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这些鸡蛋能孵出小鸡吗?”孙俪的做法获20万人点赞

你买了一些鸡蛋刚要煮,孩子却在边上异想天开:

妈妈,这些鸡蛋能不能孵出小鸡呢?

这时,你会怎么做?当成玩笑一笑而过还是粗暴制止:鸡蛋是用来吃的!

孙俪是这样做的:买来孵化器、调控好温度,和孩子精心伺候着这28个鸡蛋,还拍摄了一则小鸡破壳而出瞬间、满满童趣溢出屏幕的配乐视频

孩子:“这些鸡蛋能孵出小鸡吗?”孙俪的做法获20万人点赞

▲博文发出瞬间被20万+人秒赞

孩子:“这些鸡蛋能孵出小鸡吗?”孙俪的做法获20万人点赞

孙俪添“丁”

所以,在羡慕「别人家的孩子」时,我们首先成为那个「别人家的妈妈」了吗?我们能把孩子的胡闹异想天开,当成珍贵的礼物,并帮孩子把这种奇妙的想象力付诸实践吗?

每个奇葩问题,都是孩子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咱们先来看几首诗:

灯把黑夜/烫了一个洞

晚上/我打着手电筒散步/累了就拿它当拐杖/我拄着一束光

冬天的时候/我的一颗牙齿掉了/春天来了/我的牙齿又发了芽

春天是只大懒虫/春雷公公把它的大鼓一敲/吓得春天滚到了大地上

是不是特别有想象力,有些甚至一下子就击中了你的心?

但你知道这是谁写的吗?

一群孩子,TA们中最小的不到3岁!

孩子:“这些鸡蛋能孵出小鸡吗?”孙俪的做法获20万人点赞

想象力

孩子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常常让成人惊叹不已。

想象力这一词汇,绝对不是父母谈论孩子时的常用词汇。

更多父母关注的点可能在于孩子聪不聪明、乖不乖、学习好不好。

很少有人会提到——“我家孩子想象力很丰富···”

甚至,他们的很多行为,是在逐渐扼杀孩子的想象力。

育儿节目《超级育儿师》中,有位年轻的妈妈,面对孩子好奇心的反应,给我印象深刻:

3岁的浩浩和妈妈去菜市场,非常好奇橱窗里的东西:

他一会儿指着五花肉问:“这是什么”;一会儿又指着猪腿问:“我们今天吃它吗?”

孩子:“这些鸡蛋能孵出小鸡吗?”孙俪的做法获20万人点赞

想象力

他妈妈是怎么回复的呢?

好了!我不想再说了!别问了……

回到家中的浩浩,自娱自乐玩耍着车子,但也处处被妈妈禁止探索:

“我不要再听到声音!”

“嫌不嫌吵!”

“你要是再这样我跟你不客气了!”

孩子:“这些鸡蛋能孵出小鸡吗?”孙俪的做法获20万人点赞

想象力

这种环境下成长的浩浩,极度缺乏安全感:外出喜欢哭闹,性格黏人、胆小,要妈妈抱抱……

但是这些却被妈妈解读为:“他在利用我……

好奇心一直得不到回应甚至被禁止探索的孩子,丢失的不仅仅是珍贵的想象力宝贵的学习经历,还有童年时期的安全感

捍卫孩子的异想天开有多重要?

在美国,有个2岁的小女孩指着一个圆形,说这个是字母“O”。

一般家长应该很高兴吧。这个女孩的妈妈却非常震惊。经过询问得知是幼儿园老师教的,这位妈妈将这个幼儿园告上法庭,她认为:女儿在这个年纪不需要了解太多知识,如果女儿不知道O是个字母。她可能认为这个圆圈是汽车轮胎、披萨饼什么的。

在她眼中,幼儿园过早地限制住了孩子的想象力

孩子:“这些鸡蛋能孵出小鸡吗?”孙俪的做法获20万人点赞

想象力

孩子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有多重要?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孩提时期就已经开始通过接受各种外界信息,发展他们独立的认识及判断能力。所有的孩子都有一种无法满足的好奇心,这是智力发展的驱动心理。

要顺应孩子的成长天性,守护好孩子创新的家庭“原生态”。

允许孩子“异想天开”,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孩子:“这些鸡蛋能孵出小鸡吗?”孙俪的做法获20万人点赞

