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響馬河南蹚將,響馬都知道是土匪,那蹚將是什麼?

自古以來朝代興衰都直接影響到治安環境的好壞,因為在古代,社會生產力薄弱,產業也相對單一,一旦戰亂四起,老百姓賴以生存的農田就會遭到毀滅性的破壞。農田被破壞,農民辛苦一年到頭來卻顆粒無收,走投無路的窮苦百姓就會成為流民。這些人除了受官府賑濟之外別無活路,所以一部分人就會落草為寇。

山東響馬河南蹚將,響馬都知道是土匪,那蹚將是什麼?

俗話說:山東出響馬,河南出蹚將。那響馬與蹚將究竟是什麼呢?

之前說過了,窮苦百姓走投無路了就可能會落草為寇,同樣是土匪,各地叫法有所不同,上文中說的山東響馬跟河南蹚將,其實就是土匪。但這兩個簡單的名詞後面的含義與來歷卻不簡單,尤其是河南蹚將,更是有很深的歷史文化淵源。這兩種“匪文化”貫穿整個歷史,無論是太平盛世還是戰亂年代。

關於響馬,目前有兩種主流說法:

山東響馬河南蹚將,響馬都知道是土匪,那蹚將是什麼?

一說是自東漢以後,山東地區的土匪都會在馬脖子上掛一些鈴鐺,土匪下山劫掠時,所乘之馬會發出很響的響鈴聲,所過之處居民閉戶不出,來往商旅聽到響鈴後會留下一部分錢財共土匪取用。這些土匪有時還會提前放出一支響箭,過往商旅聽到響箭後即知馬匪來了,不做無謂抵抗。

這種做法在歷代山東地區的農民起義中,也曾被起義軍廣泛採用,所以響馬有時也指英雄好漢;

另一種說法是,明朝時,政府為解決部隊用馬問題,從而推出“馬政”,主張“軍馬民牧”,在今河北、河南、山東、江蘇、安徽等地專設養馬戶,養馬戶每年都需要向政府交付一定數量的馬匹。

山東響馬河南蹚將,響馬都知道是土匪,那蹚將是什麼?

因此事與政績掛鉤,地方政府為政績而不恤民情,在災荒之年仍然強迫養馬戶按額交付馬匹,完不成任務的養馬戶會面臨鉅額的罰款,許多養馬戶因此破產。這無疑加劇了社會矛盾,破產後以及面臨破產的養馬戶就會轉為響馬自謀生路。

而蹚將呢?蹚將一說源自於河南,所謂“蹚”,在河南方言中類似於“闖”,因此當家中有人在外闖蕩謀生活時,他們就說是蹚生活。

在河南地區,歷史上長期存在一大批青年農民打工者,這些人就是上文中所說在外蹚生活,他們或大或小的分為若干幫,稱為“蹚幫”,哪裡需要人手勞作了,僱主就會聯繫蹚幫的頭人,他們中各類人才都有,像泥瓦匠、鐵匠、木匠等等,因此又被稱為“蹚匠”。

山東響馬河南蹚將,響馬都知道是土匪,那蹚將是什麼?

然而,這些人乾的最多還是農活,這種打工模式是具有鮮明的季節特徵的,一旦到了農閒時節,大批的蹚匠無事可做,他們就極易轉為打家劫舍的土匪,因為牟利方式的鉅變,蹚匠也就自然而然的成為了蹚將。

可以說,無論是響馬還是蹚將,都是在社會資源分配嚴重不平等的情況下產生的,最好的解決辦法自然是給予這些人安身立命的資本,讓他們安居樂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