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誌於都」於都縣銀坑鎮各姓氏的宗祠概況

張氏宗祠 平安村有“張氏宗祠”為中心的祠堂群,包括“崇仁堂”、“燕貽堂”、“燕翼堂”、“奮興堂”、“敦睦堂”、“培德堂”、“明德堂”、“厚德堂”、“積德堂”、“芹澗公祠”、“忠孝堂”、“近昇公祠”、“保初公祠”(1931年12月江西省蘇維埃政府駐地)、“其吉公祠”、“君弼公祠”、“明生公祠”、“祥正公祠”、“一廷公祠”、“季雅公祠”、“悠士公祠”、“諤士公祠”、“鳳侶公祠”(九廳十八井)、“元長公祠”、“異才公祠”、“揵三公祠”、“希程公祠”、“景孟公祠”、“宗耒公祠”、“舒北公祠”、“雨源公祠”、“而高公祠”、“文道公祠”、“文範公祠”、“文就公祠”、“文儦公祠”、“克整公祠”、“緒五公祠”、“德鵲公祠”;年豐村有“彥誠公祠”、“九葛公祠”、“文貴公祠”、“潤伯公祠”、“德印公祠”(1931年毛澤東舊居)、“有勤堂”;松山村有“存禮公祠”、“含萬公祠”、“文傑公祠”、“文儒公祠”、“允成公祠”;洋河村有“明德堂”、“立德堂”、“大德堂”。祠堂大多為青磚、灰瓦和“穿鬥抬梁式”木構架結構。

「方誌于都」于都縣銀坑鎮各姓氏的宗祠概況


平安村街下張氏“崇仁堂”:又名“張氏宗祠”(大祠堂)、“淑明公祠”。張拱辰,字淑明,封宋大理寺評事,幼年隨父張炎(字日晟)從興國縣西嶺遷徙平溪(現平安村)開啟新居。張炎,即張日晟,為平安村張氏始祖,其子張淑明於宋代創立“崇仁堂”,三棟兩井,門樓曰“七葉千秋”。2000年開始動工修繕,投資19萬餘元,於2002年竣工。祠序:“自宋至今,源遠流長……前有洋河纏腰,後有五虎聳撥,左有文峰塔,右有文昌閣。乃曰:文峰塔塔頂尖尖如筆筆寫七葉千秋,文昌閣閣窗圓圓似鏡鏡照五湖四海。……重修宋祠萬年萬載,新啟門樓樂平樂安。”堂柱對聯:“崇德傳家禮義鑄人克勤克儉流芳遠,仁風俗後詩書啟智惟讀惟耕世澤長”。大門對聯:“淑祠凝瑞彩景山起鳳毛棠棣分支憶西嶺,明水映祥雲麗日開麟趾菁莪造士仰清河”。上廳“百忍風長”對聯:“孝友傳家承百忍之風規居同九世,詩書啟後誦十章之鑑照寶重千秋”。中廳柱對聯:“崇文厚德千秋鼎盛,仁宇集賢萬古流芳”、“淑祠盛一堂源溯西山經難歷劫感天動地,明珠輝百世德弘平安修文悅禮敦古樂今”。前廳柱對聯:“日耀中天光華映百世,晟昭大地俎豆澤千秋”。

平安村街下張氏“燕貽堂”:又名“彥誠公祠”,大門匾額“七葉傳芳”。

平安村街下張氏“燕翼堂”:又名“彥恭公祠”。

平安村街下“厚德堂”:又名“厚軒公祠”,系紅軍被服廠舊址。


平安村街下張氏“培德堂”:又名“張公允哲宗祠”。張允哲,系平安張氏第六世祖。祠門對聯:“允傳家風秉忠信厚德喻仁繼往開來大展鴻圖,哲賦聰睿尊禮義集賢萬戶光宗耀祖永創偉業”。銀坑公社平安大隊曾於1960年至1982年在此辦公。

年豐村排子腦張氏“有勤堂”:又名“復佑公祠”。始建時間不詳,現已新建。大門柱對聯:“復祠吐祥雲枝繁葉茂昌百世,佑堂啟子孫芳流孝悌繼千秋”。(圖左為“”)

「方誌于都」于都縣銀坑鎮各姓氏的宗祠概況


年豐村新屋下張氏“清河堂”:又名“潤伯公祠”。始建於清代初期,系平安始祖張日晟之15世張文澤(號潤伯)房祠,歷經滄桑,2007年開始修繕,次年春竣工。碑序:“祠座東向西,壯觀宏偉。整體佔地面積4800平方米。前有三牌門,有片月形大塘,牆外有虎舌作景、洋河纏腰,後有臥虎聳扮、雄壯有威,左有獅石把水口、竹篙石山聳立,右有烏石錦虎抱回,加上門樓案託重重,文峰筆架迎面而立,特有古代之特色建築也。”

