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岩松:父亲早逝,我给漂泊的妈妈一个家

点击关注,每天都有名人故事感动您!

白岩松:父亲早逝,我给漂泊的妈妈一个家

白岩松

2020年10月,家喻户晓的央视名嘴白岩松,搀扶年迈母亲在北京朝阳公园赏花。他手里拎着一个彩色小马扎,肩上背着一个装满面包、矿泉水、香蕉的挎包。此时,白岩松不是高冷的主持人,而是一位普通儿子。

白岩松是公认的大孝子,8岁时父亲早逝,母亲独自艰难地将他与哥哥培养成才。当母亲老去,孤独地在两个儿子家漂泊时,白岩松给予妈妈一个安稳的家……

白岩松:父亲早逝,我给漂泊的妈妈一个家

白岩松1968年出生于内蒙古呼伦贝尔,父亲白建启是工人,母亲是小学教师。白岩松上面还有个哥哥。白岩松的姥姥、爷爷和姑姑也跟随他们一起生活。白母贤惠勤劳,以爱和隐忍将这个大家庭的成员粘合在一起。

白岩松:父亲早逝,我给漂泊的妈妈一个家

青年白岩松

1976年,白岩松8岁时,父亲去天津出差,意外被查出癌症。一家人悲痛欲绝,尽最大努力拯救父亲,但白父还是在家人的泪眼中悲情离世。8岁丧父,是白岩松人生中最大的不幸。

当时母亲才30出头,正是一个女人如花的美好年龄。为了两个儿子,为了家里的老老小小,她选择了坚守,没有再婚成家。

一个女人独自挑起一个家,该有多少辛酸和艰辛!小时候白岩松很少看见妈妈正常睡觉,她总是坐在灯下缝缝补补。

白岩松:父亲早逝,我给漂泊的妈妈一个家

白岩松

1984年,白岩松上高中前,姥姥、爷爷去世,姑姑出嫁,所有这些大事,都由母亲操办。母亲的坚强,潜移默化中影响着白岩松。当时白岩松的哥哥也在上高中,母亲工资有限,负担两个高中生很不容易。

白岩松和哥哥商量,由一人退学挣钱帮妈妈减轻负担。兄弟俩都抢着要退学,争来争去,最后决定抓阄。

母亲知道了,将两个儿子叫到身边,斩钉截铁地说:“你们谁也不能失学,都得给我好好读书。妈妈是有些苦,但苦能换来你们的好前程,我无怨无悔。”白岩松和哥哥眼里涌满泪水。

白岩松:父亲早逝,我给漂泊的妈妈一个家

白岩松:父亲早逝,我给漂泊的妈妈一个家

白岩松

白岩松的哥哥高中毕业后,也考入北京的一所大学。1985年,白岩松高中毕业,考入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

大学毕业后,白岩松被分配到《中国广播报》当编辑,后入驻央视做主持人。1997年,白岩松与同事朱宏钧组建家庭,次年儿子白清扬降生。

这时,白岩松的家乡呼伦贝尔因城市扩建,老家的房子全部被拆掉了,再也找不到一点他生活过的痕迹。白母住进了新建的安置房,一个人在老家生活。

白岩松:父亲早逝,我给漂泊的妈妈一个家

白岩松与儿子

白岩松的哥哥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在海拉尔工作,后担任文化馆馆长。两个儿子都结婚成家,白母一个人孤独地生活。

白岩松:父亲早逝,我给漂泊的妈妈一个家

白岩松清楚母亲一路走来的辛酸,体贴地说:“妈,如果遇到合适的,我和哥哥都支持你往前走。”

白母感激儿子的孝心,但摇了摇头:“我习惯了一个人的生活,再说有你们两个孝顺儿子,我有生活盼头,内心不孤独。”

母亲知道白岩松工作忙,很少在电话里打扰他,也很少来北京。家里遇到什么事,或有个头痛脑热,她都扛着,生怕给两个儿子添麻烦。

白岩松:父亲早逝,我给漂泊的妈妈一个家

白岩松

白岩松学识渊博,思维缜密,是央视很有个性的主持人。他主持的《焦点访谈》《东方时空》等名牌栏目,深受观众喜爱。他追求完美,不仅对自己要求很高,对身边的同事要求也很高。这让大家都很累。

