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南山強調開學應當注重這兩點

中國的防控措施是否有效?如何做好復課後的防控?疫情最終會消失嗎?4月12日下午,中國工程院院士、呼吸病學專家鍾南山參加廣州市疫情防控新聞發佈會時,就近期疫情熱點問題作了解答。

鍾南山強調開學應當注重這兩點

  入境人員全部核酸檢測和隔離兩週

  “非常必要”

  為防控境外疫情輸入,國內多個城市正在採取入境必檢測和14天集中隔離等嚴格的防控措施,擔當起“守國門”的重任。如何評價這些措施的有效性?

  鍾南山表示,近段時間我們採取境外人員核酸檢測全覆蓋,這實際上是外防輸入升級的措施,與當前世界疫情形勢有關。從一個多月前開始,中國的確診病例和死亡病例一直處於控制狀態。但在國外卻完全不一樣,前一段時間歐洲的疫情,從意大利、法國、西班牙到德國、英國,用他們的話說,就是始終處於高處徘徊。而現在美國的情況更差,每天差不多增加2萬例確診,累計死亡病例超過2萬,死亡率接近4%;目前,全世界死亡率約6%。另外,在印度和非洲到底有多少人確診和死亡,現在也不清楚,但從這些國家的輸入病例來看,確診人數都在不斷增加。

  從目前疫情來看,世界正在爬坡增加,中國已基本控制。在這種情況下,中國一定會有外來病例的輸入,沒有發現才奇怪。假如不採取核酸檢測全覆蓋的辦法,我們就很難防控。所以,現在採取這樣的措施是非常必要的,這種做法是對的。

  發現境外輸入關聯病例≠疫情反彈

  近期,廣州出現了多例境外輸入病例的關聯病例,是否說明廣州疫情有反彈?鍾南山說,關鍵詞是“關聯”。境外來的人,無論是什麼身份,他在廣州可能有家人、有朋友,有很多密切接觸者。這些人不一定是中國人,正說明我們應該要重視這些密切接觸者。關聯病例上海也不少,而北京是零,因為北京採取的措施是嚴之又嚴。

  什麼是反彈?出現大群體的暴發是反彈。廣州能及時發現是好的,我就不相信從其他城市入境,他的密切接觸者一個都沒有。傳染性疾病根本沒有界限,只要是外來的肯定會有感染。早發現絕對是好事。任何地方都有密切接觸者,廣州採取措施比較早,這是好事,不認為是反彈,而是及早發現的做法和結果。

  當前,廣州正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對此,鍾南山提出了自己的建議。他說,廣州之前是居家復工,現在開始復工復產、開始復學,隨之會帶來更高的危險,傳染、接觸的機會更高,也更危險。如何處理好這兩個關係?只有搞好防控,才能正常復工復產,沒有搞好防控,不但不能復產,反而有可能停產。

鍾南山強調開學應當注重這兩點

  疫情數字做不了假

  不要因為個別感染走回頭路

  鍾南山說,防控和復工復產兩手抓,要非常謹慎,必須一步一步走,一開始廣州相對比較謹慎,包括用綠碼等;但他強調,一定要往前走,不要因為害怕有個別傳染就走回頭路,不然我們的生活、國家的經濟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鍾南山認為,最關鍵的是做好防護,關鍵是自己的防護。因為新冠肺炎的感染兩大途徑,一是距離,近距離的飛沫感染;二是接觸,上課等人與人之間比較靠近。所以個人防護非常重要,要儘可能解決這兩個問題。

  鍾南山強調,復工復產廣州要堅持往前走,出現了一個或幾個感染,馬上隔離,就不會繼續傳染,那樣就不會暴發,不一定(感染)非要是到零,把感染可能降到最低,那就行了;有個別感染,不要覺得很不得了,發現後馬上隔離,但整個社會進程要往前走。

  “許多國家之前有很多看法,甚至有的認為我們是假的,但如果是假的,那其實我們開不了工,這個做不了假,越往後越看到事實。”他說。

  關於開學,這兩點非常重要

  在境外輸入風險增加的情況下,即將開學的中小學將面臨哪些壓力?同時,許多大學都有大批留學生,開學後該如何防止他們回來後引發輸入性和聚集性風險?

  鍾南山認為,復課核心是學生的聚集,意味著近距離接觸。有兩點非常重要——

  一是學生有沒有被感染,凡是被感染,不能復課;我們確實有不少留學生,也確實有留學生被感染,而且還感染了密切接觸者。復課的前提是,上課的學生應該是沒有感染,或者被感染後多次核酸檢測是陰性、抗體強陽性不會再被感染。

  第二,我們需要注意距離,是不是還要這麼密集?有些學校條件比較差,注意把學生拉開適當的距離。只要這樣,我覺得可以復課。

  如果一定要發病為零再復課是不現實的,短時間也難以達到。另外,學生的個人習慣很重要,平常下課後不要聚會,注意個人衛生,學生家長也要注意防護。

  從目前世界疫情形勢來看,留學生是非常值得注意的群體,特別是一些發展中國家的疫情還很難估測。留學生和其密切接觸者一定要通過常規檢查沒有問題後,才能同意回來上課。

鍾南山強調開學應當注重這兩點

  無症狀感染者容易被忽略

  要特別重視

  據最新統計,廣州報告11日新增無症狀感染者20例,引起社會關注。在最近的報告裡,無症狀感染者既有省外輸入,也有境外輸入。

  對此鍾南山表示,對無症狀感染者需要一個認知,所有的傳染病都可能出現這種情況,一種稱呼為帶菌者。感染和傳染是兩個概念,感染了有傳染性,有的患者沒有症狀,一般是3-7天出現症狀,3%患者是14天已經很少了,更長的比如24天這就更少了。

  這些人都是主動查出來的,為什麼?廣州很早就採取了措施,全國也是。被感染者的全家都需要檢查,從疫區來的、不管中國人還是外國人或密切接觸者,都要檢查。目前,我們觀察的規律是患者在3-5天出現症狀,5天內的病毒載量很高。

  症狀是一個主觀感覺,疲勞是新冠肺炎的主要症狀之一,每個人反應不同,有沒有症狀有主觀的原因。過幾天出現明顯症狀,且核酸檢測為陽性,這些病人在無症狀時期就有傳染性。核酸陽性但一直無症狀,可能是病毒的攜帶者,這種情況畢竟很少。

  普查密切接觸者要及時,感染初期時最高的,5天后就降低。無症狀感染者這個概念有點模凌兩可,因為有傳染性,容易被忽略,所以要特別重視。

鍾南山強調開學應當注重這兩點

  別指望疫情全部消失

  只要不影響生產生活即可

  無症狀感染者的傳染隱患備受關注,國內疫情到了中後期才發現無症狀感染者,這是新冠病毒的一個特點嗎?還是說可能疫情初期就有?鍾南山表示,可以很明確地說,無症狀感染者這不是新冠病毒後期的特徵,這類人群一直都存在。像日本的鑽石公主號郵輪,有1000多人感染,很多都是無症狀感染者。

  目前,中國和世界的疫情差異太大,我們必須嚴防外來輸入病例。從很多輸入案例看,很多人在國外感染了病毒卻沒有發生症狀,歸國過程中或抵達之後才出現症狀,這也促進我們更加關注無症狀感染者。我也再次重申,這是一種傳染病,不要指望疫情全部消失,只要不影響生活生產即可。

本文轉自:環京津網關於開學,鍾南山說這兩點非常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