洋河村下排張氏“明德堂”:又名“張氏宗祠”,2017年農曆十二月二十七日重建竣工。堂柱對聯:“明德維馨仁義禮智信恭敬行善積德,仲府協奏忠孝人愛代代兒孫享和平”。大門對聯:“清水華廈乾坤大地六水三山一分田,河長九洲天長地久世世代代源遠水長流”。大門柱對聯:“房前喜迎東方千秋長青甲乙木,屋後樂接西方萬年庚辛金萬斤”。廳柱對聯:“明月高懸宇宙普照華廈大地光輝燦爛,仲日五光十彩展望未來堂上子孝孫賢”。

洋河村銅鑼坵張氏“立德堂”:又名“張略三翁祠”。始建時間不祥,2014年冬重修。堂柱對聯:“名揚四海出人頭地傳承世代好俊才,緯黃合成後繼子孫重修翁祠展雄風”。

洋河村冷水塘張氏“大德堂”:又名“舜年公祠”。始建時間不詳,2011年農曆八月初九日子時開工修建,十二月二十二日竣工。堂柱對聯:“名垂青史燕翼鍾靈福址安宅衍,壽存日月競得毓秀風水駐丘澤”。大門對聯:“鼎新革故致力工商畎畝光大清河祖德,集螢映雪勵志詩書翰墨輝煌曲江家聲”。門樓曰“青選第”,對聯:“龍躍碧潭冷水澄波迎百福,門聚紫氣獅山滴翠集千祥”。

「方誌于都」于都縣銀坑鎮各姓氏的宗祠概況


陳氏宗祠 有富竹村富竹坑陳氏“燕貽堂”、坪腦村新塘陳氏“承慶堂”、坪腦村新塘陳氏“光遠堂”、坪腦村新塘陳氏“稜辰堂”、坪腦村新塘陳氏“徿興堂”、銀坑村銀坑圩陳氏“永興堂”。

富竹村富竹坑陳氏“燕貽堂”:又名“陳氏大宗祠”。富竹陳氏始祖陳貴,(十宮)字世榮,號貴,唐廣德年間生,明甲辰(764年)歿。富竹陳氏後裔散居竹坑、上堡、河田等地,又拆居萬安五雲德橋、興國和睦坑、于都城北區下壩子。祠堂未有碑文,譜諜缺裁修建詳情。

坪腦村新塘陳氏“承慶堂”:又名“均仁公祠”,始建於清康熙三十五(1696年),歷有修葺,最後一次重修在民國十六年(1927年),2008年稍有修整。堂名為“承慶堂”,祠主陳鈞仁,系當地陳氏始遷祖。祠坐西朝東,磚木結構,三進廳,硬山頂,馬頭牆。面闊10.1米,進深55.5米,高9米,總佔地面積585.92平方米。門樓磚石結構,橫書“忠義世家”,系十柱二間三棟祠。四柱三間三樓,兩邊建有龍鳳垛42只,外飛簷內鬥拱,有細畫精雕的圖案懸花,面闊10.1米,進深5.9米,高7米。該祠在於都縣清代祠堂建築中,在規模佈局、用料、工藝及時代變化上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具有較高的文物價值。2012年1月公佈為于都縣文物保護單位。2019年8月9日(農曆七月初九)燒燬大半。

坪腦村新塘陳氏“光遠堂”:又名“宏質公祠”,始建於明萬曆年間(1572~1620年),建有三棟祠堂,於民國元年(1921年)改建為兩棟,沒有正棟間,民國十五年(1926年)又改建為兩棟昌字廳,增加兩隻正棟間。2012年5月25日縣文化和廣播電影電視局公佈為于都縣不可移動文物名錄。由於年久失修,祠堂破爛,即將倒塌,2017年2月8日(正月十二日)成立重修理事會,2018年2月23日(正月初八日)竣工。

坪腦村新塘陳氏“稜辰堂”:又名“芳彩公祠”,始建於清代,至今有百餘年的歷史。蘇區革命時,中國工農紅軍曾在祠經住,並在祠內留下革命標語口號。2012年5月25日縣文化和廣播電影電視局公佈為于都縣不可移動文物名錄。由於年久失修,祠堂破爛,2013年動工維修,於2014年3月告竣。


坪腦村新塘陳氏“徿興堂”:又名“禹門公祠”,始建於清乾隆年間(1736~1796年),年久失修,磚牆破損,於2004年重修竣工。堂柱對聯:“禹人處事賢功德千秋流芳遠,門貫四面通丁財興旺世澤長”。

