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春秋:从刘邦和吕雉的姻缘,看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

说起秦朝二世而亡,大家叹息之余,总之会不经意的想,要是始皇帝多活个十几年,又或者公子扶苏继位,秦王朝或许就可以摆脱覆灭的危局,但今天我们要说的恰恰似,即便扶苏继位也不能扭转当时局面,秦始皇多活十几年,秦帝国的政策不改变,也只能将覆亡时间往后推迟而已。

品读春秋:从刘邦和吕雉的姻缘,看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

今天要说的深层次的原因,我们先通过一个大家都知道的故事来讲起,那就是刘邦吹牛娶了吕雉这个典故,关于这个典故各种文献记载也好,影视作品也好,都已经把这个事情说的很透彻了,我就只简单的介绍一下史记记载,单父人吕公善沛令,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沛中豪桀吏闻令有重客,皆往贺。萧何为主吏,主进,令诸大夫曰:“进不满千钱,坐之堂下。”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乃绐为谒曰“贺钱万”,实不持一钱。谒入,吕公大惊,起,迎之门。吕公者,好相人,见高祖状貌,因重敬之,引入坐。萧何曰:“刘季固多大言,少成事。”高祖因狎侮诸客,遂坐上坐,无所诎。酒阑,吕公因目固留高祖。高祖竟酒,后。吕公曰:“臣少好相人,相人多矣,无如季相,愿季自爱。臣有息女,愿为季箕帚妾。”酒罢,吕媪怒吕公曰:“公始常欲奇此女,与贵人。沛令善公,求之不与,何自妄许与刘季?”吕公曰:“此非儿女子所知也。”卒与刘季。从后来看这个记录应该是最准确的。

品读春秋:从刘邦和吕雉的姻缘,看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

但是就是这个典故,却道出了当时秦国统治原六国地方的本质,秦国实行郡县制,那么沛县县令应该当地一把手,这从吕家避祸于此,大家都赶业赴宴也说明了这一点,县令肯定是咸阳从上面派来管辖地方的,他应该是秦在六国故地中最下层的官员了,但是这个县令其实实际权力不大,执行实际事权的是萧何,县主吏就是当时的副县长,在县令没到任时,萧何就是实际上的县令,再加上县令是个秦国派下来的空降县令,所以大家都不怎么服他,这可以从两点上可以得出结论,第一是沛县起事时,第一个就是杀了县令祭旗,从下面说明他在当地没有自己势力,要不然打不赢,逃跑是没有问题的;第二就是回到刘邦娶吕雉这件事上面,吕公来避难时县令也曾想娶,但是吕公回绝了,不管以什么原因回绝了,但是回头又许给了下面一个派出所所长刘邦,这可是大大的打了县令的脸,而且从历史记载上也没有县令后来打击报复的记载,不管是对刘邦还是对吕家。这就很值得去推敲了,吕公当时来沛县是躲仇家避祸的,他当然要找一个可以保护他们的大腿,但他不找县令却找了个派出所所长刘邦,结果还真就把自己一家人保住了。

从这个典故来看,按照正常逻辑来说,就算觉得县令在当地没权力,那也应该是找副县长萧何,怎么也轮不到下面的派出所所长刘邦吧,但事实就这么离奇,其实仔细去看就会明折,我们再分析吕公初到沛县,欢迎酒会发生了什么,当时沛县的名流都来了,人太多了大厅里坐不下,然后就定了个规矩,一千钱以上的坐里面,少于一千钱的坐外面,都按这个规矩来的,刘邦来了说贺一万钱(当时县令年俸都没有一万钱),吕公大惊的出来迎接,然后带着刘邦上坐,实际上刘邦一个钱也没有,我们想像一下这个场面,全县名流在场还当着县令的面,是不是很尴尬,而当时沛县县令都不敢多说什么,其它的宾客也估计习以为常了,而刘邦也泰然自若,这个时候还是实权派的副县长萧何出来打圆场解围,说这个刘季就喜欢说大话,他说一万钱其实一个钱都没有你别当真。

品读春秋:从刘邦和吕雉的姻缘,看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

这时候你要是吕公你怎么办,这个事其实非常棘手,因为从刘季表现和当场宾客反应来看,这肯定不是第一次发生,要不然大家不会习以为常,而且刘季跟吕公入坐前还狎侮诸客来看,就是当着吕公的面揭各位宾客的短,而且大家也都没有要赶人意思,县令也没有说什么狠话,说明连县令都已经习惯了,最后还是当地最有头脸的萧何出来给他打圆场,这时候只要吕公不瞎,就应该知道县令在这地方不顶用,这个人在才是一方巨头来着,吕公就和大家一样把他贵宾接待,而过后吕公觉得这个事情不保险,毕竟跟县令还是有些交情,如果县令能说了算,还能照顾的自己一家人,但是自己跟吹牛的刘季可没这等交情,人家不可能为了一顿酒就保护自己一家人,所以吕公只能下血本,把大女儿嫁给他,以求在当地自保,这是刘邦娶吕雉的酒局中的吕家算计。

从这个典故我们来看,秦末政府委派的官员在地方没有什么存在感,而真正有实权的是原六国故吏(萧何),和原六国权贵遗留有的私属势力(刘邦),所以大家相安无事还好,如果乱世一起秦国郡县的根基,很容易被连根拨起,因为毕竟存在的时间太短,秦国短时间内要统治原六国庞大的土地和人口,优秀的官员跟不上,造成对地方只是表面上的统治,这种情况下乱局一起,不要说公子扶苏,只怕是秦始皇也只能镇压下来不能根治,只是将最后的决算推迟而已。

至于说刘季是如何成为原六国权贵遗留私属势力的,我们下次再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