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风?骗补贴?未来5年,80%的“田园综合体”都将失败

自从田园综合体这个词写入中央一号文件之后,田园综合体的建设就成为旅游行业一时的新宠儿。田园综合体是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的特色小镇和乡村综合发展模式,是在城乡一体格局下,顺应农村供给侧结构改革、新型产业发展,结合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实现中国乡村现代化、新型城镇化、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一种可持续性模式。

在乡村振兴战略下,真正的田园综合体,本质就是一种中国模式的现代农业。作为一个农业企业,从土地政策、农业产业化政策、金融政策等多方面获得发展支持,让农业企业更容易构建起可持续更具竞争力的商业模式。

截至2018年底,我国共有18个省份26个国家级田园综合体试点立项,具体包括美丽南方田园综合体、醉美麦乡田园综合体、多彩长廊田园综合体、朱家林田园综合体、襄汾县田园综合体、花香果巷田园综合体、五夫田园综合体项目等。

但是当下很多“田园综合体”就是跟风的糟粕项目,只有少数顺应市场规律、与目标消费群消费需求结构吻合的项目,才会有持久良好的收益。

一、“田园综合体”的多方投机思维是失败的原因

不少有模有样的田园综合体项目,投资运营主体是民营企业,为了获得政府三五百万的扶持资金,自己搭进去几千万,结果美好的愿望变成了现实的泡影;有的投运主体是政府旗下的文旅公司,数千万、甚至上亿投资由财政直投和地方文旅基金共同完成投资,结果项目搞得华而不实,没有接地气的市场化盈利模式,还得政府继续出钱养项目、养员工。

还有一个现象:前几年玩特色小镇的那些炒家们,这两年又换了“田园综合体”的马甲粉墨登场,动辄圈占数千亩土地,打算变相玩地产,结果僵死路途。

跟风?骗补贴?未来5年,80%的“田园综合体”都将失败

二、“田园综合体”运营的五大死穴

一是产业模式不明确,随心所欲

不搞清盈利模式,随心所欲的进入,对于如何植入适宜的产业项目和完善产业落地条件,全然不懂,结果做成夹生饭,欲丢不忍再投无力。

二是产业融合不科学,多为生搬硬套

很多所谓的三产融合,不过是“形而上”的貌合神离,既缺乏有效的“消费流”导入渠道,更没有客户体验价值。供给与需求严重错位。很多投资人愚昧到把自己个人的消费喜好和臆想,作为投资经营的理念,全然不顾市场自身的规律。

三是不从消费市场入手,融合度低

虽然不少投资人是基于“田园风光”打旅游牌,但是“缺乏消费链设计和消费环境营造”,而且中国多数投资人压根儿就不懂“消费链设计”是怎么回事,明显缺乏有参与国际休闲旅游类项目消费链设计经验的专家,只是靠个人喜好做单体设计的人太多,各种单体设计之间缺乏“融合度”。

因此,不少项目死在伪劣的规划上。产业类别的规划布局和资源配置,必须建立在商业环境分析及区域全案商业策划及落地方案的基础上,离开商业可行性谋划的经济类规划,不但毫无意义,而且是投资陷阱。

四是缺乏合格的投资运营主体。

谋划田园综合体项目,应当清醒认识到:一方面,农村生产力水平太低,农民中能脱颖而出有投运能力的优秀农民毕竟非常稀少;另一方面,城市产业资本、产业力量进入农村仍存在一定程度的政策障碍或者“陷阱”。

因此,田园综合体项目普遍缺乏职业化的投资运营主体。如果没有合格的投资运营主体,任何投资几乎是在玩“打水漂”游戏。

五是以投机心态骗国家补贴者大有人在。

不少有这种动机的人,压根儿就不打算“玩真的”,有些人一旦拿到政府扶持资金,就立即找退路,认为“休克”项目,他们知道“玩真的”很难挣到钱。

一直以来,用行政刮风的方式搞田园综合体,本身就是给擅长“玩猫腻”的人创造发财机会;过去二三十年来,整个农业产业利益链上,靠玩猫腻的策略,给上上下下、里里外外多少人带来了丰厚收益。

跟风?骗补贴?未来5年,80%的“田园综合体”都将失败

三、“田园综合体”成功的四大前提

一是必须有合格的投资运营主体。

这是大前提,如果没有合格的投运主体,政府不应该盲目立项和给予投资扶持。

二是要选定好项目所在地。

核心“消费流”群体到达项目所在地的自驾车时间,应当在20-60分钟以内;项目运营,首先要设法满足这个半径范围内的有效消费群体的需求。这样的位置,可以保障每周7天都会有适宜的消费者。不要动辄就想吸引国内外中高收入群体。

三是有接地气且可落地的“消费链”设计。

消费链设计的核心是适合消费者需求结构的产品结构构成的消费时间链。也就是说,如果一个项目的消费链设计为5小时,那么5小时的产品结构是否合理,非常重要,这是有一定商业策划经验的机构干的活。

四是有与资源结构和空间商业环境相吻合的“产业植入模式”。

田园综合体的核心在于“综合体”,在于三产业态的深度融合;若农产品收入占比超过总收入的35%,要想盈利都很困难。“田园”是消费环境,“综合体”是盈利主体。好的田园综合体项目中,除了农产品直销外的其他多元商业业态的收入,应占到总收入的65%-70%。如果一个投资额度超过300万,就必须做靠谱可行的全案商业策划和合理的建设布局,核心思路是:基于消费链植入产业项目,并完善项目落地条件。

如果不具备这上面四个条件的其中一个,要做成功都很难。

跟风?骗补贴?未来5年,80%的“田园综合体”都将失败

好项目用在空间商业环境分析、产业植入谋划、消费链及休闲产品设计、商业策划及规划设计的时间,比整个项目建设工期还要长。

现在大家有个误区:没有把“田园综合体”当做一个商业化水准较高的项目来对待,忽视商业层面的谋划和策划,而是让搞绿化环境设计的或者房屋建筑设计的机构,做一个很漂亮的东西,结果做成了一个个漂亮的“夹生饭”。

田园综合体不是要建设“高大上”的外表,没有农业血液的空壳都不会长久,不管怎么建,要长久下去的话,盈利模式一定要清晰!

看完这篇文章,你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留言!或者要做旅游规划、庭院设计、特色小镇、休闲农庄、乡村振兴旅游规划、策划的小伙伴,想要得到免费旅游规划设计方案,都可以点击下面的“了解更多”绿道旅游规划设计专家互动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