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81111566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原因很簡單,就是列強之間的利益爭奪。

一戰主力是德國,而德國屬於後起之秀。

直至十九世紀中葉,德意志地區仍不是一個統一的國家,而是由十數個大小不一的日耳曼人小邦國組成的“日耳曼邦聯”,分裂造成德國國內市場經濟無法發展(因為各邦關卡、課稅重重,商品無法自由流通),在歐洲大陸也無法與其他列強鼎立。

在列強都崛起以後,普魯士才在1870年擊敗法國,統一德國,建立了德意志帝國。

德國建立以後,國力迅速增強,超越法國成為歐洲大陸第一工業大國。

但是,德國起步太晚了。

在當時工業革命時間並不長,工業產品比較初級,需要大量的廉價資源和廣闊的市場,才能保證工業國的發展。

而德國威廉二世即位,廢除了老辣的俾斯麥。

此時德皇認為德國殖民地太少,原料產地及商品市場不足,要求重新劃分全球勢力範圍。

當然,這個所謂重新劃分,就是從英法荷比俄等老牌列強手中搶地盤。

顯然,英法荷比俄絕對不可能同意,戰爭幾乎是必然的。

關鍵在於,當時德國還是有獲勝的實力。

當然全世界普遍認為,德國陸軍是世界最強的。

而德軍在一戰前,還在大量擴軍備戰:由1880年到1913年,德國常備軍由42萬擴充至87萬;他的盟友奧匈的軍隊由47萬擴張至85萬,步兵素質一般,但重炮部隊素質全球第一;意大利由20萬擴張至35萬。

就海軍來說,一戰的德國海軍比二戰要強大很多倍:德國於1900年制訂海軍法,將海軍規模加大擴充,英國為保持海上力量優勢以維持安全,在1905年開始建造無畏艦,並在1907年德國開始建造無畏艦時以二對一海軍政策,即保持自身無畏艦數為德方之兩倍以相應付。

即便如此,德國海軍也是有實力,同英國海軍在海面正面對抗。

就是因為自身具有很強的實力,德奧意聯盟才敢躍躍欲試。

一戰導火索,主要是奧匈帝國在德國縱容下,試圖佔領土耳其控制的巴爾幹半島。

而俄羅斯一直把這裡當做自己的勢力範圍,因此雙方出現激烈的對抗。

1914年6月28日為塞爾維亞之國慶日。奧匈帝國皇太子弗朗茨·斐迪南大公夫婦在薩拉熱窩視察時,被塞爾維亞青年加夫裡若·普林西普(一名參加塞爾維亞恐怖組織“黑手黨”的波斯尼亞學生)槍殺。

奧匈帝國立即以此為藉口,攻打塞爾維亞。

1914年7月28日奧匈向塞爾維亞宣戰。7月30日俄國開始總動員,出兵援助塞爾維亞。

由此,一戰爆發。

嚴格來說,一戰並沒有正義的一方。表面上,德奧似乎是侵略者,但英法也不是什麼好人,大家都是搶地盤而已。


薩沙


1914年6月28日,當人們在薩拉熱窩街頭迎接來此視察的奧匈帝國皇太子弗朗茨·斐迪南大公夫婦的時候,突然一名塞爾維亞青年(加夫裡若·普林西普,塞爾維亞恐怖組織“黑手黨”的波斯尼亞學生)掏出手槍對著大公夫婦連開數槍,弗朗茨·斐迪南大公夫婦倒在了血泊之中。

奧匈帝國在1914年7月28日出兵塞爾維亞,第一次世界大戰正式爆發。

附圖,斐迪南大公夫婦遇刺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後果

第一次世界大戰從1914年7月28日爆發到1918年11月11日德國投降結束,歷時整整4年多,先後有30多個國家捲入戰爭,超過15億人口被波及;戰爭期間,有1000萬人死於戰場,受傷約2000萬人,經濟損失達2700億美元;此外,歐洲老牌資本主義國家被嚴重削弱,在歐洲之外的美國和日本實力大增,戰後不平等的分贓和約更是導致了日後的二戰。