銀坑圩陳氏“永興堂”:又名“陳氏宗祠”。原“虞卿廳”,系富竹、河田、上堡陳氏房系所有。2008年春夏,重修銀坑陳氏宗祠籌備組倡議,將“虞卿廳”更名“陳氏宗祠”,不分支脈,為所有陳姓共亨。接著,成立銀坑陳氏宗祠籌建委員會,動員全鎮陳氏每丁出資50元,總投資30多萬元,於2013年8月建成“永興堂”。

「方誌于都」于都縣銀坑鎮各姓氏的宗祠概況


劉氏宗祠 有漢田村翰田劉氏“務本堂”、銀坑圩劉氏“邦本堂”、巖前村林崗峰劉氏“威遠堂”、冷水村㝢石劉氏“金䡚堂”、冷水村黃泥圩劉氏“高峰堂”、冷水村觀音腦劉氏“持鏡堂”、銀坑村劉氏“崇德堂”。

漢田村翰田劉氏“務本堂”:又名“劉氏宗祠”。據《諧田劉氏聯修族譜》記載,翰溪務本堂建於清乾隆年間(1736~1796年),以劉利蔥(字旦西)先生為頭人,至今仍完好如初,中間雖經多次修理,但都是小修。大門對聯:“春風披玉橋,秋水映冰壺”。外柱對聯:“門朝車嶂展封誥,地號翰田即墨莊”。上柱對聯:“務承祖宗之美德行仁和賢創偉業,本育兒孫成英才能文善武展宏圖”。下柱對聯:“務祠興建千秋昌翰墨林中出文章,本祖開基萬年成田莊塅上聚寶盆”。2012年5月25日縣文化和廣播電影電視局公佈為于都縣不可移動文物名錄。

銀坑圩劉氏“邦本堂”:又名“劉氏宗祠”。位於銀坑圩南,癸山丁向兼子午,後靠天華山,前有岳飛寨,左沙席草塘外有高牆環繞,右有撒網形。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興建,次年竣工,長21米,寬12米。祠堂內堂匾“邦本祠”,正面書贊:“劉氏家聲振漢唐,九天星斗煥文章,雄兵百萬降狄夷,柱國無雙協帝王,應有政名扶社稷,更知忠義佐朝綱,綿遠祖德傳古今,一字千金御墨香”。門外對聯:“邦國重仁賢除滅暴秦識沛公人歸天與,本源追祖考肇興有漢繼唐堯族大宗蕃”。

「方誌于都」于都縣銀坑鎮各姓氏的宗祠概況


巖前村林崗峰劉氏“威遠堂”:又名“劉氏宗祠”、“孟震公祠”。大門中門“劉氏宗祠”對聯:“孟祖明朝泰和徙雩林峰創業安居繁衍千秋,震公忠孝友鄰義坊訓子勤學書禮振興萬載”。大門左門“威歸林峰”對聯:“威嚴壯觀鍾靈毓秀,峰巒挺拔虎膽英雄”。大門右門“遠紹彭城”對聯:“遠源流長蘭桂騰芳,城門錦繡輩出英豪”。

冷水村㝢石劉氏“金䡚堂”:又名“㝢石翁祠”,建造時間失考,後經修繕。堂柱對聯:“金宇輝煌飲水思源承祖德,䡚軏燦爛慎絡追遠耀彭城”。大門對聯:“㝢祖德振千秋大業流芳遠,石宗功浩大子孫賢世澤長”。

冷水村黃泥圩劉氏“高峰堂”:始建於清雍正元年(1723年),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紅白兩軍頻繁交戰之時被戰火焚化,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修復後棟,1998年第二次修復前棟,至2016年,因長久失修,只留下青磚殘壁,進行第三次修復,用連索瓦屋面,建門樓、圍牆、粉刷、油漆重建。堂柱對聯:“萬載興隆,千秋鼎盛”。上廳柱對聯:“必育龍虎千千萬,仰仗高峰步步升”。下廳柱對聯:“錦繡河山非昔比,風流人物看今朝”。


冷水村觀音腦劉氏“持鏡堂”:原祠建造時間失考,2014年重建告竣。堂柱對聯“彭城貫日月祖功澤永世,持鏡垂山河宗德潤千秋”。祠前柱對聯:“前朝筆架鐘靈毓秀丁財旺,後倚文巒龍吟虎嘯富貴全”。

銀坑村上營劉氏“崇德堂”:又名“劉氏芳鏡公祠”。原為上營劉氏民居,由劉芳鏡(名明葵),率子有純、有紋始建,經後裔數次改建加建而成,距今已近百年。奈何因住戶搬離年久失修,淪為危房並逐漸崩塌。2018年8月成立“公祠重建顧問委員會”和“公祠重建理事委員會”,重建標的由六家承建商公平公正公開招標承建,於2019年1月成功封頂,同年5月中旬通過主體驗收。整體工程於2019年10月1日(農曆九月初三日)全部圓滿落成啟用,並於同日舉行落成慶典。

