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知名宰相,房相第二,第一有目共睹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今天编者与诸君聊聊一位风云人物,他,是“玄武门之变”的首席决策者;他,力排众议,成功让李世民立李治为太子;他,深刻影响了大唐的历史进程。请出今天的主人公——长孙无忌。

大唐知名宰相,房相第二,第一有目共睹

长孙无忌(右)剧照

长孙无忌,字辅机。年少时,父亲就过世了,由于无忌为妾所生,地位低下,被兄长们赶出了家门。后幸得亲戚高士廉的举荐,结识了当时身为秦王的李世民。两人志趣相投,很快,长孙无忌变成了李世民的股肱之臣。

大唐知名宰相,房相第二,第一有目共睹

长孙辅机像

入唐后,李世民人心所向,不过,身为天策上将的他并未能够成为太子。长孙无忌已经想着要助李世民一臂之力。在事变爆发之前,他趁李世民还在犹豫时向他讲述了大舜与其兄长的故事,使得李世民坚定了信念,下决心向李建成动手。最终,李世民成为了获胜的一方。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先于房玄龄作出了重要的密谋。他虽然没有像尉迟敬德那样在阵前打打杀杀,但无疑是助李世民登基称帝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人物。资历也深,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实至名归。

大唐知名宰相,房相第二,第一有目共睹

长孙无忌与房玄龄

贞观年间,长孙无忌主持修订了《贞观律》,唐高宗永徽年间又在此基础上修订了《唐律疏议》,为大唐律令的完善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他也是李世民最为器重的大臣之一。

长孙无忌既是重臣,又是外戚,李世民不得不对其会有疑虑,尤其是在立嗣一事上猜测长孙无忌的动机。长孙无忌建议李世民立稚奴(李治的小名)为太子,他考虑到李治登基后,他的两个兄长亦能保全性命,有仁义风范。另外,由于狮子骢事件的发生,长孙无忌强烈要求李世民趁机除掉武媚娘。最终,太子之事成,武媚娘削发为尼。

大唐知名宰相,房相第二,第一有目共睹

长孙无忌画像

人心常是如此,位极人臣之时,必然会有些膨胀。永徽年间,爆发了吴王李恪一案,背后主谋正是长孙无忌。此时此刻,朝廷上下基本上都是长孙无忌的人,原本的群相制度实际运作起来就成了独相制,使得皇帝李治也有变成傀儡的倾向。直到武则天入住中宫,长孙无忌的关陇集团势力才逐渐被削弱。

总而言之,长孙无忌不愧于获得“大唐第一宰相”的称号,他是一位有魄力,存野心,善权谋的能人,房玄龄、张九龄等不及也。他的结局是自缢而亡,亦为历史必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