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疫情期间心理健康 树立战胜疫情的信心

保持疫情期间心理健康 树立战胜疫情的信心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保持社交距离、自我隔离将成为常态。在此情况下,人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

 关注抗疫举措的心理影响

 美国华盛顿大学社会联系科学中心主任乔纳森·坎特尔(Jonathan Kanter)在“对话”网发文,呼吁重视保持社交距离等举措带来的副作用。他表示,缺乏社交、失去生计、日常生活被打乱可能让人们感到抑郁沮丧,甚至导致家庭冲突增加。

 南非开普敦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凯文·GF.托马斯(Kevin GF Thomas)在该校官网发文称,在疫情防控期间,人们很容易出现抑郁、焦虑和创伤后紧张症等心理问题。而对于那些原本就有心理健康问题的人,由于无法参与面对面的心理治疗、不能定期锻炼、缺乏必需的社会接触等原因,可能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

 美国斯坦福大学社会神经科学实验室主任贾米尔·扎基(Jamil Zaki)在接受该校新闻采访时也表示,保持社交距离对于控制病毒传播十分关键,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交流与沟通。人们在困难时期更需要互相支持。实验显示,来自亲友的支持可以有效帮助人们应对压力。孤独感则不利于心理健康,有增加失眠、抑郁的风险,还会带来免疫系统和心血管问题。

 理性使用社交媒体

 在扎基看来,保持社交距离强调的是保持身体的空间距离,但人们仍可以远距离社交。视频通信等技术让我们可以举行会议、展开教学活动,也可以应用这些工具来进行一些非正式互动。虽然这些技术已经非常普及,但那些最容易受到病毒侵扰的群体,尤其是老年群体,却是对这些技术最不熟悉的群体。我们应尽可能地帮助这些群体熟悉技术,辅助他们安装和使用软件。

 托马斯表示,保持社交距离不意味着停止所有社会接触,人们可以通过理性使用社交媒体来保持心理健康。他特别强调了“理性”这一点,因为社交媒体虽然可以让我们与不在身边的家人朋友保持联系,但过度在社交媒体上浏览关于疫情的信息会增加焦虑。

 此外,学者们以意大利民众在阳台上高歌为例,认为类似的简单举动也可以让人们感到团结友爱、患难与共。

 积极参与社会行动

 扎基称,在灾害面前,人们跨越种族和阶层互帮互助的善意举动才是主旋律。保持社交距离本身也是善意之举,例如身体健康的年轻人健康风险相对较低,但他们依然选择自我隔离,这是对更易感人群的善意保护。

 坎特尔则表示,这是一场全球战役,病毒是人类需要共同对抗的敌人。他鼓励人们慷慨助人,因为这不仅对受助者有益,也有助于增强施助方的幸福感。

 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教育心理学副教授特里·鲍尔斯(Terry Bowles)也呼吁人们参与积极的社会行动,关心、帮助社区中处于隔离状态的人,传播“正能量”。与此同时,他表示,独处不意味着孤独。自我隔离不一定是一种负担,如果做好心理准备,自我隔离也可以是一次丰富、有启发性的经历。在自我隔离的过程中,人们可以从日常小事中发现乐趣,尝试新鲜事物,看到生活的积极面,多为未来做计划。托马斯则建议人们合理安排日常工作、饮食、锻炼、休息,保证作息规律,保障充足睡眠,保持良好情绪。此外,人们应注意隔离对自己与他人关系的影响。例如,连续数日甚至数周与身边人朝夕相处,可能会使关系出现磨损,适当安排一些独处时间也有助于保持心情愉悦。

 最后,学者们也强调,在当下阶段人们出现负面情绪十分正常,如果负面情绪过于严重无法排解,应主动向专业人士寻求帮助。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王晓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