「方誌于都」于都縣銀坑鎮各姓氏的宗祠概況


蕭(肖)氏宗祠 有謝坑村石門坑蕭(肖)氏“裕德堂”、謝坑村老屋內蕭(肖)氏“瑞慶堂”、謝坑村店下蕭(肖)氏“光裕堂”、窯前村墈子下蕭(肖)祥風英“祥潤堂”、汾坑村汾坑圩蕭(肖)氏“玉振堂”、上謝村王坑蕭(肖)氏“衍慶堂”。

謝坑村石門坑蕭(肖)氏“裕德堂”:又名“慶源翁祠”,乾巽兼戌,與昂首沖天的九連山脈相連,山勢綿綿,綠水青山,前面風景如畫,遠看似大鵬展翅,攜帶群鳥迎面而來,真謂山歡水笑,萬眾歡騰。據楠溪《蕭氏族譜》記載,“環顧皆山也,山之巔鬱積而磅礴者,石門也。非原非郊,惟夭惟喬,油然景物之麗,涯岸之勝,左右瀠帶,蔚然而深秀者,石門坑也。”2006年9月重修,堂柱對聯:“祖德流芳持家久,英才輩出世澤長”。

謝坑村老屋內蕭(肖)氏“瑞慶堂”:又名“前雙翁祠”,為蕭(肖)氏前塘、雙泉兩公所建。以容於明洪武年間(1368~1398年)由萬安鄒江徙居雩都安富里或僑居數年,傳至前塘、雙泉始卜築楠溪楠石,據楠溪《蕭氏族譜》記載,“楠溪瑞慶堂之建,為餘祖前塘雙泉公建也。立庚申兼申寅向,前列三排門,為楹四,正寢正廳俱各,為楹二,中堂立屏障,為楹兩,計其費則上下數百金,皆取之前塘,取之雙泉公也。”建祠已有400多年,2007年7月動工重修,次年9月竣工。長聯:“前塘作畫映青山,瑞應宗祊,如對行型宛在;雙泉似環遺澡井,慶流奕䙫,須知祖德長存”。祠前柱對聯:“日和春暖花怒放,雲開雨順水東流”。

「方誌于都」于都縣銀坑鎮各姓氏的宗祠概況

謝坑村店下蕭(肖)氏“光裕堂”:又名“冷泉公祠”,據楠溪《蕭氏族譜》記載:“冷泉,系瑞慶五子。始居安富里楠溪老屋內,後徙本村新屋下建造祠宇,顏之曰光裕堂,其意深,其義遠矣。”對聯:“光篤前烈,武緯文經,纘承蘭陵八葉普聲遠;裕垂後昆,慈孫孝子,綿延井冽一派世澤長”。

窯前村墈子下蕭(肖)氏“祥潤堂”:又名“蕭祥風英公祠”。相傳,“蕭十四祖祥風英公清初由寒信北遊銀坑住墈子下謝府,承克和公之關愛,乃築室謝府之側而居。”200餘年前,所有房屋毀於水災,重建時謝蕭兩姓合建廳堂奉祀二公神位,後謝府向固石坑發展,墈子下廳堂用為田莊。新中國成立後,謝府廳舍等均徵收就近分配給蕭家住戶。2009年農曆十一月初六日蕭姓遵得謝姓同意,動工重建祠堂,次年九月八日竣工。堂柱對聯:“祥瑞祥礽惟善可致,潤身潤屋以德為先”。

汾坑村汾坑圩蕭(肖)氏“玉振堂”:又名“蕭允昇公祠”,位於汾坑圩西端,原地名“鹽行”,與康屋祠並排,在其右側。民國十六年(1926年),昌陳、翰柳等倡議建造“蕭永昇公祠”,於民國二十年(1931年)告竣。新中國成立後,曾為汾坑鄉人民政府(汾坑公社)辦公用房,繼改為國家屯糧倉庫,2005年8月22日動工興修,次年5月告竣。

「方誌于都」于都縣銀坑鎮各姓氏的宗祠概況


上謝村王坑蕭(肖)氏“衍慶堂”:又名“心傳堂”、“蕭氏宗祠”。蕭(肖)南林(1521~1592年)世居廣東省興寧葉塘,誕八子,其次子以化之孫自榮、自旺,三子以忠之孫自蓄,五子以憲之玄孫明莊,於明崇禎年間(1628~1644年)至清初陸續徙居上下謝,共尊南林為脈祖。清道光六年(1826年)秋髮起在王坑建南林祖祠,由三房集資經數月而成,民國二十年(1931年)被焚,民國二十九年重修,“文革”被拆,1989年重建。2010年10月16日倡議全面裝修,2011年秋竣工。堂柱對聯:“堂前寶燭酬先輩業績,爐中瑞香祈後葉賢良”。大門對聯:“遠祖遺德澤宗支衍慶千年盛,奕世承宏恩科甲綿延萬古芳”。大廳對聯:“溯興寧徙上謝枝繁葉茂根行遠,承先祖啟後世源清脈正水流長”、“春露秋霜當思德業由先澤,雲蒸霞蔚留得詩書與後人”。

