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的孩子应该要多写课外练习册吗?

晓仔


一年级有两门主课,数学和语文

①一年级语文主要需要掌握的内容是:

拼音的认识与读写、生字的认识慢慢递进到结构笔顺、简单词语(主要还是停留在会读的层次)、看图写字,对简单图的理解

②一年级数学主要需要掌握的内容是:

 10以内的加减法逐渐递进到100以内的加减法、认识人民币、比较数的大小、一些简单的找规律问题

其实这些内容都不难,而且很多内容都是在幼儿园大班就开始接触了,如果在不考虑想要孩子超前学习二年级的内容的情况下,其实是不用花太多的时间去做课外练习的,只要上课把老师讲的吸收了,然后把老师交代的作业认真完成就好完全可以了。其中语文是先把拼音知识作为培养的重点,数学把数字的数感做为培养的重点,小学高年级阶段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普遍是低年级拼音和数感没有很好养成的那部分学生。

其实一年级除了学好这两门学科,还有很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和监督孩子把字写好的任务

一、我们知道现在的教育大纲对孩子阅读是越来越重视了,每个年级都会有推荐给孩子的阅读书目,而且严格的老师会要求孩子每天阅读和做阅读笔记。其实家长也应该在这方面要求自己的孩子。

首先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切入点就是降低阅读的门槛,先让孩子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书读,孩子找到读书的乐趣之后,再给她看一些对应年龄需要阅读的书,慢慢的打开读书的大门。

孩子读书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目前一时一刻的好处的,孩子阅读的习惯养成,对于孩子初中、高中会有很大的帮助,因为我们都知道,现在初、高中的考试内容对于课外阅读要求是非常高,从小学开始积累才不会让孩子以后的学习那么吃力。

二、一年级开始孩子就要开始学汉字了,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班级里的孩子有的写字好,有的写字写的不好,同样是一个老师教,这区别除去孩子本身的努力外,不外乎家长的严格要求和监督。

在刚刚开始学写字的时候要求一笔一画的写好和在把字写坏了再纠正,前者花的时间和精力会少一些

写好字的基本的好处在于,现在很多大型的考试都是电脑阅卷的,字写的好与不好有着很大的区别,区别在于:

①卷面整洁会有1-2分的卷面分,这1-2分在平时考试的时候没有什么,但是在高考时可能就是一本和二本的区别了

②电脑毕竟不是人,两张试卷在题目都答对的情况下分数有时候会不一样,那是因为字写的不好,电脑可能是识别不出的,而且老师在对着电脑的时候没有耐心去一个字一个字猜,分数就自然产生了区别

所以一年级的孩子在学好基础学科的时候,最好把阅读和写字做好,再培养一点课外的兴趣,不要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书本上。



随便取的名字


一年级孩子年龄小,认知能力有限,只要有好的学习习惯,把老师讲的知识记住了,学习方法学会了,除了做配套练习册外,再做一套单元测试卷就满可以了,毕竟一年级知识就那么简单,不用给孩子增加额外学习负担。

就拿语文来说吧,字词是一年级孩子的学习重点,只要孩子把语文书里会认的字认会并会注音,会写的字写会并会组词,看拼音写词语或给汉字注音这个问题就解决了。语文考试考到的写近义词、反义词都是常用的,非常简单,平时老师讲课时都会讲到,只要记住这些就足够了。语文书里要求背诵的课文、古诗等必须背会,只要一字不差地背会了,按原文填空题就不会失分,即是不会写汉字,用拼音代替是不会扣分的。对语文书上的简单修辞手法的句子得会,比如比喻句、拟人句、感叹句等。知道每段开头空两格就是一自然段的开始;知道数有几句话,要看句号,叹号,问号,省略号,有几个就是几句话。对语文学习园地的知识必须掌握,因为试卷上的题有时就是学习园地的原题。

另外,做一套单元测试卷还是很有必要的。语文试卷上分三个版块,基础知识,阅读理解,看图写话。孩子把语文知识掌握住了,如果把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孩子没有见过题型,会不知如何去做。这就需要平时训练孩子做单元测试题,孩子见过各种题型了,再结合平时学过的知识,考试时就会胸有成竹,如鱼得水,得个满分不成问题。

总之,现在一二年级学生都不要求布置家庭书面作业,还用让孩子多做课外练习册吗?这不是给孩子增加学习负担吗?其实,期末考试题一般情况下都比较简单,紧扣书本复习,熟悉各种题型,就一定能考个好成绩。


忆梦月华


我是王老师,专注于小学数学,分享解题策略,推广趣味数学,提供家庭辅导建议,欢迎大家的关注。

一年级孩子是否应该多做课外练习册?

首先要明白课外数学也是个知识体系,练习题作用是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方法,不能盲目刷题,要明确孩子的学习准备和练习题是否匹配,最好知道需要提升的先进行相关知识学习,再做练习题巩固。知识是需要循序渐进的。其次,每个孩子学习问题点不同,针对性选择专项练习题进行查漏补缺是首先要考虑的,至于课外练习册,也要根据孩子兴趣来科学选择,最好选择好玩有趣的练习素材。

愿意做,学得进,会运用。是关键衡量标准。而不是数量!

一年级课外数学

很多家长不知道一年级课外需要学什么,哪些知识具有关联性和连续性。王老师拿某思考纲为例。一年级课外数学大致会学以下内容,其中红色标记为重点。

任何新知识都需要先学习方法,比如图形计数,考察的是孩子分类有序的数学计数思想。不建议一下子做很难的题目,解题是对知识和方法的应用,这点很关键,要不孩子会产生畏难情绪。特别是一些综合题目,需要孩子深入思考和家长的逐步提示,引导思考过程最重要。

比如上图题目,要引导孩子去如何分类,如何有序去计数,教给孩子思维方法和思考工具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不会了就去看答案,鼓励孩子进行挑战才能有所收获。

再如应用题,一年级课外常见的有移多补少问题和排队问题,文字是抽象的,一年级认知特点是以实物和图示为主,可以教孩子根据题意去画出示意图,把抽象的数量关系直观化,可以直接进行观察。

结束语:数学题是数学思维启智的载体,要有效率去刷,要针对性去刷,这样才会高效,数学也不只是计算,不要让孩子整天刷枯燥符号计算,数学思维启智要全面。以上!

学习更多好玩有趣的数学学习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