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拯救那流于形式的“管理评审”?

质量管理评审流于形式化,是很多企业的共同问题。

质量经理自己准备管理评审内容格式,收集数据,在会议上从前到后演示所有内容,其他参与者了无兴趣,最后形式化收场。

怎么拯救那流于形式的“管理评审”?

管理评审有没有意义?这当然是很重要的质量管理活动,而且这还可以是一个平台,协调沟通公司质量管理策略的一致认可,非常有利于工作的开展。

缺少从上而下的质量策略认可和执行,质量管理不会成功。

怎么拯救那流于形式的“管理评审”?

怎么拯救形式化的管理评审呢?下面这三个关键步骤很重要。

1. 用大家都认可的语言

一个充满质量术语的管理评审报告,不会引起别人的兴趣。利润/成本才是管理层最熟悉的语言。

不要仅仅显示FPY/DPPM/CPK这些数据,把Internal Failure Cost与这些数据的对应关系也添加进去。

不要仅仅显示客户投诉率,分析分析有多少客户订单流失是因为质量问题,统计统计多少外部失效质量成本与此相关。

怎么拯救那流于形式的“管理评审”?

总之,就是不要用平时在质量部开会用的方式来开管理评审会议。

2. 各部门都需要承担自己的责任

很多质量管理人员经常认为质量管理体系是质量部的工作。但其实其他各部门都需要对体系的运行负责,他们当然也应该是管理评审的责任人。

在管理评审会议上:

让市场部介绍与客户/市场的沟通表现;

让培训部介绍培训计划和达成情况;

让制造部门介绍产品的质量符合情况;

......

难点在于平时的质量工作就应该是全员参与的,管理评审时才可能做到责任分担,大家都在一艘船上。

怎么拯救那流于形式的“管理评审”?

3. 苏格拉底法则

这是在开管理评审会议时的一个技巧。

直白的陈述或要求很难得到对方真正的认可,在开会时通过不停的讨论、疑问的方式来引导思考方向是更为有效的。

少说方案,多提问题,不断引导深入的思考,也就是所谓的苏格拉底法则。

高明的管理者总是看上去似乎什么都不知道,其实会议的进程都在他的计划之中。

怎么拯救那流于形式的“管理评审”?

ISO9001-2015版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标准培训全套资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