「方誌于都」于都縣銀坑鎮各姓氏的宗祠概況


鍾(鍾)氏宗祠 有琵琶村鍾(鍾)氏“承恩堂”、謝坑村屯腦鍾(鍾)氏“崇善堂”、謝坑村屯腦鍾(鍾)氏“松林公祠”、營下村新屋鍾(鍾)氏“穎川堂”。

琵琶村鍾(鍾)氏“承恩堂”:伯簡太祖宗祠,祠門有雩邑籍任廣東御史袁慶祥先生書寫的堂匾“承恩堂”;祠內有贛州提督軍務右僉都御史王公給國昌、齊賢、伯簡、仕經、宏諸各敘官秩,以明五公之各仕一朝;兩對長聯書體工整,蒼勁有力,畫龍點睛,恰到好處,更顯得承恩堂是不平凡的一族。不幸的是,在清順治十六年(1659年)冬祠內駐兵,宗祠失火,毀於一旦。2000年再次發起重修宗祠,居臺灣鍾訓淳得知消息,慷慨捐資2000美元,琵琶龍鍾氏捐資出力將祠重建。宗祠建後,2001年鍾訓淳特邀江西省文聯副主席張濤(銅山人)為祠書聯:“知音杳矣誰想著山高水流偏寄琵琶鳴雅操,書法佳哉那曉得鴻飛鶴舞猶伴雙龍繞秀毫”。湖南省衡陽市81高齡書法家黃之綺先生書聯:“自唐迄國朝任爾年湮世遠沐雨露恩波代代著文略武略,由瀲至雩水管他風異俗殊得山川靈秀處處稱大鐘小鐘”。“承恩堂”右側建有“養素翁祠”,為22世祖人信公祠。

謝坑村屯腦鍾(鍾)氏“崇善堂”:又稱“公啟公祠”,清嘉慶十一年(1806年)建於安富里屯上(今銀坑鎮謝坑村屯腦村小組),寅山申向,同治十二年(1873年)立堂匾“崇善堂”。《公啟祠記》按:“公啟祠,十九世祖儀善公祠也。基址在雩都安富里屯上(即今謝坑村狗頸),建於嘉慶丙寅,作寅山申向。至於同治癸酉年始立堂匾名曰:“崇善堂”,實取義於餘之十八世祖,子崇翁即儀善公之父也,故擬顏之。餘自幼時習聞族前輩遺令,故老流傳此祠正寢及上下正廳左右庫房並大門外簷下空坪,俱屬眾置,其後花臺墈上以及後龍樹木,左邊房屋,右邊基址貳間外,出入空地一概俱屬松茂公子孫之業。住今值修族譜,重刊厥圖,故為注其大略於此,俾我善太子孫無猜無疑,共守先人遺緒,繼繼承承,祀事孔明。敘昭敘穆,千秋勿替,以垂不朽雲。”2013年修繕,重新懸掛堂匾。

「方誌于都」于都縣銀坑鎮各姓氏的宗祠概況


謝坑村屯腦鍾(鍾)氏“松林公祠”:位於“崇善堂”左側,原名“松茂公祠”,建築年代失考,曾幾次修整,1981年12月21日晚12時被大火燒燬,2010年組成重建“松茂公祠”理事會,著手籌備重建事宜,2014年11月18日竣工。堂柱對聯:“潁川貫日月祖功澤百世,松林垂山河宗德潤翻千秋”。

營下村新屋鍾(鍾)氏“穎川堂”:又名“鍾氏宗祠”,位於新屋組龍王山下,始建時間不詳,原祠倒塌,2017年動工重修,集資鴻丁每丁3348元,86丁共集資287928元,於2018年春竣工。堂柱對聯:“重如泰山萬古存,金生麗水千年秀”。大門對聯:“子孝孫賢世澤長,祖功宗德流芳遠”。廳柱對聯:“流水高山懷古調,秋霜春靄觸孺思”。

謝氏宗祠 裡汾謝氏祠堂群,有明清建築“評仕公祠”、“子斌公祠”、“子欽公祠”、“茂材公祠”、“西泉公祠”、“館馥公祠”、“名燦公祠”、“雲昇公祠”,組成祠堂群, 2012年5月25日于都縣文化和廣播電影電視局公佈為于都縣不可移動文物名錄。主要有裡汾村村腦謝氏“發榮堂”、洋河村公館塅謝氏“陳留堂”、年豐村老屋謝氏“寶樹堂”。

