暈如雨後霽霞紅 展示一個鈞瓷碗

暈如雨後霽霞紅  展示一個鈞瓷碗

鈞瓷在唐代開始就燒造成功,到宋徽宗時(北宋晚期)達到巔峰。金元時期仍有燒造,有史記載,到明朝宣德年間,依然有鈞瓷花盆燒造。清代時,在景德鎮流嘗試復燒鈞瓷,由於胎土完全不是那回事,在景德鎮復燒仿製的鈞瓷也就不得要領。近幾十年,在河南原鈞瓷產地,復燒鈞瓷,因胎土,釉料盡最大可能恢復宋時配方,工藝也力爭接近宋鈞,當然,成品樣子也無限接近宋鈞。宋鈞當時追求的是藝術,現鈞最求的是像。因韻味無法達到,無數假冒宋鈞瓷也只能流落地攤,換個快餐盒飯而已。

展示這個碗還是和宋鈞沒有關係。宋鈞的特徵都完美躲過。這個碗讓我買下的唯一理由是釉色。這不是乾隆朝景德鎮要仿造的宋鈞,也不是近幾十年要仿製的宋鈞。因釉色自然,神韻十足,更有可能是金元時期河南神垕一帶的產品,元鈞。

記得乾隆皇帝寫過一首讚美鈞瓷釉色的詩,其中一句是:暈如雨後霽霞紅。對於鈞瓷釉色的把握,乾隆皇帝見多識廣,應該是比較準確的。

暈如雨後霽霞紅  展示一個鈞瓷碗
暈如雨後霽霞紅  展示一個鈞瓷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