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诗相伴 与歌同行(周末小记一则)

车窗外,是两排整齐的白杨树。光秃秃的树干,显得更加挺拔了,列队般地向后快速飞去。奇奇:“这些树,应该带妙妙看看。”

“是呢,非常美的景色。那我们背诵一些关于描写树木的诗词吧!”我说。

儿子立刻背了一首比较简单的《咏柳》。“这首诗的作者是谁?”我继续问。

他爸就开始科普起来:历数唐朝的几位著名诗人,贺知章、王维、李白、杜甫等成长的时代背景,诗歌特点,诗人的境遇等等。不得不说,这位同志真的是我家的知识宝藏,在外人面前不善言谈的他,讲起文学和历史,那可是滔滔不绝。我们轮番把几位诗人的著名作品和创作背景找出来欣赏了一遍。

回到关于树的主题,转换一种画面感,我背了一首《天净沙·秋思》,讲到了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却未能得志的漂泊生活。历史长河中,或怀才不遇,或不满统治,这样的诗词作者又何止他一人?

接着,他爸就提起了官职最小的北宋词人柳永。柳永是我最喜欢的词人之一,《雨霖铃》便脱口而出了。记得高中时候学习这首词,读着读着就能流下眼泪了。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在悲秋景色的衬托下,离愁别绪该是如何难以割舍?

回忆起美好的校园生活,把我们的故事讲给孩子听。他不置可否地笑着,一点不当回事儿,就像我小时候,听爸爸讲以前的事情那种不屑一顾。这就是岁月吧,只有共同经历过,才能读懂那种特有的书香。

然后,孩子又提起了诸葛亮。他说:“我知道《出师表》,但是只学过《诫子书》。它里面的每一句话,都能翻译成一个故事,蕴含着很深厚的哲理。”前些年去四川的时候,看着武侯祠内石壁上刻着的《出师表》,我就深深地感到遗憾,没能和父子俩一起分享。哪天闲下来,真的应该和他们一起去看看,相信会收获满满。

提起成都,在儿子的提议下,我搜了几个不同版本的《成都》,我们仨就这样跟着唱了起来。父子俩都觉得,抖音翻唱的,比赵雷的声音更显沧桑。再找出来几首经典歌曲,对比一下原唱和翻唱的不同之处,也是非常有趣的事情。

切换到了那首能被任何翻唱秒杀的《纸短情长》,在“怎么会爱上了他,并决定跟他回家……”的欢快音乐中,我们已经到达。

与诗相伴 与歌同行(周末小记一则)

白杨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