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全局之眼”思维,掌握应对中年职场危机的根本法则

疫情幽闭期间,心中莫名就会升起那么一股子怀旧情绪。

看了电影导演许鞍华的一段访谈,重温了她的几部作品,其中《女人,四十》和《男人四十》两部电影,让我对最近身边人比较关注的“中年职场危机”话题有了新的思考。

一、所谓的“中年危机”都有哪些

中年,通常是指介于“青年”和“老年”之间的年龄,泛指“上有老下有小”的年龄者。没有明确的年龄划分,一般认为35~55岁为中年。

在1965年发表于《国际心理学杂志》上的“死亡与中年危机”一文中,心理学家埃利奥特·贾克斯创造了“中年危机”这个词,它是指成年人从这个时候开始,真正对死亡有了清醒的认识,意识到死神正在一步步靠近,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心理学告诉我们,中年转折期是一个自然阶段,通常发生在40岁左右,前后时差可为20年。典型症状表现为不满或者厌倦生活,对早年的决定和生命的意义表示质疑。

中年危机包括很多方面,比如经济危机、事业危机、健康危机、心理危机、家庭危机等。彼此相互关联、互相影响。

人到中年所要面临的困惑和承受的压力往往会很大,这些差不多是中年人共同拥有的现象。它对男人的影响要比女人大得多。这在许鞍华的这两部电影中可以一窥端倪。

用“全局之眼”思维,掌握应对中年职场危机的根本法则

《男人四十》中,林耀国(张学友饰)是一位中学国文教师,表面看来工作倒还平和,教书育人,自得其乐。家庭也算美满,夫妻融洽,小康生活。一场老同学聚会让他心态严重失衡。当年他的学习成绩最好,可过了20多年,别人混得都有车有钱,惟有自己仍是穷教书匠一个。经济危机导致心理危机。

爱慕林耀国对女学生彩蓝既漂亮又具现代感还有些多愁善感,让他想起了当年的同学现在的妻子(梅艳芳饰)陈文靖——的年轻倩影,于是禁不住心生涟漪。他的妻子当年和自己的老师有一段师生恋。这位当年逃避退缩、如今已然病入膏肓的盛老师打乱了林耀国一家20多年的平静生活,林耀国对盛老师既恨又敬,并对妻子细心照顾这垂死之人的作为表示不解不满,同时竟有意无意、心怀矛盾地循着老师旧路和彩蓝发展师生恋。心理危机导致家庭危机。

用“全局之眼”思维,掌握应对中年职场危机的根本法则

《女人,四十》中,中年女性阿娥(萧芳芳饰),面临着事业与家庭的双重压力。她供职于小型贸易公司,掌管着公司的全部供销客户关系和财会记录,俨然是公司的台柱。但是,公司新招聘进来了一个年轻貌美的女子,善用电脑管理财务、节省人工,受到公司经理的欣赏和推崇。竞争产生了事业危机。 在家庭中,她是一个善于精打细算的主妇,当面对婆婆突然病故、公公患上老年痴呆的家庭变故,原已不堪重负的双肩,再次遭遇一次生活的重压。而这时候她的丈夫宁愿在家游手好闲,也不愿意为她分担家务。怨怼累积导致家庭危机。由此,阿娥便被置于职业女性和家庭主妇这两种身份之间挤压,开始了一场漫长而艰难的人生挣扎。

人到中年,生活一地鸡毛,似乎谁也逃不掉这个带着魔咒的怪圈。走进这个怪圈的人,不约而同都走向了人生的最低谷。那些“人生赢家”又是如何走出低谷的呢?

二、什么是全局之眼

在王立铭在《生命是什么》一书中提到:

“生命其实一直都是漫长演化历史中的看客和产品,是一场持续了40亿年的无可奈何。今天我们拥有的一切,无论是我们的身体、智慧,还是人类的衰老、死亡,其实都是演化的产物。”

既然是演化的必然,有一些底层逻辑和普遍规律是可以指导我们看清“人的全生命周期”的。

01 什么是“全局之眼”

在《刘润5分钟商学院》的课程《全局之眼:冻死在哪个不存在的冬天》

什么叫全局之眼?这世界上的所有东西,都是被规律作用着,以一种叫做“系统”的方式存在着。要素,是系统中你看得见的东西;关系,是系统中你看不见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看到要素,还要看到要素之间的关系,更要看到这些关系背后的规律,就叫做“全局之眼”。

