後需要繼續去面試,最終在3個以上Offer中選擇一家最好的,去報到,這才是跳槽。

並且,這個求職以及面試過程,必須直到新東家那裡上班轉正之後,才能停止。

報到後,轉正前,繼續還有新的面試通知,此時你得評估下,選擇最好的機會去面試,一般來說,試用期六個月內再出去面試兩次還是可以的。至於如何請假,自己想辦法,之前都這麼多技巧告訴你了,好歹有點悟性。

第三方調查報告,例子見下圖。一般來說,在報到1個月時,被HR拿著報告詢問為何差異這麼大,每一個不符項可能需要書面解釋和證明,這怎麼辦呢?

如果你不滿意現狀,請先準備好以下幾點戰略,輕輕鬆鬆當老闆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這調查本身就會有誤差的部分,也無傷大雅,你儘量一個一個解釋即可。

實際上,即使是這第三方調查報告中,你有不能解釋的紕漏,你的部門經理也是可以繼續用你的,人事做個備案即可。

遇到這種情況,別怕,見機行事,據理力爭即可。

這種問題的處理方法不多,更側重預防,主要在於挑選職位時、面試之前,對這家公司的篩選和甄別,包括網絡口碑和評論(怎樣通過互聯網瞭解一家公司的現狀?)。

拖欠工資和供應商款項,雖然在小企業是常態,但對個人的職業生涯和社會信譽也會有極大的影響,在正常情況下,建議你開始辭職尋找下家吧。

在整個職業生涯中,企業平臺是最重要的,所以,一份工作是否好壞,主要取決於這家企業如何,

目光放遠到十年二十年以上的跨度,更是如此。十年前你進阿里巴巴做了前臺或者行政專員,並不影響你十年後有可能成為螞蟻金服的市場部總監,年薪上百萬的。因此,報到幾個月後,部門撤銷,你被安排去了陌生的崗位,還要繼續嗎?當然可以繼續,關鍵看這家公司的好壞。具體的一個崗位,對長達40年的職業生涯,影響微乎其微。

這種情況原來不多,當下很常見,原因有很多:單位職位需要取消,主管有了其他合適的人選,。

這裡應對之法說起來簡單,但並不容易。

更主要的還是在於戰略,跳槽期間必須繼續找工作,根據長久的職業生涯規劃來看,誰也不會在還沒入職的情況下去思考下次何時跳槽。來,就是為了一直待下去。

中國當下的職業人生,是完全不能解決物質基礎之困的,工作穩定的同時發展副業,主副業齊頭並進,這才是深耕中國職場的靠譜職業之路。

所以,來了,就是為了不在跳,除非不得已。

如果一定要問,這次跳槽之後,下次啥時候再跳? 那又回到了原點,你再來一次評估吧(幽哥:什麼時候該跳槽?看看有哪幾個判斷標準)!

以上,六大點30多個細節方案,助您跳槽一臂之力!

今年以來,收到上百人在職跳槽的成功信息,大多薪水接近翻番,不斷收到報喜和紅包。這些不是主要的,關鍵,跳槽,不僅僅是一個學問,一種技術,更是一門藝術,越是職場資深、“位高權重”的人,反而越是不得其法,跳不動。相信通過本篇系統秘籍的學習,跳槽對你來說,已經非常容易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