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開公司,發工資節稅還是分紅節稅?

蓮華化生2020


發工資與分紅相比較,發工資節稅!

公司組織形式不同存在的納稅差異

題主這種情況,公司組織形式可以是有限責任公司也可以是個人獨資企業,這是完全不同的兩種組織形式,兩種組織形式下的利潤交納的所得稅稅種和稅率存在差異,前者交企業所得稅,後者交個人所得稅。

有限責任公司一般是按季預交,年度企業所得稅進行匯繳,以利潤總額為基礎,進行稅會差異調整後按規定稅率繳納。近幾年,國家對“應納稅所得額300萬以下、從業人數在300人以下、資產總額在5000萬以下”的小微企業進行所得稅優惠,對小型微利企業年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100萬元的部分,減按25%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對年應納稅所得額超過100萬元但不超過300萬元的部分,減按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所以利潤總額的大小決定了後續企業所得稅稅率。股東分紅按20%繳納個人所得稅。

個人獨資企業按利潤總額繳納個人所得稅,執行的是2018年版本個人所得稅暫行條例,按七級超額累進個人所得稅率。股東在繳納個人所得稅後公司資金可以自由支配,再無紅利稅。

所以企業組織形式的選擇也同樣重要。

股東工資的節稅效果

通過上面我們提到的企業組織形式,在選擇有限責任公司時,給股東的工資、社保、公積金等都可以正常的列支費用項目 ,達到節約企業所得稅的目的。因為這部分如果形成企業利潤先交20%的企業所得稅,再交20%的紅利稅,相當於要交40%的比例。個稅超額累進最終結果不會超30%。

所以,通過工資還是分紅方式進行比較,發工資的模式更有優勢。


大安看財經


發工資更節稅。

自己開的公司,職工就自己一個人,月收入預計10萬元左右,這樣年收入也就120萬元左右。

說得直白一點,工資是合法的白條,不用發票即可入賬。發工資增加了公司的費用,減少了利潤,也減少了企業所得稅。

發工資需要申報個人所得稅。但個人所得稅年基本扣除基數為6萬元,還可以按規定扣除社保費用,子女教育,贍養老人,房貸利息等支出,所以,每個月發工資1萬元,全年發12萬元,可能也交不到多少個人所得稅。但如果分紅12萬元,就要作為股息紅利所得,按20%的稅率繳納個人所得稅,12萬人分紅需要繳納24,000元的個人所得稅,所以兩種方案的差距還是非常明顯的。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金典財稅


毫無疑問,自己的公司想節稅給自己發工資是最好的選擇。

一公司的組織形式決定所得稅稅種和稅率

公司繳納所得稅是企業所得稅還是個人所得稅跟公司的組織形式有關係,如果是一人制有限公司,屬於公司法人,繳納的是企業所得稅,按照現行的稅收優惠政策,假如貴公司符合小微企業的條件,最低的所得稅稅率是5%,但是,交完了所得稅以後的利潤還是公司的,如果要分紅,分到個人的手上,公司還要給股東代扣代繳20%的個人所得稅,也就是說,企業法人,分紅最終到股東手上,要扣最少25%的稅。

如果是個人獨資企業呢,實行的是個人經營所得的超額累進稅率,最低檔的稅率也是5%,要根據應稅所得額的多少,確定稅率和速算扣除數。個人獨資企業的優勢是向股東分紅不再扣稅。

股東工資是公司的人工成本

公司僱傭員工為員工支付的工資薪酬和福利待遇都是公司的成本。 工資給股東了,或者股東作為員工享受了公司的福利待遇了,工資和福利費支出還能成為公司的成本,減少利潤,最終還能達到少交所得稅的目的。企業的各項扣除費用大多需要發票,唯有人工是不需要發票的,為啥不發工資計入成本呢?

所以,公司不僅要給股東發工資,還應該提取一定的職工福利費,為職工發放福利。實際發放工資的14%作為職工福利費,是可以在稅前扣除的。

個人工資薪金的所得稅稅率比經營所得稅率低,可以籌劃

個人綜合所得所得稅稅率是7檔累進稅率,最低檔為3%,而經營所得稅率表是5檔稅率最低為5%,在加上專項扣除和專項附加口項目,可以給股東做綜合所得最低檔稅率的規劃,因為3%的稅率遠低於5%的稅率。

從稅率的分檔來看,綜合所得稅率像細篩子,可以規劃的更具體,而經營所得稅率像粗篩子,怎麼規劃都會從大孔裡掉下去。所以,我認為即使工資薪金高,交的稅率也是低檔的。

最近個人所得稅退稅導致很多人發現身份信息被冒用,申報了工資導致個人退稅無法進行,而一旦申訴,稅務局會馬上介入,所以再虛報人力會給自己帶來稅務風險,未來的稅務籌劃,有必要加上用工籌劃和個人所得稅的籌劃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