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兴趣可以当饭吃吗?

80后的孩子们,在小小的时候,有那么一点点兴趣爱号,就被家长们扼杀在摇篮里,当你兴致勃勃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他们会立马跳出来说,“成天做XX,能当饭吃吗?快去学习”。

如今进入职场,你有没有一个非常感兴趣,不敢行动而非常向往的工作?就好像小时候的那个你,担心被责备?担心自己真的会没饭?

今天我们来聊聊到底兴趣能不能当饭吃?

首先我们来普及下之前一再提醒的兴趣起强度。假设我们开始进入一座金字塔,这座金字塔叫兴趣强度。

现在我们走进第一层,第一层叫欲望,就是很多时候常常做事情的时候贵一时兴起,兴趣会随着时间逐渐消失。

再往上走,第二层叫爱好,享受过程,看淡结果,我们大部分人的兴趣其实常常止步于此。

再往上继续走,第三层叫乐趣,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发烧友”,对于喜欢的事情主动认知,持续去做,可谓兴趣中带出了那么点认真劲。

越往上越艰难,到底第四层,就是我们叫做职业兴趣。职业兴趣需要我们提高能力,你的能力有了兴趣的加持,创造了价值。

最后,我们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到达顶尖,这最后一层叫志趣。志趣让我们坚定专心,有兴趣,能力,价值观,裹腹人生,持久不息。这个就是小说中所谓的那些武林高手中最厉害的那几位“武痴”。

现在请你自行比对,你到达哪一层?我们以下所说的,请至少走到第三层乐趣的朋友们可以继续往下走,其余可以去嗑瓜子,当吃瓜群众了。

结合国内现状,到底应该不应该追求热情,追求我们的兴趣?我个人觉得,应该,但不应该单单只追求热情。


我同意追求热情是因为现在我们的经济状况已经越来越好,人们对于职业的期待已经不止是薪水,职业的收益全局应该是收益=发展收益+经济收益+体验收益。关于这几个概念我特别说明下,帮助你的理解。

发展收益指的是工作带给你发展加速度,如平台,资源背景,决定能力放大倍数。

经济收益指的是获得物质回报,大多是短期收益,用来在我们生存阶段,保障我们的生活质量。

体验收益指的是这份工作过程当中,体验和意义感。其实指的是价值这块决定我们这份工作的可持续性。

兴趣可以让我们培养能力,能力能兑现价值观,价值观强化我们的兴趣,整个犹如三叶草,当这三叶草转动起来,会让我们的职场持续不断的像螺旋桨一样转动起来。


但是不是单单追求热情又是另一个话题。


首先如果你工作中选择兴趣为你的发展策略开头,你的能力素质模型是要基本符合的。就是说如果你非常感兴趣一份工作,你再喜欢但是你明显不称职,也没有公司要你。个人认为就目前国情来说,国内的公司还是以能力导向,用白话来说公司不养闲人。

补充解释一个概念能力素质模型,能力素质模型是指这些行为和技能必须是可衡量可观察可指导的,并对员工个人和企业产生关键影响,包括通用能力,可转移能力,独特能力。具体体知识性就不在这里展开了。

接着不能单单以热情选择工作,是因为你还需要结合你自身的资源:经济,时间等,这个意思是除非你家里有矿或你是“X二代”又或者你觉得自个年轻有时间可以造,那么我觉得你不防试试,这个冒险策略,热爱型打发,是你从兴趣出发,去选择。要不这样的选择本身还是要尊重自己的优势和驱动力。

假设我们选择发展策略是兴趣打法,也还是要找到你感兴趣的这个行业,选择自己的能力路径:你是专家型,管理型,自由创业者,然后在兴趣这个领域将兴趣转化为能力,能力由内在优势逐渐转化为可以竞争的优势,并逐渐打造你的能力结构,不断的实现自我跃迁。

最后,其实我们无论做什么,是战术的问题,你需要先站在战略上去看待这个行业职业,每个阶段你的目标设置是不同的。

而你的内驱力,其实最终决定你选择这个行业的持久性和内心的满足程度。

职场:兴趣可以当饭吃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