「方誌于都」于都縣銀坑鎮各姓氏的宗祠概況


裡汾村村腦謝氏“發榮堂”:又名“謝氏宗祠”,系裡汾謝氏開基祖祠。

洋河村公館塅謝氏“陳留堂”:又名“謝氏景亮翁祠”。謝氏第88世祖景亮清代中葉從福建省上杭縣蘆豐鄉黃坊村白蓮塘遷入公館塅,並創建景亮翁祠,原祠土木結構,由於年久失修,面臨倒塌,於2018年正月初九日動工重建,當年十二月初四日竣工,建築面積232平方米,磚混仿古結構,造價61萬餘元。堂柱對聯“先祖奠基總為謀生舟載誠車載信,後人守業更須修德犁耕善畝筆耕文”。大門對聯:“三陽日照百瑞千祥公館塅,五福星臨千秋萬代景亮祠”。上廳對聯:“姜水流長伯祖啟航陳留始發,唐坊南洸公館景亮百世永昌”。下廳柱對聯:“無痕歲月德載厚土蘊祥瑞,悠然年華古樹芳輝薈福祠”。

年豐村老屋謝氏“寶樹堂”:又名“錫亮公祠”。謝據後裔謝錫亮,生於清順治元年(1644年),清康熙元年(1662年)從尋烏縣南橋羅陂遷入年豐村竹高圍。後裔在老屋創建寶樹堂。大門對聯:“久錫成寶引進賢貴光華堂,遠亮近明日出東方照萬家”。


曾氏宗祠 窯前村窯前排曾氏“武城堂”:又名“紹遠公祠”。曾紹遠生於清代盛世,為窯前排曾氏始祖,原建有祠一廳三棟,曾設過學校,駐紮過鄉人民政府,歷經200餘年,幾度維修,又“屋漏、樑斷、牆裂”,於2005年正月組成維修理事會,立即籌資,拆除土磚舊牆,換砌青、紅熟磚,增添青瓦數萬,重新翻蓋屋面,粉刷牆壁,修整簷階,整理天井、地面,歷經一秋冬,當年十一月告竣。

「方誌于都」于都縣銀坑鎮各姓氏的宗祠概況


康氏宗祠 有汾坑村汾坑圩康氏“五應堂”、上排村河頭象壩康氏“容禮堂”。

汾坑村汾坑圩康氏“五應堂”:位於汾坑圩西端酉卯兼庚甲,原地名“鹽行”,與肖屋祠並排,在其左側,建於清光緒年間(1875~1908年),祠堂總面積800多平方米,正面兩側上面刻畫古代故事和詩篇,中門頂上有聖封“將軍世第”益名。曾為汾坑公社糧庫和倉庫,2012年修建。堂柱對聯:“五堂兄弟同心同德奮發圖強建功立業,應保子孫人才輩出輝煌騰達名揚四海”。

上排村河頭象壩康氏“容禮堂”:又名“康氏宗祠”,始建於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遭大水淹沒而倒塌,清嘉慶三年(1798年)復建,蘇區時期的1934年政府在此設立被褥廠。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國共交戰,蘇區政府不原給偽軍佔用而燒燬。2002年又復建。

黃氏宗祠 平安村謝田黃氏“萬夫堂”:又名“名祥翁祠”。黃名祥,字能思,生於清康熙三年(1664年),歿於清乾隆四年(1739年)。於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從寧都長勝遷平安謝田定居,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四月置買雩都縣佛婆裡平安寨老謝田房屋,建造祠宇。

「方誌于都」于都縣銀坑鎮各姓氏的宗祠概況


朱氏宗祠 年豐村犁腳排朱氏“啟明堂”:又名“國緣公祠”。始建於清朝順治末年(約1660年),由於時代變遷,風雨洗刷,幾經修繕,又剩下殘牆斷壁,於2015年2月開始動工重建一棟有兩對柱頭的宗祠,2016年6月竣工,佔地面積230餘平方米,磚混結構,屋頂加蓋琉璃瓦,所有木料全部上了油漆,內外牆垛子全部粉刷,地板水溝、遊坪全部硬化,耗資29萬餘元。

羅氏宗祠 平安村社裡坪羅氏“螽斯堂”:又名“羅南彩翁祠”,羅貴祥清同治年間與兄弟貴禮帶眷屬從瑞邑遷雩邑蛇裡坪創業奠基,貴禮朱傳,貴祥五子傳二子分兩房,二世清冠創建祠宇三棟,清同治七年改二棟,額曰“螽斯堂”。2013年冬重建竣工。堂柱對聯:“螽斯衍慶紹前賢,麟趾呈祥貽後秀”。大門對聯:“仍舊址重建祠銘先朝功德,秉先基興祖業佑後人福澤”。門樓“盈門秀色”對聯:“門庭煥彩千載秀,樓閣重光萬里長”。廳內對聯:“貴由瑞金老居源流䖳裡綿世澤,祥發豫章郡地派衍平安振宗風”。