本来他负责主持,文字稿件由工作人员撰写,但白岩松经常改得密密麻麻,后来干脆自己撰写。因此身边有些工作人员,害怕白岩松的严谨和犀利,心理压力很大。

那时白岩松总觉得自己不完美,没有达到理想的高度。纠结中,他患上了抑郁症。白天在单位上班还好好的,可下班一回到家,他就像变了一个人。

白岩松告诉妻子:“妈妈从小为我吃了很多苦,别将我的事告诉她。”朱宏钧说:“我不会惊动妈妈。”

白岩松:父亲早逝,我给漂泊的妈妈一个家

白岩松

一天醒来,白岩松黯然对妻子说:“活着没意思,我真想解脱。”朱宏钧心碎了:“你有这种想法对得起妈妈吗?她将你培养成才容易吗?”一说起妈妈,白岩松流泪了。他知道,自己一直是妈妈的骄傲,为了她必须坚强地活着。

经药物调理及妻子的安慰开导,2002年,白岩松的抑郁症渐渐痊愈。谁知2003年到2007年,他又两次患上抑郁症,又两次想到自杀。朱宏钧再提婆婆,也不能缓解丈夫的情绪。

2008年春天,朱宏钧将婆婆从老家接到北京。见白岩松形容憔悴,精神状态颓废,母亲难过地问:“儿子,你怎么变成了这样?”

白岩松:父亲早逝,我给漂泊的妈妈一个家

白岩松

朱宏钧讲述了丈夫3次患抑郁症的经过,婆婆流泪了:“儿子,现在生活多好呀,你怎么会有这种想法?瞧,妈妈头发都白了,还觉得生活很快乐。你不能这样,必须好好的!”

白岩松:父亲早逝,我给漂泊的妈妈一个家

母亲每天陪白岩松聊天,给他做美食,讲述街坊邻居的故事。母爱温暖下,加上白岩松多读书,他终于想透了:世上没有完美的人,不要对自己和身边人要求严苛。心结解开后,白岩松从抑郁症中走了出来,此后再没有复发。

2010年,见儿子一切恢复正常,母亲才放心地返回内蒙古。

白岩松:父亲早逝,我给漂泊的妈妈一个家

白岩松与儿子

此后,白岩松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烦心事,就会在心里告诫自己:母亲老了,已白发苍苍,自己必须好好的。不让白发老母操心,就是儿子最大的孝。

2016年,母亲已年逾7旬。担心母亲一个人生活发生什么意外,白岩松与哥哥商量后,让母亲轮流在两个儿子家养老。

母亲在白岩松家住半年,又在大儿子家住半年,像候鸟一样在内蒙古和北京之间来来往往。

其实母亲不想过这种生活,刚在一个地方住熟悉了,又得搬走,非常不方便。白岩松清楚母亲的心思,与哥哥商量:“妈妈年纪大了,有老年病,北京医疗条件全国一流,我想让妈妈长期住北京,以后你就去北京看妈妈。”哥哥答应了。

白岩松:父亲早逝,我给漂泊的妈妈一个家

白清扬

2017年开始,白岩松让母亲常住北京,母子俩再也没有分开。他以孝心、耐心、贴心,给予漂泊妈妈一个安稳的家。

朱宏钧是少见的好儿媳,将婆婆当亲妈。家里大小事情,她都与婆婆商量。家里的饮食口味,也以婆婆为主。婆婆爱吃的糕点、水果,不用提醒,她就会买回家。

在父母感召下,白清扬也尊重孝顺奶奶。他对父母说:“爸爸妈妈,以后你们老了,我也会像你们孝顺奶奶一样孝顺你们。”原来家风能够传承,白岩松倍感欣慰。

白岩松:父亲早逝,我给漂泊的妈妈一个家

白岩松

2020年10月,白岩松已经52岁。为了撑起母亲幸福安稳的晚年,他不敢老,积极健身。他告诉母亲:“妈,哪怕您活到100岁,我也会像现在一样给您尽孝。”母亲说:“儿子,我要活到100岁,到那时你也快80岁了。”“80岁我也得尽儿子的责任和义务。”

听了白岩松发自肺腑的话语,母亲的脸笑成了一朵菊花。

-END-

原创不易,敬请点赞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