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民應急 向人民交卷——瀘州市應急管理局成立一週年

四川新聞網瀘州4月16日訊(何芳 曹衛兵)

洪波千萬裡,揚帆出其間。2019年,瀘州市應急管理局承載改革與發展的時代選擇,瞄準“全國一流、全省領先”的奮鬥目標,嶄新亮相!

面對安全監管任務全省最重和自然災害高發多發、防災減災救災任務艱鉅的重重挑戰,瀘州應急在市委、市政府和省應急廳的堅強領導下砥礪前行,實現組建以來,全市生產安全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同比分別下降21.9%、18.2%,自然災害導致的人員傷亡、倒塌房屋數量和直接經濟損失與近五年平均值同比分別下降74.36%、76.35%、63.02%。穩穩扛起保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社會穩定的神聖使命,被應急管理部選樹為首屆“新時代應急先鋒”。

銳意改革,對黨忠誠鑄魂

新故相推,不進則退。在這場關係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深刻變革中,瀘州應急蹄疾步穩“邊組建、邊應急、邊完善、邊提升”,2個月內,實現了7個部門的12項職能職責有序劃轉、無縫對接,16個內設機構和7個下屬機構科學設置、高效運轉。組成有博士、研究生、選調生和安全工程、應急、化工、法律等專業人才在內的130人應急團隊。除承擔起原市安全監管局的煤礦、非煤礦山、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安全監管職責外,還承擔原市政府辦公室的應急管理、市公安局的消防安全、市民政局的減災救災、相關機構的地震、地質災害、水旱災害應急救援等相關職責。

為人民應急 向人民交卷——瀘州市應急管理局成立一週年

瀘州市應急局全體黨員同志重溫入黨誓詞02(攝影:何芳)

為提升職業使命感、責任感和榮譽感,瀘州應急將政治建設置為首要,紮實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不斷培厚“對黨忠誠、紀律嚴明、赴湯蹈火、竭誠為民”的應急鐵軍土壤。廣大應急幹部職工在防範化解危化品、礦山、消防等重點行業領域安全風險的關鍵時刻,敢於亮劍、敢於鬥爭;在應對處置地震、山體滑坡、洪災、火災等各類災害事故的危機時分,刀山敢上、火海敢闖,湧現出“全國安全生產監管監察先進個人”、四川省記一等功公務員、瀘州市記二等功公務員集體.....崇尚英雄、爭當先鋒的清風正氣根深蒂固。

謀定思進,能征善戰鑄軍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打贏防範化解重大安全風險攻堅戰絕非易事!瀘州應急在把穩安全生產“基本盤”的同時,探索新路徑、貢獻新經驗,遏住重特大安全事故這個“牛鼻子”。

為人民應急 向人民交卷——瀘州市應急管理局成立一週年

瀘州市應急局指揮24小時應急值守(攝影:劉學懿)

首創政府安全文化概念。率先出臺《黨政領導幹部安全生產職責清單、工作協助人和履職檔案制度》,以清單形式精準固化各級黨政領導幹部安全生產工作職責;每月召開“安全生產市長督辦會”,督辦重大隱患、協調解決突出問題;實施安全監管行政執法“清零行動”,有效解決安全生產領域行政執法“失之於寬、失之於軟”的問題,推動各級各部門自覺落實“促一方發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責任。

首推“專家助安”監管模式。常態化聘請中國安科院、中國危化品安全協會等行業專家對煤礦、非煤礦山、危險化學品等高危行業領域開展全覆蓋診斷檢查,並統籌運用“企業自查+專家服務+部門監管”模式,年累計排查整改安全隱患問題4萬餘條,有力有效化解消除重大安全風險。

首建標準化片區執法中隊。圍繞“組織建設、隊伍管理、執法行為、執法保障”標準化,實施安監執法隊伍“四標準八統一”建設,在7個區縣高標準建成25個片區執法中隊,打通了全市鄉鎮和工業園區安全監管的“最後一公里”。組建以來,依法查處安全生產違法行為2958起、處罰3800餘萬元,同比分別增長54%、52.7%,走在全省前列。

首發安全改革發展征程。率先出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推進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的意見》的實施意見和分工方案,成為應急管理部在川唯一的改革發展信息直報點,貢獻瀘州經驗;率先研發運行行政審批系統,實現行政審批“零證明、零跑路”,全年辦理審批事項9000餘件,辦結率100%、滿意率100%,跑出瀘州速度;率先開展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建設試點,實現執法辦案全過程公開透明可追溯,曬出瀘州形象....

