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听体制内,个个羡慕,一听工资收入,个个鄙夷

一听体制内,个个羡慕,一听工资收入,个个鄙夷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同样的感觉,别人一听说你是体制内,个个羡慕的要命,恭维你稳定又清闲,一谈到工资收入,原先的羡慕表情不见了,只剩下了同情和怜悯:才拿这么点?够干什么的?还不如没上学的呢!

这就是我们体制内人的悲哀之处,表面上光鲜亮丽, 神气活现的,背后难掩工资的微薄和生活的清贫,尤其是身处无权无势的清水衙门,更加清苦。稳定是稳定,是清贫如许、水波不兴的稳定,是捉襟见肘、入不敷出的稳定。

就拿我来说吧,九十年代的大学毕业生,天之骄子般的存在,在岗位上耕耘了20多年了,副高职称,如今一年全部的收入不过10万元左右,拿到手里只有8万。这样的工资收入仅仅比一些厂矿企业职工高一点而已,在同龄人中实在是提不上把,没有任何值得炫耀和骄傲之处。很多亲戚朋友暗地里冷嘲热讽:白上了那么多年学,花费了那么多时间、精力,就拿这点工资,太不值当了。还不如不上学,早点打工挣钱,既能减轻家里负担,还能学点实用技术,多挣点钱。

他们这么说有他们的道理: 小我一岁的堂弟,自小家境贫寒,身无长物,初中未毕业就下学回家打工。学过泥瓦匠,干过电工,早期历经风霜,饱受折磨,如今否极泰来,获得了生活的回报,过上了好日子,当上了废品回收公司的小老板,一年轻轻松松过20、30万。靠自己的努力,不但早早在城里买了房,安了家,还购置了两辆货车,过上了梦想中的富足生活。

小我三岁的表弟,从小不务正业,不求上进,整天东奔西窜,吊儿郎当的,一度让舅舅唉声叹气,深为其以后生活发愁。熟料,天生我材必有用,农村殡葬业的兴起,让从小就油嘴滑舌,擅长插科打诨表弟有了用武之地,拉起了一个白事吹拉乐队,提供吹拉弹唱哭一条龙服务,收入远非我们能媲美的,人家一天挣的钱,我们可能半个月都挣不来。

还有一个表弟,也没有正正经经上过什么学,长大后学习船舶电焊工作,由于忠厚老实,勤学苦干,很得拜认的师傅喜欢,技术提升很快,现在成了厂里的技术骨干,收入数万元。

身边这样的人很多,数不胜数。在现在的乡村,谋生的手段五花八门,只要你不是太过愚钝,能吃苦耐劳、踏实肯干,总能走出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出来,实现自己的理想价值,哪怕摆个小摊收入也比体制内高得多,这是不争的事实。当然如果你整天好吃懒做,不务正业,净想着天上掉馅饼,肯定会不行的。

早年我是亲戚朋友中学习成绩最好的,综合文化知识最优秀的,也是同龄人中第一个考上大学,第一个进入机关工作的人,也一度让人艳羡不已,如今风云转换,却混成了经济条件最差的,收入最微薄的一个了,让我不禁感慨万分。也一度怀疑自己,当初那么孜孜不倦,辛苦学习是否真的错了呢?学习是不是真的没有用呢?为什么自己的付出没有获得令人满意的回报呢?

不是我自己不努力,不是我好逸恶劳,体制内就是这样,你再怎么任劳任怨、拼搏奉献,再怎么积极进取、开拓创新,你的工资收入也不会怎么增加,你的福利待遇也不会超出别人多少,让你有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挫败感。这就是令人心酸的现实。

看到这难免有人会讥讽道,别身在福中不知福了,对比一些农民和工人来说你们幸福多了,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知足常乐吧。可是你知道我们为了今天 付出多了多少不为人知的心血与汗水吗?

如果有来生,我决计不会进入体制内,在这里循规蹈矩,按部就班,生活没有一丝惊喜。年轻的时候就该到大江大海里闯荡奋斗,在惊涛骇浪中摔打成长,这才是激情的人生,这才是奋进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