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644年,李自成攻佔北京,清軍關外虎視眈眈,如果你是吳三桂,你怎麼辦?

枯藤老樹文明史


我是吳三桂必定親率大軍前來勤王救駕,死而無憾!臣不能為主,何為臣?吳三桂乃奸賊反覆無常之人。


當幸福不約而至


您好,我覺得換我也會很猶豫,但會趨向兩種選擇(雖然很理想,是事後諸葛亮而已)

01.封建忠君版選擇。識時務,對清朝和李自成,先選擇詐降一家,擇機去南方與南明抗清勢力匯合,匡扶朝綱重振明朝基業。我認為只要是忠臣,務實的保存實力,就該選擇類似這種辦法,但明顯吳三桂不是一個忠臣良將,他後期對明朝永曆帝所做的一切,就說明他其心可誅。

02.現代思維版務實性選擇。良禽擇木而棲,在李自成和滿清之間權衡利弊,選擇一家,但多半還是會選擇清朝,最終選擇一個和祖大壽一樣的結局,功成名就,兵權上交在家,善終於北京。但區別在於,不至於像吳三桂那樣對明朝趕盡殺絕,對清朝降而復叛,兩頭不討好,被天下人所笑,這也是吳三桂的惡名所在,他的選擇,也充分反映了他的品性,對誰都沒有任何底線。

其實歷史不容假設,一假設都是在已知的結局上的發揮而已,所以才是事後諸葛亮,異想天開,只是一個理想的參考吧。


貓史天下


十有八九會和吳三桂一樣。

那個時候,關內是李自成的大順軍,關外是滿清虎視眈眈,吳三桂的本部關寧鐵騎根本不可能兩線作戰,形勢逼迫他必須選擇其中一方。李自成對吳三桂而言,逼迫崇禎皇帝上吊,滅亡大明,此為國仇;劉宗敏霸佔陳圓圓,軟禁吳襄一家,此為家恨。如此吳三桂豈能不投靠滿洲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