何氏宗祠 有洋河村官田腦何氏“玉茂堂”、洋河村樟樹灣何氏“敦仁堂”。

洋河村官田腦何氏“玉茂堂”:又名“何氏宗祠”。據1989年《洋溪何氏三修族譜序》,“吾族居於都之北銀坑鎮洋河村樟樹壪,吾高祖扶玉公於廣東嘉應州興寧石馬遷來首居官田腦,創家立業,綿綿延延傳至今天,分支房已是人才昌盛,一派繁榮景象。”在洋河村官田腦創立“玉茂堂”。

洋河村樟樹灣何氏“敦仁堂”:又名“何仁長翁祠”。清嘉慶十八年(1813年)開基建祠,年久失修,於2011年4月3日成立重修理事會,開始組織重修“仁長公祠”,按鴻丁每人80元籌資,於2012年春竣工。堂柱對聯:“墩厚家風承粵海,仁慈世德裕樟山”。

嚴氏宗祠 洋逕村老屋“嚴氏宗祠”,始建時間不詳,正在重新仿古建設。

「方誌于都」于都縣銀坑鎮各姓氏的宗祠概況


淩氏宗祠 有洋頸村安子前淩氏“宣化祠”、洋逕村新屋淩氏“河澗堂”。

洋頸村安子前淩氏“宣化祠”:位於洋逕村安子前。據2018年《淩氏六修族譜》記載,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淩氏三修族譜》在銀坑山下告竣,經眾議,將修譜餘額在安子前建宣化祠,於清光緒三十三年竣工。祠堂佔地面積200多平方米,磚木結構,三棟二天井,白牆青磚黛瓦飛簷微翹,雕樑畫棟,大門前建有月牙池。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九月,國民黨三十三軍從泰和往寧都、廣昌圍剿紅軍,部隊經過銀坑,因修路拆除沿途民房以材料堵路,宣化祠因此未避其難,前棟的門梁瓦角被拆除,面目全非,成了尺掾片瓦,華屋丘墟。因年久失修,現已不復存在。

洋逕村新屋淩氏“河澗堂”:又名“凌世珍翁祠”,2017年9月27日(農曆八月初八日)重建竣工。大門對聯:“世代忠良仁義為本天地賜福,珍惜人財和睦創業人間興隆”。

賴氏宗祠 銀坑村桐子窩“松陽堂”:又名“賴文秀公祠”,系方槐(原名賴芳槐)將軍故居,2012年5月25日于都縣文化和廣播電影電視局公佈為于都縣不可移動文物名錄。大門對聯:“志誠志信秘書世德,愛親愛族好古家聲”。大廳對聯:“穎川周府綿遠萬里裔孫傳四海,松陽晉勃世發千秋績業布九洲”。

「方誌于都」于都縣銀坑鎮各姓氏的宗祠概況


邱(丘)氏宗祠 平安村七工排丘氏“河南堂”:又名“丘年春公祠”。碑序:“河南堂邱氏年春公,清順治年間生於福建上杭縣,因避寇遷居雩邑北鄉長興裡田屋堡七工排。”堂柱對聯:“金燈吐彩增福壽,寶燭生輝添富貴”。大門對聯:“年祠先祖慈祥開基業,春堂後裔奮發振家聲”。門樓“苞竹春萌”對聯:“讀書千秋業,孝悌滿堂春”。廳內對聯:“河南世澤萬代子孫勤耕讀,渭水家場千族人丁重禮義”。

匡氏宗祠 漢田村水下匡氏“燕喜堂”:水下匡氏開基祖第85世匡文信,於明宣德年間約公元1430年左右從吉安萬安縣梅林四都遷至今寬田鄉高陂,數十年後又遷寬田鄉石馬村居住,第89世匡甫重(字冰泉)生於明嘉靖甲申年(1524年),從石馬村再遷漢田村水下組,並在水下建立燕喜堂,開支散葉,有部分遷到吉安永豐縣、吉水縣、福建將樂縣及本地汾坑村西坑尾、新塘排。

段氏宗祠 周新村蒙坑段氏“懋昭堂”:又名“啟從公祠”,為紀念段啟從清康熙晚年由段屋楊汾遷入蒙坑開基而建,歷經200餘年,年久失修,殘破不堪。2017年春,成立啟從公祠重建理事會,倡議重建祖祠,共籌集資金58萬餘元,其中鴻丁款35萬餘元、捐資23萬餘元,於農歷2017年12月17日(公元2018年2月2日)舉行竣工大典。外柱對聯:“啟業在此經百世開枝散葉,從善於斯振千秋祖德宗風”。堂柱對聯:“飲水思源莫忘先祖創業苦,銳志圖強須知吾輩守成難”。

