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口子老吵架,心理學家埃利斯,用4步驟教你改善夫妻關係

丈夫艾倫下班回家疲勞不堪的走進家門,一聲招呼都不打,去完衛生間就把自己關進臥室,到了吃飯點才出來。而妻子芳芳一整天都待在家照顧兩個孩子,一邊看著剛會走路的二寶,一邊渴望著能有個成年人來跟她說說話,然後在她做晚飯的時候幫她照顧一下孩子。從週一到週五,艾倫從公司回到家中的這個時段都充滿了緊張氣氛和無數要求,以及不斷升級的的爭吵,結果是,艾倫回家的時間變得越來越晚了。

兩口子老吵架,心理學家埃利斯,用4步驟教你改善夫妻關係


芳芳委屈的說:“你永遠沒空,我一整天都在等你回來,你卻每次回到家就躲著我們。”艾倫:“你從來不會跟我說些好話,總是讓我覺得煩,少廢話了!” 芳芳:“你從不聽我說話!你一點都不關心我怎麼了!我一直在家跟兩歲小孩待著,說話就只說兩三個詞,再這樣下去我腦子都不會轉了。你有你的辦公室,你能整天跟成年人在一起。” 艾倫說:“我回家是為了什麼啊……每晚都得聽你說這些話,你可真招人煩!”

這種情景在家庭生活中屢見不鮮,“你老氣著我!”“我快被你氣死了!”我們通常都認為悲傷憤怒的情緒是那個人那件事引起的,美國心理學家阿爾伯特.埃利斯並不這麼看,他所著的《我的情緒為何總被他人左右》這本書教我們成為自己情緒的主人,以成功贏得生活的主導權。

兩口子老吵架,心理學家埃利斯,用4步驟教你改善夫妻關係


心理學家阿爾伯特.埃利斯年近九旬仍每週工作80小時,讓他精力充沛的秘訣就在《我的情緒為何總被他人左右》這本書中,他不讓別人擾亂自己,也不去擾亂別人。

下面我們將用《我的情緒為何總被他人左右》這本書中的知識分析解決文章開頭夫妻兩個的問題。

1、我們如何就讓他人他事牽著鼻子走?

人每天都在做三件事,第一件事是思考,像週末了去哪玩好,明天早上吃什麼等等,總之無時無刻都在想事,第二件事是感覺感受,“有點”生氣、“有點”難受等各種情緒影響著。第三件事是行為, 比如你正悠哉的躺在床上拿著手機看這篇文章,邊看邊翻頁,總之只要你還活著就會動。

我們不想被人和事操縱,就要學會控制我們心理、情緒和行為上那些操縱我們的人和事做出的反應。

如果我們被某人某事牽著鼻子走,就會產生過分煩躁、過分生氣、過分抑鬱、過分內疚,過分也就是反應過激。有沒有反應過度,大多數時候我們是知道的,比如當你的另一半批評你做的菜不好吃時,你真的就不依不饒。

兩口子老吵架,心理學家埃利斯,用4步驟教你改善夫妻關係


2、ABC理論

埃利斯在1955年研究出來的理性情緒化行為療法,也就是ABC療法。

A是日常遇見的人或事(誘發事件),這些人或事能刺激到我們,“B”代表對“A”的感知、看法、評價、決定等,“C”代表感受和行為後果,也就是對誘發事件的反應所造成的後果。“A”本身並不導致“C”的產生,而是在“B”處的所思所想在很大程度上決定在“C”處的感覺和行動,也就是在“B”處怎麼想著眼,然後再引發怎麼做。

舉個例子:相同的事件A:丈夫因為加班晚回家,而且中途太過繁忙沒有來得及給家裡打電話。 某個妻子她持有這樣的信念B:他就算再忙,都不能給我來一個電話,他肯定是不愛我了。那麼就會產生這樣的一個行為結果C:丈夫回家後,她會對丈夫使出不好的臉色,甚至會造成很明顯的衝突。 某個妻子她持有的是這樣的信念B:他真的太辛苦為了這個家,他不斷努力工作,我理解他的這種行為。那麼這個妻子的信念就會讓她產生這樣一個行為結果C:丈夫回家後,她會盡可能多的去給丈夫關愛,比如泡一杯熱茶、或者為他準備好一雙拖鞋等等。

兩口子老吵架,心理學家埃利斯,用4步驟教你改善夫妻關係


我們在B處的思考引發了不同的後果,那在某些人面前或陷入某種被動的具體狀況中時,我們在B處主要要三種病態思維:

第一種災難性思維方式

“萬一......怎麼辦,”萬一他不愛我怎麼辦?萬一嫁不出去怎麼辦?這種思維方式“把什麼都恐怖化”讓自己沮喪無比。

第二種絕對論者思維方式

“我必須......”“我應該......”"我應該更聰明”,“我應該再高一些就好了”......腦子裡裝滿“我應該”後,又開始了“你應該”,“你應該對我好一點兒”,“你應該做家務的”......應該經念多了,也極易被人和事牽著鼻子走。

第三種合理化

“沒什麼大不了的”,“那又怎樣?”“沒什麼可怕的”......這其實是在逃避不敢去面對。

兩口子老吵架,心理學家埃利斯,用4步驟教你改善夫妻關係


3、埃利斯教你四步驟解決艾倫和芳芳的問題

芳芳的問題

步驟一:我不恰當的感受和行動是什麼?

