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溫明君李世民,看千古一帝之養成

初中時期學習歷史,我最敬佩的人物是李世民,只因太多朝代深重災難,百姓食不果腹,而李世民治下的唐王朝,社會國泰民安,為後來全盛的開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礎。

毫無疑問,李世民是中國歷史上最出名的政治家和明君之一,他開創了歷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唐朝初年,中國傳統農業社會出現鼎盛時期,首功當歸於李世民。


重溫明君李世民,看千古一帝之養成

李世民於公元598年(一說599年),出生在武功的一座李氏”別館"之中,童年時代的李世民聰明果敢,不拘小節,接受儒家教育,學習武術,擅長騎射。而且熟讀《孫子兵法》,能與父親講論用兵佈陣的策略。

公元615年,天災加上人禍,各地群雄並起,隋朝處於風雨飄搖之中,身為晉陽留守的父親,對局勢

猶豫不決,李世民大膽進言,有理有據分析了一番形勢,促使父親堅定起兵的決心,並著手準備。從這件事看,少年李世民具有敏銳的政治嗅覺和渴望建功立業的雄韜偉略。

公元617年5月,李淵在太原起兵,李世民和大哥分別統率右、左路兵馬,11月,李家攻下長安,618年唐王朝建立,李世民被封為秦王。

此時,天下仍是大亂、諸侯混戰的局面,年輕的秦王受命征討。歷時七年艱苦卓絕的征戰,李世民率領唐軍完成了一統天下的偉業。

<code>唐太宗曾說過,朕年十八,便為經綸王業,北翦劉武周,西平薛舉,東擒竇建德、王世充,二十四而天下定。/<code>

在李世民征戰的歲月,除了個人的能力和努力,他還憑著個人魅力聚攏了一幫忠心耿耿、能力出眾的文臣武將,房玄齡、杜如晦、魏徵等文臣,李靖、尉遲敬德、秦叔寶、程咬金等武將與李世民結下深厚的君臣情誼,他們一路輔佐李世民走向輝煌。


重溫明君李世民,看千古一帝之養成


因戰功顯赫,李世民的威望超過了太子李建成,他和四弟李元吉聯合起來,欲除掉李世民。危機關頭,沒有退路,文臣武將精心為主公做好各項充分準備,李世民決定先下手為強。

公元626年6月,李世民在都城玄武門設下埋伏,準備消滅李建成,李元吉一夥。這兩人騎著高頭大馬朝玄武門而來,毫無防備,殊不知他們原先的心腹已被李世民收買。

在兩人覺察異樣時已經跑不了。李世民率先從玄武門衝出來,躲過李建成慌亂的三箭後,連續發箭,先一箭射殺李建成,再把李元吉射落下馬。尉遲敬德大吼一聲,衝上前去,手起刀落,砍下李建成,李元吉兩人的首級,懸掛於玄武門之外。

這兩人的部下聞訊傾巢出動,猛攻玄武門。李世民一面率兵抵抗,一面令尉遲敬德帶兵入宮,兵諫高祖。眼看秦王勝算在手,高祖無奈宣佈李建成,李元吉謀反,將兵權授予李世民。到此,李世民憑著勇敢、智慧,將宮廷政變的勝利緊握到手心裡,如願登基。

李世民從十八歲開始征戰沙場,到二十七歲登基,參與、見證唐王朝的建立,他得到皇位順理成章。往後看,歷史無疑是選擇了李世民來完成使命。

雖然殺了自家兄弟,但李世民把政變的影響減小到最小,而且那是皇家自個的事,沒波及百姓,沒搞混政局,也沒殺害大臣。而皇家最後爬到高位的人,幾乎沒有一個是稱得上無辜的。

坐穩天下的李世民按照自己的想法治理天下,他勤政愛民,拒絕奢靡,治國有方;他有情有義,善待一同出生入死的手下,不做兔死狗烹的缺德事。


重溫明君李世民,看千古一帝之養成


李世民密切地注視著民心、民情和民意,善納忠言。魏徵是他又愛又怕的大臣,是他的一面鏡子。

有一年,唐太宗同意徵招身材高大不滿十八歲的男子,但是詔書卻被魏 徵扣住不發。唐太宗催了幾次,魏徵還是 扣住不發。唐太宗大發雷霆。魏徵不慌不 忙地說:“我聽說,把湖水弄乾捉魚,雖 能得到魚,但是到明年湖中就無魚可撈了 ;把樹林燒光捉野獸,也會捉到野獸,但 是到明年就無獸可捉了。如果把那些身強 力壯、不到十八歲的男子都徵來當兵,以 後還從哪裡徵兵呢?國家的租稅雜役,又 由誰來負擔呢?”良久,唐太宗說道:“我 的過錯很大啊!”;於是,又重新下了一 道招書,免徵不到十八歲的男子。

李世民的遺言是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他是一位懂得愛民、並且又能力保護草民的皇帝,此乃天下老百姓的大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