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力挺的直播电商:淘汰了电视购物,却在走电视购物的老路?

马云力挺的直播电商:淘汰了电视购物,却在走电视购物的老路?

从某种程度来说,直播电商是电视购物的延续。

直播电商怼蒙了电视购物,但它似乎又是另一种电视购物。电视购物时期的虚假宣传和劣质商品,这些原罪在流量大得多的电商平台上,显露得更加可拍。

电视购物的白与黑

马云力挺的直播电商:淘汰了电视购物,却在走电视购物的老路?

电视购物在我国已经有40年的历史。

上世纪70年代,在国外已经风靡的电视购物,给开眼看世界的中国电视人带来震撼。在改革开放的滩头阵地广东,1979年,第一个电视购物节目广州诞生。 随后,北京电视台也看好这一些新兴的商业形式,开办了北京台的电视购物公司。北京台在不到两年里,将销售额做到了两亿,这给其他兄弟台打了一针强心剂,各种电视购物节目在全国省级电视台开花。

彼时,对于电视机刚刚走入家庭的中国人来说,商品相对匮乏,商品信息严重不对称。这种新型购物方式,以及其中销售的种种好好坏坏的产品,让很多电视观众眼前一亮。

在电子商务尚未兴起的时候,电视购物中主持人加入种种心理诱导技巧,声情并茂地推销产品,具有很强地煽动能力。当然,这里并不是说电视购物不好,只是说新兴的购物方式,给传统的实体商业售卖方式以强烈地对比。

这种情形,像极了微信刚刚兴起时,在朋友圈里做微商的那批吃螃蟹的人。当时的微信用户还处于懵懂期,更没有经历海量信息的锤炼。当时的情形是,不管在朋友圈卖什么,都能卖出去。很多人赚得盆满钵满。

此后,不仅仅是电视购物节目,随着有线电视走入千家万户,很多电视台推出了专门的电视购物频道,在这里诞生了最早的剁手族。

电视购物界一直流传着一个教科书式的案例,这个传奇故事诞生在大上海。 2004年,上海与韩国的一家电视购物集团,联合成立了中国首家家庭电视购物公司"东方购物"。

2004年,东方购物正式在上海戏剧频道亮相,当年销售额1.56亿,2008年16亿, 2011年突破60亿,2014年达到84亿。最令媒体津津乐道的,是东方购物用45分钟时间,给荣威汽车卖出了674辆汽车,平均每分钟达15辆。

然而,电视购物们傲娇的年销售额,在电商那里,仅用半小时便被打破。2014年的淘宝双十一,在开始38分钟时,销售额已经突破100亿。移动互联网时代,电子商务的大潮,迅速将电视购物打入冷宫。

这当然是观众用脚投票的结果。

在电商时代,电视购物的三大缺陷成为用户逃离的重要原因。

首先是电视的空置率持续提升,手机和电脑屏幕将绝大多数电视用户从客厅中拉走。很多知名电视节目的收视率直线下滑,较为小众的电视购物节目和购物频道,收视率当然更为惨淡。

其次,电视购物的信息及时性和信息透明度不够。用户往往需要在固定的时间段,观看每次只能介绍一款或者几款产品的节目。错过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电视回播是个笑话,你有几次回播电视购物的经历?)。能不能被用户看到,全靠碰。此外,电视购物的产品大多缺乏透明度,用户很难像在电商平台一样,可以通过货比三家看这个产品是否货真价实,更不能获得其他用户的使用评价作为购买参考。当然了,电视购物也会录制一个个用户使用案例来播放,但大部分观众对此只能呵呵。毕竟,吃瓜群众的智商税越来越难收了。

最后,电视购物长久以来的充斥的虚假宣传和伪劣商品,给人们造成了极坏的心理界定,加速了用户的逃离。

直播电商的爱与恨

马云力挺的直播电商:淘汰了电视购物,却在走电视购物的老路?

在某种程度上,实时流媒体是21世纪电视购物的迭代。

在美国,电视购物渠道在2018年占美国不到1%。相比之下,实时流媒体可能已经占中国零售总额的1%。

电视购物死而不僵,从电商的发展来说,"流媒体+电商"的结合,造就了近年来兴起的直播电商,可以看做是21世纪电视购物的延伸和迭代,但爆发力呈现天壤之别。

2018年双十一,电商直播网红薇娅一天卖了3个亿。李佳琦则和马云做了一场直播比拼,10秒钟卖掉1万支洗面奶,5分钟卖了15000支口红。阿里的数据显示,今年双十一,在不到九个小时的时间里,直播卖货成交额达到百亿。

这样的爆发力,电视购物望尘莫及。

在直播电商时代,品牌和零售商可以根据其产品类别,考虑最合适的直播平台。例如,抖音是针对美容消费者的最佳渠道,而"淘宝直播"则提供了更大的类别范围,包括服装,美容、电子产品、婴儿产品等。

直播电商爆发力比传统电商蕴含更大的爆发力,这是因为,实时流媒体与电子商务可以完美融合,其不仅可以充当展示和传递有关产品信息的工具,而且还充当了购物者与主持人深度互动的参与渠道。很多剁手族是冲着李佳琦直播来买买买的,这是因为,直播网红给用户带来某种个人关系的链接感。

这种恋爱关系可以帮助消费者克服被称为"选择悖论"的困惑:如果购物者拥有太多选择,他们可能会感到难以选择,最终不买东西。主播们的购物建议,让消费者可以专注于一种产品,并更轻松地做出购买决定。

不过,野蛮生长的直播电商网红们,也在逐渐成为夸大宣传和伪劣产品的带货人。此前李佳琦的"不粘锅"变成"不,粘锅"事件,已经给人以某种电视购物般的厌恶感。

显然,如果互联网平台们不给野蛮生长期的直播电商以更加有效地规范,那么,用户用脚投票的事情,难免会再上演。

你觉得直播电商会在口碑上走电视购物的老路吗?欢迎留言说出你的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