02 如何建立全局之眼

主要包括关联地(二维)、整体地(三维)、动态(思惟)地看问题,进而能够站在未来看今天。

1)关联之眼。

事物之间,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他们相互作用着,这种相互作用,叫做关联性。

2)整体之眼。

要素,加上若干要素之间的关联,构成了系统,并形成“输入、黑盒、输出”三个物体。

3)动态之眼。

一个系统的要素,和要素之间的关联,不是恒久不变的。拥有全局之眼,更要联系用动态之眼看穿时间。

03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命观和生活智慧

人从生到死,也是起点的弱走向终点的弱,雄强只是短暂;花儿从萌芽到凋零,绽放也只是片刻;我们爱圆满、强壮、绽放,却要懂得它们不过是波峰,需要无数的波谷来托起,它们不会持久,无法强留。

我们喜悦于繁花盛放,也坦然接受它们的枯萎凋零;我们欣赏雄强之美,也愿意拥抱自己的羸弱和不完美。

然而,为什么“我们知道很多大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三、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意义

别人的道理未必适合你,只有你自己摸索出来的,一步一步走出来的路子才是适合自己的。

01 红桃皇后定律

活在当下,很多人被这个“红桃皇后定律”所累,不断鞭策自己,“人生需要努力努力再努力”才能抵御外界的竞争压力。

这个定律的出处是Lewis Carroll 的文学作品《爱丽丝漫游奇境记》。讲的是爱丽斯和红桃皇后手拉着手一同出发,但不久之后,爱丽斯发现他们处在与先前一模一样的起点上。

爱丽丝说:“在我们国家里,如果你以足够的速度奔跑一段时间的话,你一定会抵达另一个不同的地方。”

红桃皇后反驳道:“在我们这个国度里,以你现在的速度,你只能逗留原地;如果你要抵达另一个地方,你必须以双倍于现在的速度奔跑!”

但是,从原文中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在爱丽丝的国家里与红桃皇后的国度里情况是不一样的。为什么我们一定要活在红桃皇后的国度里呢?

别人怎么评价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还活着。

02 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维克多.弗兰克尔在《活出生命的意义》中讲述了他在奥斯维辛集中营的亲身体验,一段长达三年之久的“炼狱”经历。文中没有残酷、血腥的场面描写,更多的是在挣扎、彷徨后看似云淡风轻的情感流露,即便几次面对生死一线间,他也只是用“德黑兰的死神”的典故来借喻,用精神自由和意识独立来总结。提出的精神治疗法理论:人要寻求生命意义是其生命中原始的力量。这个意义是唯一的、独特的、唯有人能够且必须予以实践;也唯有当它获至实践才能够满足人求意义的意志。“意义治疗”的任务,在于协助人找出他生命中的意义。

用“全局之眼”思维,掌握应对中年职场危机的根本法则

补充资料:关于“德黑兰的死神”

有一天,一名有钱有势的波斯人跟一个仆人在花园散步。仆人喊道,他刚刚碰到了死神,死神还威胁他。他央求主人备一匹快马,好让他在当晚逃往德黑兰。主人答应了他,仆人飞身上马,疾驰而去。主人进屋以后也碰到了死神,就问死神:“你为什么要吓唬我的仆人?”死神回答说:“我没有吓唬他,我看见他还在这里待着觉得奇怪,因为我本想今晚在德黑兰找他的。”

每个人都在逃避着既定的命运,殊不知逃避本身恰恰实践着命运。

每个人的生命意义都不同,每个阶段的生命意义也不同,必须由此人自己去寻找,一旦找到,他就有希望摆脱因生命空虚而产生的神经官能方面的症状。

生命意义是实在的东西。寻找生命意义有三种途径:1)创造和工作;2)体认价值(如爱);3)受苦(作者从集中营的经历中,领悟到第三种途径)。

弗兰克尔深信每个人都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生命意义,或通过创造和工作,或体验某种事物或爱某一个人,而在极端的情况下,当一切欢愉都被剥夺,无法避免的苦难本身正是生命的意义。

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一个人被剥夺到只剩自己的身体和心灵,他仍然有自由选择用怎样的态度面对环境,是积极地艰难地利用每一个条件活下去,还是放弃生的欲望,向命运低头。态度的选择,就是唯一的全部的尊严和意义。而人,是可以做到选择对人生说“是”的。

结语

从人生全局看,中年危机只是一个特定阶段的困难。

经常会听到女性朋友说“我还觉得自己青春靓丽呢,怎么就被中年了?”;或者男性朋友说“我体脂率12%项目加班冲在前小年轻儿的前面,我怎么就中年了?”

悲观主义者好比一个恐惧而悲伤地看着墙上的挂历每天都被撕掉一张,挂历越变越薄的人;而积极地应对生活问题的人好比一个每撕掉一张就把它整整齐齐地摞在一起,还要在背面记几行日子的人。他可以自豪而快乐地会议日记中所几下的所有充实的日子,那些他曾经有过的全部生活。

人的精神世界是自由的,自由地选择以何种心态来面对无法逃脱的磨难,自由地选择以何种方式过完这短暂的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