异想天开

用成人化的模式去限制孩子,使孩子失去以独特的儿童视角去感知社会的可能,其结果往往会引起好奇心的早衰、个性的泯灭、想象力、创造力的匮乏。

甚至,孩子长大后只能是一个恭顺、服从、因循守旧、人云亦云的人。

懂“胡闹”的妈妈,养出“有趣”的娃娃

⭐ 认真对待孩子每个“奇葩”问题

当孩子提出异想天开的各种问题时,不要草草甩出个答案敷衍一下或是根本置之不理。

因为,想象力最大的敌人就是“标准答案”。

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激发孩子用自己的方式探索世界,找到自己认可的答案,而不是把大人所理解的世界强加给孩子 。

孩子:“这些鸡蛋能孵出小鸡吗?”孙俪的做法获20万人点赞

想象力

⭐ 和孩子一起“异想天开”

有个男孩在院儿里手舞足蹈地跳,玩得很嗨。正在做饭的妈妈探出头问他在干什么。男孩兴奋地说:“妈妈,我想跳到月亮上去。”“哦,原来是这样。记住,别忘了回来!

后来,男孩成为全世界第一个踏上月球的人,他就是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回到地球,他的第一句话是:“妈妈,我回来了。

合格的妈妈允许孩子胡闹,优秀的妈妈却和孩子一起胡闹

孩子:“这些鸡蛋能孵出小鸡吗?”孙俪的做法获20万人点赞

育儿

这位智慧的妈妈,孩子向她表达异想天开的想法时,她不仅包容了孩子的奇思妙想,保护了孩子的热情和好奇心,并且和孩子共情,想象着孩子真的跳到了月亮上,所以她只是温和地说了一句“别忘了回来。”

⭐ 跟孩子一起查阅资料,寻找办法

孩子的异想天开,常常超出了我们的认识水平或能力范围,作为父母,可以坦诚承认自己的知识有限,和孩子一起去查阅资料,寻找办法。

“蚊帐大使”凯瑟琳5岁时,和妈妈一起看纪录片,得知非洲每30秒,就有一名儿童死于疟疾。她深感震撼,大哭着说:“妈妈,一个孩子死了!我们必须做点什么!”

妈妈也不知道可以做些什么,但她非常欣赏凯瑟琳的善良,于是带着凯瑟琳在网上查找非洲疟疾的相关资料。她们发现一种经过药物处理的蚊帐,可以有效抑制疟疾的蚊虫传播。

在妈妈的陪伴和帮助下,凯瑟琳从捐献一顶蚊帐,到邀请比尔·盖茨捐款,7岁那年,成为感动世界的“蚊帐大使”,因为她,数百万非洲儿童的生命得以延续

从一个孩子微小的想法,到实现一个美好的事业,并没有那么复杂,但它需要父母的呵护、鼓励、引导和帮助

⭐ 给孩子自我创造的空间

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说:“除非你被孩子邀请,否则永远不要去打扰孩子,为孩子打造一个以他们为中心,让他们可以独自‘做自己的’的‘儿童世界’。”

比如:孩子在和一群玩具对话“啊,大灰狼来了,我们赶紧回家吧。什么?你不想回家,那我们得快点躲起来呀······”

这是孩子通过想象力独立创作的过程,也是思维发散的过程

孩子:“这些鸡蛋能孵出小鸡吗?”孙俪的做法获20万人点赞

育儿

如果家长突然打断或贸然参与,就会中断孩子原本的创作进程,往往会让孩子失去继续下去的兴趣和热情,孩子对于想象和创作的体验感也会大打折扣。

⭐ 要护TA周全 也要给ta自由

很多时候孩子常常会

脑洞大开,做出一些大人看起来奇怪甚至荒谬的行为

家长出于保护或为了避免麻烦直接阻止孩子去做这类事情比如扔东西、踩坑里的水、给花盆种玩具。

主观地让孩子避免某些行为,其实在剥夺孩子感知这个世界的权利

孩子:“这些鸡蛋能孵出小鸡吗?”孙俪的做法获20万人点赞

育儿

在安全的前提下,可以鼓励孩子去尝试他们想尝试的事情。只有孩子体验过,在生理或心理上形成了自己的感受,才知道这样的事情下次该不该做

家长事后也可正确引导,增加孩子对事物的直观认识。事情本身对错与否并不那么重要,体验和感受的过程对孩子来说才是最珍贵的。

孩子:“这些鸡蛋能孵出小鸡吗?”孙俪的做法获20万人点赞

允许孩子胡闹

认真对待孩子的每一次发问吧,因为所有的成功,往往从一颗小小的种子在心底发芽开始,而这里小小的种子或许就是孩童时期的一次异想天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