溫氏宗祠 汾坑村張謝屋溫氏“月惠堂”:又名“尚德公祠”。清代初期,溫鵬萬從寧都縣賴村虎井遷入雩都長興裡(今汾坑)西坑壩,溫鵬萬之子溫尚德由西坑壩遷汾坑村張謝屋安居。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在此建立“月惠堂”,2016年正月初十被大火燒燬,2017年重建,擇名“尚德公祠”。外柱對聯:“文克經邦武克定國文武兼備振朝綱,忠 以輔主孝以傳家忠孝雙全垂青史”。堂柱對聯:“一脈根苗瓞蔓瓜綿延伸四海還共本,萬派子孫星羅布棋遍播九洲亦相親”。

「方誌于都」于都縣銀坑鎮各姓氏的宗祠概況


藍氏宗祠 洋逕村洋逕藍氏“愛日堂”:又名“藍國用祠”。2007年洋逕村藍姓畲民在新農村建設“拆舊建新”中,中共于都縣委農工部、縣委統戰部分別撥款5000元,各戶畲民捐款,歷經3年建成三排美麗的村莊,同時建成“藍國用祠”。堂柱對聯:“祖德流芳思木本,宗功浩大想水源”。

項氏宗祠 周新村西坑項氏“宏遠堂”:據項氏族譜記載,項思明,於明景泰年間(公元1450~1457年)自龍泉(遂川)遷居寧都縣田頭南。其次子項勝可,字卿華,生於明天順二年(1458年),同母兄從寧都縣田頭南遷於都西坑(即今銀坑鎮周新村西坑)開居。為紀念項勝可在周新村西坑開基而建造“項氏宗祠”,堂名“宏遠堂”。

楊氏宗祠 洋逕村老富前楊氏“關西堂”:又名“文裕祖祠”。原祠佔地面積88平方米,2017年冬動工、2018年夏重建竣工,佔地面積172平方米,共投資49萬餘元。祠序:“祠前筆架連峰,祠後青山綿亙,丁財貴旺均在,福祿壽俱全,乃風水寶地。先祖於此開基立業,爾來二百八十餘載,地靈人傑,人才輩出,達官富賈,文臣墨客,盡添榮光。”大門對聯:“人間英物生佳氣充聞卜世卿,天上長庚降啼聲驚座知人傑”。

江氏宗祠 銀坑村撒網形“江氏龍盛宗祠”:2018年農曆十二月二十六日竣工,建築面積約200平方米,總投資48萬餘元。堂匾“祖德流芳”,堂柱對聯:“祖德宗功流芳久遠,子孝孫賢世澤綿長”。大門對聯:“龍盤撒網青山綠水長樂裡,盛世江府地靈人傑百世昌”、“江府昌盛敬先祖財丁興旺,祠宇壯觀振宗風地靈人傑”。廳柱對聯:“濟世奉先敬恭明袖有亨泰,陽天熟事昭穆列祖多吉祥”、“長綿世澤祖德振千秋大業,丕振家聲宗功啟百代文明”。

譚氏宗祠 營下村木山譚氏“明才堂”:又名“譚氏公祠”,位於營下村木山組蛇佛。為新建成的祠堂,堂柱對聯:“祖功宗德流芳遠,子孝孫賢世澤長”。祠前柱對聯:“南來北往人傑地靈滾滾金銀富萬家,德興才旺子賢孫孝綿綿軒轅傳千載”。


胡氏宗祠 河背村寨腳下胡氏“安定堂”:又名“胡氏宗堂”。胡士田清咸豐年間(1850~1861年)由尋烏縣遷入河背村寨腳下開基,於2016年在此建成“胡氏宗堂”。

「方誌于都」于都縣銀坑鎮各姓氏的宗祠概況

袁陳氏廳堂 窯前村袁、陳氏廳堂,位於窯前村老屋組王竹排,廳堂懸掛“汝南堂”和“穎川堂”,始建於清代,距今有200多年,屬袁、陳兩姓共同所有,是兩姓族人敬奉先人及議事場所。2016年兩姓協商決定重建廳堂,按現有鴻丁每丁出資2000元,已外遷戶按自願的原則捐資,同年12月竣工。


鍾管氏祠堂 銀坑村鍾、管氏祠堂,位於銀坑村中營組,廳堂懸掛“潁川堂”和“平昌堂”,大門“世代榮昌”,左門“厚德載物”,右門“寧靜致遠”。原為兩姓民宅,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折舊建新,兩姓協議共建宗祠,於2018年建成。堂柱對聯:“振興社稷國運昌祖德流芳遠,重建宗祠家族旺子孫福澤長”、“書山高峻頑強自有通天路,學深遙深勤奮能尋探寶門”。

(選自《銀坑鎮志(續志)》第十九章“文化”;供稿:于都縣志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