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唐高祖的名言,向无编制援鄂医护人员致敬,建议国家给他们编制

荆楚染恙,白衣逆行。数万名白衣天使,冒着生命危险,响应祖国号召,驰援荆楚战疫。如今荆楚云开雾散,胜利曙光就在眼前。各地驰援荆楚的白衣天使,纷纷凯旋而归。

笔者发现,有好多省市,给予援鄂医护人员极高的礼遇。许多省市不仅仅给援鄂医护人员警车开道,水门洗尘的礼遇,还特事特办,给予援鄂编外医护人员解决编制的待遇。

比如陕西省汉中市中心医院,就给予援鄂主管护师姜群入编的待遇,还进行了公示,赢得了舆论好评如潮。

用唐高祖的名言,向无编制援鄂医护人员致敬,建议国家给他们编制

图为陕西省援鄂编外医护人员入编公示文件,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也有部分省市,由于种种原因,在援鄂编外医护人员入编问题上,反应有些迟缓。比如甘肃省,就出现了援鄂编外护士,向省卫健委咨询入编问题的情况。

王某不才,今天就借用唐高祖李渊的一句至理名言,说一说该不该解决援鄂编外医护人员编制的话题。

唐高祖的这句话出自《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八十四》的记载,原文是:“矢石之间,不辨贵贱,论勋之际,何有等差,宜并从本勋授。”

用唐高祖的名言,向无编制援鄂医护人员致敬,建议国家给他们编制

光明正大给国家提建议,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照片为作者王福星本人。

古代的时候,有许多的战俘和穷人沦为奴隶。家奴和官奴,等同于商品,可以买卖,没有人身自主权。李渊起兵之后,许多奴隶加入大唐的军队。

奴隶们奋勇厮杀,立下了赫赫战功。李渊论功行赏,给奴隶们官位爵禄。许多的贵族子弟不服,就问李渊说:“奴应募者岂得与良人同乎?

把这句话翻译一下,就是说:“低贱的奴才立了军功,能像贵族子弟一样加官进爵吗?”

用唐高祖的名言,向无编制援鄂医护人员致敬,建议国家给他们编制

唐高祖影视形象,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李渊斩钉截铁,说出了本文引用的这句至理名言。把这句话翻译一下,就是说:“到了战场上,敌人的枪林箭雨,可分不清高低贵贱。奴隶和贵族子弟一样,冒着生命危险立了战功,就应该像贵族子弟一样论功行赏。”

李渊和李世民,不仅仅是说说而已,而是实打实地给了奴隶们应得的官位爵禄。钱九陇、马三宝、樊兴都是奴隶出身的功臣,他们都官拜十二卫大将军,还获得了公爵。

钱九陇,原本是湖州人。他的父亲是南朝的将军,隋文帝灭南朝的时候,钱九陇成了战俘,被没为官奴。李渊起兵之后,钱九陇凭借出色的武艺,立下赫赫战功。大唐立国,李渊赐予钱九陇国公爵位。唐太宗即位之后,加封钱九陇为左武卫大将军。

用唐高祖的名言,向无编制援鄂医护人员致敬,建议国家给他们编制

唐太宗影视形象,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马三宝,因为家贫,成了柴绍的家奴。李渊起兵之后,马三宝保护主母平阳昭公主,在鄠县起兵,并且发展到七万多人马。大唐立国之后,马三宝随主公柴绍立下赫赫战功。唐太宗称帝之后,加封马三宝为左骁卫大将军,还晋位为公爵。

樊兴,安州人。樊兴因罪为奴,在太原追随李渊起兵。大唐立国之后,樊兴追随秦王李世民,立下了赫赫战功。唐高祖和唐太宗,先后加封樊兴为左武候大将军、营国公。

唐朝的礼制,十二卫大将军是最高的武职事官。十二卫大将军直属于皇帝,官阶跟宰相、御史大夫平起平坐。秦叔宝、程咬金、尉迟敬德战功赫赫,他们最高的职事官,就是十二卫大将军。

用唐高祖的名言,向无编制援鄂医护人员致敬,建议国家给他们编制

秦叔宝影视形象,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钱九陇、马三宝、樊兴,都是正史《新旧两唐书》记载的英雄人物。他们本是奴隶之身,冒着生命危险,立下了赫赫之功,得到了与秦叔宝、程咬金、尉迟敬德平起平坐的官位爵禄。

钱九陇、马三宝、樊兴是唐高祖和唐太宗不拘一格降人才的代表人物。唐朝开国之后,许许多多的奴隶,得到了与战功相对应的官位爵禄。

古代的功名爵禄,如今的编制,都是国家名器。古代的功名,平时靠科举,战时论军功。如今的编制,也可以套用这种模式。

用唐高祖的名言,向无编制援鄂医护人员致敬,建议国家给他们编制

图为欢迎援鄂医疗队的水门仪式,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荆楚染恙之初,各地医护人员驰援湖北,谁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活着回去。病毒的威胁,不管有无编制,就如同“矢石之间,不辨贵贱”一般。既然编外医护人员,承担了和体制内医护人员一样的风险,国家就应该善待他们。

在我看来:“对于援鄂编外医护人员,有条件要解决编制。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解决编制。

我们不能有事钟无艳,无事夏迎春。同样的道理,我们不能疫来白衣天使,疫去编外人员。善待英雄,才能在社稷用人之际,有英雄愿意赴汤蹈火。否则的话,寒了英雄的心,就怕将来有事也无钟无艳了。

本文资料来源:《二十四史》《资治通鉴》。

本文由王福星原创。码字不易,请尊重原创,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本人已经和维权公司签约,委托维权公司代理维权。未经授权转载者,维权公司会代表本人维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