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措施,促进水稻产量和品质的提升

近年来随着气候不确定因素主要是气温波动、干旱、洪涝的增加,水稻病虫发生出现新的特点,并呈加重发生的态势。切实抓好水稻病虫害的综合防控,对促进水稻优质高产具有重要意义。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控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推广优良品种、改进栽培方法等农耕农艺相结合的农业防治以及生物、物理及化学防治,目前化学防治仍是水稻病虫防治的主要措施。近年来通过试验示范,归纳总结出了水稻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措施,并在大面积生产上推广应用,已取得显著成效。

水稻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措施,促进水稻产量和品质的提升

1水稻种子播前药剂处理,防治苗期病害

水稻种子播前药剂处理是防治苗期病害发生的有效措施。水稻苗期病害主要有苗稻瘟、恶苗病、赤枯病和水稻烂秧等。为控制水稻苗期病害发生,水育秧可在水稻播种前用使百克或强氯精处理稻种,杀灭种子携带的病原菌,预防水稻苗期的烂秧、青枯死苗和苗稻瘟

处理方法:将25%的使百克或强氯精用清水稀释成2000倍液,再将已筛选后的稻种用药液浸种24小时然后用清水冲洗2~3次即可播种。旱育秧育苗可用种衣剂“旱育保姆”拌种,一般药种比为1:3。并对苗床地进行消毒处理,每分苗床地用3%广枯灵100g兑水60kg均匀浇泼在已平整好的苗床地,在揭膜时,再用100g广枯灵兑水均匀喷雾,可有效地防治苗床地青枯死苗。

水稻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措施,促进水稻产量和品质的提升

2水稻主要病害防治

2.1稻瘟病

1)症状表现。稻瘟病在水稻整个生育阶段皆可发生,具有危害时间长、侵染部位多和症状多样性等特点。根据水稻生育时期和部位不同,稻瘟病又分为苗稻瘟、叶稻瘟、节稻瘟、穗颈瘟。以叶稻瘟、穗颈瘟最为普遍,病班暗绿色水渍状,一般为梭形或椭圆形。穗颈瘟发生后期表现在穗颈和枝梗上,严重的将造成白穗或谷粒不饱满,产量损失最为严重。

2)防治方法。一是浸种,选择相应药剂对种子进行播前处理。二是当田间发现苗瘟或叶瘟病斑时喷药防治。亩用可选用75%的三环唑40g、40%的三环唑悬浮液、25%咪鲜胺100ml、25%嘧菌酯30ml、52%咪鲜•稻瘟灵乳油40ml等其中一种药剂。对穗颈瘟在水稻破口期,选择药剂预防,常年重发地区齐穗期再补施一次药。

水稻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措施,促进水稻产量和品质的提升

2.2纹枯病

1)症状表现。水稻纹枯病发生普遍,也是水稻主要病害之一。苗期至穗期均有发生,以分蘖盛期至抽穗期危害最重,主要危害叶鞘,次为叶片和穗部。病害先在叶鞘近水面处产生暗绿色水渍状的小斑点,后成云纹状病斑,严重的造成水稻不能抽穗或抽穗的谷粒不饱满。

2)防治方法。在分蘗末期至孕穗期,病株率30%~40%时施药。亩用20%井岗霉素粉剂100g或1.5%纹曲宁水剂300ml等药剂兑水喷施,重点喷雾在水稻中下部。

水稻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措施,促进水稻产量和品质的提升

2.3稻曲病

1)症状表现。又称伪黑穗病、绿黑穗病、谷花病和青粉病。该病只发生在水稻穗部,为害个别谷粒内形成菌丝块,逐渐增大,使内外颖稍张开,露出淡黄绿色块状物(即孢子座),后渐膨大,包裹全颖(比健数大3~4倍),呈黑绿色,以后龟裂,散出墨绿色粉末,即厚垣孢子。一般病穗在水稻齐穗后4~5d可始见,8~10d后为发病高峰,高峰期病穗数占总病穗75%以上,全部病穗在齐穗后15d出现,病穗发生持续10d左右。稻曲病的危害较大,一般可造成水稻减产30%以上。

2)防治方法。在水稻破口前7d,可选用1.5%纹曲宁水剂100〜-150ml或6%纹曲宁可湿性粉剂20g兑水喷施。

水稻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措施,促进水稻产量和品质的提升

3水稻主要虫害防治

3.1水稻螟虫

1)症状表现。主要是一代螟虫、二化螟、三化螟、大螟危害水稻,一代螟虫主要在苗期危害,二、三化螟主要在水稻分叶至抽穗期危害,常造成水稻枯鞘和枯心苗、枯孕穗、白穗、半枯穗和虫伤株。

2)防治方法。孵化高峰期,亩用可选用10%四氯虫酰胺乳油30ml.20%阿维•三唑磷乳油70ml、20%阿维•毒死蜱乳油100ml、20%甲维•吡丙醚乳油30ml、5%阿维•氯虫苯甲酰胺乳油30ml等其中一种药剂。

水稻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措施,促进水稻产量和品质的提升

3.2 稻飞虱

1)为害症状。水稻上主要有褐飞虱和白背飞虱两种属迁徙性害虫,遇刮风下雨尤以为重成、若虫群集稻丛中下部刺吸汁液,破坏叶鞘和叶片,易使植株失水或感染菌核病,影响植株光合作用,严重时稻株干枯,甚至颗粒无收。

2)防治方法。参照孵化高峰期至2~3龄若虫期,亩用7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30g或2.5%扑虱蚜可湿性粉剂30g或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50g等药剂。

3.3 其他害虫(包括稻苞虫、蝗虫、稻纵卷叶螟等)应在当地植保部门指导下用药防治。

水稻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措施,促进水稻产量和品质的提升

4 稻田化学除草

水田杂草分布较广,品种较多,主要有牛毛毡、稗草、莎草、鸭舌草、眼子菜等。杂草防除要根据不同栽培方式、结合苗情、草情及天情等因素,采取综合防治技术,控制杂草生长。对化学除草,秧田期可选用17.2%幼禾保3000~4500g/hm2或40%利稻福900〜1200g/hm2兑水450~600kg/hm2进行喷雾,可有效防除秧田一年生单、双子叶杂草和莎草。水稻移栽后7d,用32%苄,二氯可湿性粉剂600~750g/hm2与适量的细土或肥料拌后均匀撒施,保持浅水层5~7d之后恢复正常管理。一般除草剂在抛秧田和移栽田不可混用,使用时一定要注意查看使用说明书。需要二次除草时,在播后25d左右,可用32%苄,二氯可湿性粉剂600~750g/hm2或20%双草醚300g/hm2兑水600kg/hm2进行喷雾,喷施后保持浅水层或湿润状态3~5d,确保防效。

水稻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措施,促进水稻产量和品质的提升

5 结束语

近年来水稻病害、虫害发生面积大,其中以纹枯病、稻瘟病、螟虫、稻飞虱等尤为严重。为确保水稻产量、质量,必须加强病虫害的监测预报,加大对水稻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力度。坚持农耕农艺、生物、物理、化学防控相结合,创新防治机制,培育社会化服务主体,统防统治,确保防效,促进水稻产量和品质的提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