國務院安辦督查組給予“瀘州市貫徹落實中央《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意見》時間最早、方案措施最實,可操作性強、推進力度大、取得良好成效”的高度評價。

首頁上一頁[1] [2] [3]下一頁尾頁

蓄勢跨越,人民至上鑄本

“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瀘州地理環境、地質構造複雜,滑坡、泥石流、山洪等自然災害高發多發,威脅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瀘州應急365天努力奔跑,構建起與瀘州市情相適應的現代化應急管理體系。

為人民應急 向人民交卷——瀘州市應急管理局成立一週年

瀘州市礦山救護隊開展“萬米佩機”訓練(攝影:劉學懿)

創建實戰化體系。建立“安委會+應急委+減災委”組成的“三委會”工作機制,形成“全災種、大應急、多職能”協同優化、平戰結合的應急指揮體系;打造涵蓋地震地質災害救援、石油化工事故處置、森林火災撲救、水域救援、山嶽救援、重型機械工程救援、抗洪搶險救援、戰勤保障為一體的“一專多能、一隊多職”綜合性應急救援隊伍,“全天候、全領域、全方位”的大應急救援能力全面提升。

為人民應急 向人民交卷——瀘州市應急管理局成立一週年

瀘州市應急救援隊伍正在搜救遇險群眾(攝影:付運波)

領跑信息化進程。綜合應急指揮平臺的建成,讓組織間的信息交互、應急協同得以完善;監管執法、隱患整治實現“網上排查”;監測預警、指揮救援、決策輔助開啟“雲端調度”。年累計遠程巡查督促整治隱患500餘個,發送防汛、地災等預警信息220餘萬條次,讓4000餘人提前避險、轉危為安。

夯實基礎性保障。全市建設安全社區58個,安全體驗中心5個;建成應急避難場所1079餘處,實現易致災點位“全覆蓋”;增儲應急物資和重型救災設備,時刻做好“搶大險、救大災”的準備。

每一次突發事件、每一次自然災害,瀘州應急都及時響應、衝鋒在前,創造了一個又一個應急搶險救災的奇蹟。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中,瀘州應急高效開通重點行業領域網上巡查+派駐服務,幫助企業排查整治隱患1300餘條,協調解決用工需求、原材料供應、物流運輸等實際困難;組建防疫洗消隊伍,對全市205處重點疫情防控區域進行滾動消殺;向防疫一線調撥消毒水、帳篷、棉被等應急物資,為奮力奪取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的全面勝利提供堅實的物資保障和安全穩定環境。

在應對“6·17”長寧地震中,瀘州應急30分鐘集結5支救援隊伍200人救援力量趕赴現場,1小時內撤離高風險作業人員1000餘人,統籌協調水、電、氣、油、通信、交通、住建等加強保障,切實消除群眾恐慌。

在處置“12·9”分水山體滑坡事件中,瀘州應急統籌指揮,救出被埋群眾12人,7人得以生還,創造全國類似事故生還人數最多的成功戰例,得到應急管理部黃明書記批示:“這一場硬仗打得很好,請及時表彰獎勵並轉發各地學習借鑑”。

......

為人民應急、向人民交卷。這一張張凝聚著心血和汗水的答卷,無不印證著瀘州應急人越是困難越擔當、越是艱險越向前的奮鬥精神、時代風采。在未來征程中,瀘州應急將以更加昂揚的精神狀態,更加自覺的使命擔當,為瀘州“加快建設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奮力爭創全省經濟副中心”、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營造安全穩定環境而不懈奮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