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文化、經濟等方面實力強大,卻留下“弱宋”的名聲

說到宋朝應該說它是中國最偉大的一個朝代之一,為什麼這樣說呢?在宋朝統治的320年的時間裡,宋朝的經濟、文化、藝術、科學都非常的發達很多方面都領先當時世界上所有的國家。當時的

宋朝總人口的數量佔了全球人口的百分之十五,然而它的經濟總量佔了全球的百分之七十五以上,可以說宋朝是當時全世界最富有的一個國家。

宋朝、文化、經濟等方面實力強大,卻留下“弱宋”的名聲

在經濟發展的同時,宋朝的文化方面也是高速的發展有名的文人也是層出不窮如歐陽修、王安石、李清照、蘇軾等每一個都是大名鼎鼎的人物。明朝的文學家宋濂曾評價宋朝:“自秦以下,文莫勝於宋”意思就是自秦朝以來沒有一個朝代的文化水平高於宋朝。可是令人不可思議的是這個各方面都非常優秀的宋朝卻經常遭受少數民族的欺負,雖然宋朝自稱統一了中國,是一個強大的政權,但是它並沒有表現出一個強大國家有的軍事影響力,相反還經常受欺負,特別到了南宋時期國家政權南遷,統治者僅能坐擁半壁江山。正常情況下軍事和經濟應該成正比的,可是宋朝正好是相反的。

宋朝、文化、經濟等方面實力強大,卻留下“弱宋”的名聲

1939年當代著名史學家錢穆在其著作《國史大綱》中提出了一個觀點,說宋朝是中國歷史上最積貧積弱的一個朝代。為什麼說宋朝積貧積弱呢,原因很多但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宋太祖趙匡胤開國後所定的重文輕武的政策,我們都知道趙匡胤靠的就是陳橋兵變當上皇帝,當時的趙匡胤手握重兵,所以呢當他真正成了皇帝之後,採用杯酒釋兵權的方式解除了幾位朝中大將的對軍隊的控制權,將兵權牢牢的扣在自己手中,以防歷史的重演,因此宋朝成了中國歷史上最獨特治國手段的一個朝代,讓文人來掌握軍隊。 禁止武將干預政治。

宋朝、文化、經濟等方面實力強大,卻留下“弱宋”的名聲

在實施重文輕武政策的過程中趙匡胤首先拿禁軍開刀,他將禁軍一分為二,分別由殿前都指揮司和侍衛親軍馬軍都指揮使司負責調配管理,後來他又將侍衛親軍馬軍都指揮使司分成兩個部分一個稱為馬軍司一個稱為部軍司,他們各自統帥一部分禁軍,從此禁軍就被分成了三部分分別由三個衙門管理稱為三衙。三衙只負責軍隊的管理,軍隊調動權掌握在樞密院的手中而這樞密院都是由文官擔任的。並且要求軍隊定期的換防,軍隊的將帥經常調換。使得將帥與士兵沒有產生長久的感情。趙匡胤這一政策雖然有利於君主對軍隊的掌控防止威脅到皇權,但是這也嚴重削弱了宋軍的戰鬥力,這也是為什麼宋朝經濟世界第一在軍事方面卻一塌糊塗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