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小学生的学习效果:每天20分钟的高效辅导法


如何提升小学生的学习效果:每天20分钟的高效辅导法

1.

孩子做作业拖拉、应付怎么办?孩子不爱学习怎么办?孩子虽然上了辅导班,上了网课,学习效果不好怎么办?

推荐一本书:《小学生学习成绩暴增法:孩子最不会抵触的家庭作业辅导法》。

这本书号称只要用了书中的方法,“每周只要3到4次”,每次20分钟,孩子的学习就能取得明显效果。

这20分钟用来做什么呢?就是让孩子用这20分钟讲述他今天学的一门学科。

这本书的核心内容主要讲了怎么引导孩子讲,家长如何反馈等问题。

家长需要提前和孩子约定好讲课时间和讲课的内容。比如早上和孩子说定,晚上让孩子讲讲今天数学课的内容。然后找一个不会被打扰的时间,请孩子用20分钟讲讲今天这门课学习的内容。一开始要求孩子什么都不能看,直接讲。如果孩子忘了,父母可以适当引导孩子:“今天老师讲什么了?”“还记得板书内容吗?”“课堂上,你有什么问题没有?”如果孩子实在讲不出来,就让孩子边看笔记边讲。如果把讲课的时间定为20分钟,那么在最开始的5分钟最好要求他什么也不看,剩下的15分钟可以让孩子看笔记。

这种方法之所以能奏效是因为孩子回家后必须给父母讲解,带着这个任务,他在课上的学习态度和效率也会跟平时大不一样。而且在讲述过程中,孩子也能逐渐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作者坂本老师是日本著名的补习班老师,他的亲身经历证明,一旦采取这种辅导法,孩子的学习态度就会发生180度的大转弯。


如何提升小学生的学习效果:每天20分钟的高效辅导法

2.

如果孩子就是讲不出来怎么办?

家长可以先预备好一个笔记本,向孩子提问,帮助他回忆一下课堂的流程,列出要讲解内容的大致框架,然后请孩子按照流程一项一项地分别讲解。如果孩子在讲解的过程中突然语塞,家长可以引导孩子说:“请把某某项讲解一下,我不太明白。”这样,讲解又可以继续进行下去了。如果家长想深入了解某一项内容的时候,可以问孩子:“老师,为什么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呢?”要求孩子进一步说明。

不过,家长要注意不要提问过多,以免打乱了孩子讲解的节奏,甚至孩子可能以为家长是在故意刁难而产生抵触情绪。基本上只要家长注意提问的分寸,孩子的讲述就能顺利地进行下去。

有时候,孩子可能不知道如何开始,怎么也说不出一句话来。如果这时立刻提问,孩子的思路就会被打断。此时家长一定要给孩子留出思索的时间,尽可能地等待他自己说出第一句话来。千万不要心急火燎地催促他,说什么“快点啊”之类的话如果过了一分钟之后孩子还是什么也说不出来,这时再适当地引导他一下,问他:“你觉得什么地方困难呢?”等等。

3.

在孩子讲述的过程中,家长应该注意倾听。要注意两个要点:

第一个要点是:笑容、愉快、注视、附和。家长在倾听孩子的讲述时,注意力一定要集中。当家长面带笑容,不时地轻轻附和孩子,“是吗?”“然后呢?”“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啊!”时,孩子的情绪往往会越来越高,学习的劲头也就越来越足。之所以这样,是因为绝大多数孩子都认为学习是一件苦差事,为了根本性地改变他们的看法,家长有必要用夸张点的态度去倾听,创造一个其乐融融的实践氛围。

第二个要点是要适当表扬孩子。不过表扬孩子时需要注意两点,一是寻找适合孩子的表扬方式”,二是要明白“应该表扬孩子的哪个方面”。

怎样找到适合孩子的表扬方式呢?

坂本老师创造了一个判断方法,就是先“大张旗鼓”地表扬孩子一回。比如:惊奇地瞪大眼睛,热烈鼓掌,说“厉害!说得好!”或者“真让人茅塞顿开!”等等。

通过这样夸张的表扬,家长可以乘机观察一下孩子的表情:如果孩子听了以后眉飞色舞,欣喜若狂。那么家长以后可以照此套路,夸张地表演下去。这类孩子非常重视来自于父母的表扬,所以他们总是会不由自主地思考“怎样才能得到表扬”。

如果孩子的表情没有什么变化,甚至还有些困惑,觉得今天自己的妈妈“有点傻”或者“有点神经质”,那么对这个孩子来讲,夸张的表扬方式就并不适合他。这类孩子很有自信,相比于表扬,他们更喜欢让父母“惊讶”。这个时候,父母应该拿出认真的表情,小声嘀咕一下,“这次讲得还算不错”,或者“确实一听就懂啊!”“挺厉害的嘛!”孩子就会因此更有干劲。

具体该表扬孩子的那些方面呢?可以表扬两个方面:

第一,表扬“进步”,所谓进步就是“过去不会了,现在会了”。因为有些时候,不论是结果还是过程,孩子都没有什么可表扬的,那么就请表扬孩子的“进步”。不管是什么样的孩子,和一年半载以前相比,肯定会在某一方面有所进步。指出这种进步,就是表扬。“你最近的讲解都很明白,爸爸其实有点意外呢!”“你以前总在这个地方出错,可是最近都答对了”,“前一段时间你弄不懂的,现在好像没问题了” 。父母主动指出孩子的进步,使孩子也能注意到自己的变化。当孩子失去自信的时候,或者遇到挫折、情绪低落的时候,用这种办法能帮他回顾过去,振作精神。如果孩子注意到自己的进步,那么他就会坚信“只要自己肯做就没什么难的”。

第二,表示“感谢”。有的家长可能会想:“感谢算不上表扬吧?”可是如果从提高孩子自信心的角度考虑,感激之情无疑也是一种表扬。在孩子讲解之后,父母可以这样对孩子说:“嗯,全明白了,谢谢你。”“谢谢你把今天的内容讲得那么简单清楚。”这样的鼓励能帮助孩子继续坚持下去。同时,父母的感谢还能让孩子的内心变得自信而强大。


如何提升小学生的学习效果:每天20分钟的高效辅导法

4.

最后,坂本老师特别提到,孩子学习的动力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愉悦的亲子关系;二是自我的期待。“亲子沟通”直接影响孩子的情绪。这里所谓的沟通,绝不仅仅指亲子之间的交谈。父母平时的言语、对孩子的关注、甚至的背影和视线等等,都会映入孩子的眼帘,对他的情绪造成影响。

父母应该真正地发自内心地相信孩子的才能。“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如果老师和家长对孩子信心十足,说“这孩子绝对行”或者“成绩就要上去了”,孩子就真的能像老师和家长所期待的那样,表现越来越好。相反,如果孩子被认为“理解力太差”以及“什么也不会”,在这种成见笼罩下,孩子的成绩就会直线下降。

孩子是非常敏感的。即使父母不说话,他们也能感觉到你在想什么。如果父母对孩子的印象是负面的,那么就要赶快努力,培养出对孩子的正面印象。所有的起点都建立在父母对孩子的信心上,只要父母相信孩子,就会给孩子勇气,培养出他的学习热情。

父母的心情,肯定会传递给孩子。

父母的心情,是所有事情的起点。

书中说的方法看似简单,但是知易行难,做到并不容易,孩子的进步需要真诚的亲子沟通,需要父母对孩子全心全意的信任,需要父母发自内心的看到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坚持不懈的鼓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