我氣的發瘋,極度失望又很受傷,在發作、放棄、哭泣中煎熬徘徊。

步驟二:我有哪些非理性思考方式致使我過分煩躁、生氣、抑鬱、愧疚或行為欠妥?

a、關於自己,我如何想?

“我當初太傻了,真不該嫁給他!我不能忍受他避重就輕,反過來說我的不是,都是他不對!”

b、關於他人,我如何想?

“這個混蛋!他要把我氣死了(他不應該這樣!),他一點都不關心我,他一點都不顧家,只要是批評他的話,他一點都聽不進去,他這個自私鬼,他必須和我道歉,不會放過他的,這個幼稚可笑的傢伙!”

c、關於這個情形,我如何想?

“我該怎麼辦,感覺無能為力,難道就這樣過一輩子?這日子過得太糟心了!就是他不好,把家搞成這樣!”

步驟三:我如何反制和回擊自己的非理性思考方式?

“他不理我是件很恐怖的事嗎?不是!事情就那麼讓人痛苦和無奈嗎?還是我自己讓這成為令人感到痛苦和無奈的事!我有必要過分生氣嗎?跟他吵起來嗎?沒必要!他沒滿足我就是混蛋嗎?不是!他避重就輕我能忍受嗎?是!我在這種情形中感到氣憤正常嗎?是!我有必要反應過激嗎?沒必要!”

步驟四:我用何種更加之選來替代非理性思考方式?

“我不喜歡他無精打采的冷漠的樣子,我希望他多幫助多關心我一點兒,如果他做不到,我也不會攻擊他或失去冷靜。我可以表達我的需求,讓他知道我的感覺,不吵架只和他談談,我可以不過激反應,不奚落不冷嘲熱諷,讓他知道我很不高興,對他的做法表示遺憾。”

兩口子老吵架,心理學家埃利斯,用4步驟教你改善夫妻關係


艾倫的問題

步驟一:我不恰當的感受和行動是什麼?

每天感覺好煩悶,反唇相譏,譴責妻子神經過敏,把自己關在房間裡。

步驟二:我有哪些非理性思考方式致使我過分煩躁、生氣、抑鬱、愧疚或行為欠妥?

a、關於自己,我如何想?

“我壓力夠大了,我很累,她不應該指責我。”

b、關於他人,我如何想?

“她真不懂事,我討厭她小題大做,她不喜歡家裡的氣氛那是她的事,別再煩我了!嘮叨個沒完!就她對別人都不對,自作聰明!”

c、關於這個情形,我如何想?

“真是鬧心,不想在這家待了,她憑什麼老跟我過不去!”

步驟三:我如何反制和回擊自己的非理性思考方式?

“她批評我是一件可怕的事嗎?我非得不依不饒,反過來攻擊她嗎?有必要反應過激嗎?把自己關在房間裡能解決問題嗎?”

步驟四:我用何種更加之選來替代非理性思考方式?

“我更願意不被批評,我想讓她沒有敵意,或者更理解我,但她也不是非要這樣不可,我咄咄逼人的話,從長遠來看對我們的感情沒好處,沒必要不惜代價,她的態度我十分關注,但還沒糟糕透頂,並不是可怕恐怖的事,逃避不如直面,告訴她,兩人不吵架對解決問題是很重要的。”

兩口子老吵架,心理學家埃利斯,用4步驟教你改善夫妻關係


艾倫和芳芳不再念恐怖經、必須經和合理經,在反應不過激的前提下,由爭吵改為討論,各自為自己的感受和行為負責,芳芳也表達了自己的需求,她非常渴望像一個真正的獨立女性那樣生活,而不僅僅是做一個母親,成天都在滿足孩子的種種要求。她渴望與真實的自己、丈夫以及外面更大的世界聯繫在一起,而艾倫在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後,明白了自己渴望更集中、更平和、更安全的狀態,也就是渴望安定和睦,這就要求他擺脫工作一天的緊張狀態,與芳芳分享更多工作中的事和壓力並獲得支持,。

芳芳找到了一些能滿足她成年人關係需求的新方法,她努力去感受在自己和孩子以外更大的世界,芳芳僱了鄰居家的阿姨來照看孩子,這樣她就能在準備晚飯前擁有獨處時間,喝杯茶,去健身房,跟朋友打打電話,出去坐坐或者讀本書。 艾倫開始在下班後鍛鍊發洩,這樣一來便不會再帶著火氣回家。他回到家中時的心情變好了,期待見到妻兒,不會再因為一兩個要求而充滿怨氣。他們開始珍惜夫妻相處的時間,想知道對方的一天是怎麼度過的,分享各自的挫折和成功,享受彼此的陪伴。

兩口子老吵架,心理學家埃利斯,用4步驟教你改善夫妻關係


在感情生活中,很多人感覺自己是不幸的,可我們又何曾真正的去面對過問題,解決過問題,我們總是被情緒迷惑,認為是他人他事帶給我們不好的結果,阿爾伯特.埃利斯的這本書《我的情緒為何總被他人左右》,讓我們明白真正決定問題發展方向的是我們自己的理性思考,我們有各種情緒是正常的,但是要適度,你真正努力過,不再讓人和事牽著鼻子走,什麼困境都難不倒你,我們遇到的大小事情太多,我們多年形成的思維方式是很頑固的,所以書中的知識需要多加練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