附圖,1917年4月6日,美國與德國斷交

更重要的是,一場世界大戰導致四個帝國終結:奧匈帝國徹底解體,形成了匈牙利、奧地利等民族國家;延續600多年的奧斯曼帝國就此終結,只剩下核心部分土耳其;德意志帝國消失,德國失去了1/8領土以及全部的海外殖民地;俄羅斯帝國被革命推翻,繼而形成了世界上第一個共產主義國家。

那麼為什麼會有這場如此慘烈的戰爭呢?

1.新興列強與老牌列強之間的矛盾,這是根本原因。

經過歐洲老牌列強幾百年的瓜分,到20世紀初期的時候,這個世界的陽光下已經沒有一寸多餘的土地了,那些新近崛起的德國、美國、日本也需要殖民地, 該則麼辦?美國有南美的後花園,日本有心心念唸的亞洲大陸, 那麼德國呢?處在強敵環伺下的歐洲的德國該則麼辦呢?德國也需要給未來的德國人留下一點陽光下的土地。

附圖,1898年的世界

說到底,第一次世界大戰是資本主義發展到壟斷資本主義階段的產物,是西方几百年殖民擴張的必然結果。老牌的殖民國家佔有龐大的殖民地,就比如大英帝國,在它極盛時期的殖民地約佔全世界領土面積的1/4,人口也約佔全球人口的1/4,法國在非洲也擁有龐大的海外殖民地,就連弱小的荷蘭、比利時等都擁有一片資源豐富的後花園。但後起的德國除了在非洲撿了一點貧瘠的爛地以及在亞洲舔了一些別人留下的湯汁,其餘的什麼都沒有,你說這德國人能不眼紅嗎?

附圖,世界殖民地化的過程

英國人憑藉龐大的殖民地壟斷了原材料市場,實行貿易保護主義美國有龐大的內需市場,而德國和日本的國內市場已經發展到極致,無論是利益需求還是爭霸需要,他們都不得不走向擴張的道路。

德皇威廉二世即位後,罷免了持謹慎外交的老首相俾斯麥,雄心勃勃的德皇毫不掩飾自己的擴張政策,他公然宣稱“我們也要為自己要求在日光下的地盤”並要求重新劃分全球勢力範圍。威廉二世的“世界政策”與“日不落帝國”之間的衝突加劇,而第一次和第二次摩洛哥危機又給原本就矛盾重重的德法關係加了一把火。

2.民族主義的興起

奧匈帝國與塞爾維亞

伴隨著雙方矛盾的加深的還有歐洲愈演愈烈的極端民族主義。自15世紀以來,波斯尼亞一直是奧斯曼帝國的領土,但卻居住著許多塞爾維亞人。19世紀後,隨著奧斯曼帝國的衰落,塞爾維亞逐漸取得獨立;1875年,奧斯曼帝國的波斯尼亞省發生內亂,奧匈帝國則趁機佔領波斯尼亞;1908年,奧匈帝國正式吞併波斯尼亞,這引起塞爾維亞人強烈的仇奧情緒。

刺殺奧匈帝國皇太子就是塞爾維亞極端民族主義者所為,在泛斯拉夫主義和泛日耳曼主義的敵對結盟關係以及種種集體協定防禦條約的背景下,歐洲列強紛紛加入戰爭。雖然這只是戰爭的一個藉口,但一戰中這種民族主義大大加深了戰爭的慘烈程度,各國紛紛進入總體戰。

附圖,德國(藍色)和奧匈(紅色)組成的德奧同盟

德意志與法國

在十九世紀中葉的時候,德意志地區仍是由十數個邦國組成的“日耳曼邦聯”,逐漸強大起來的普魯士為建立統一的德意志帝國與奧地利、法國等進行了常年的戰爭。1870年,德意志帝國首相奧托·馮·俾斯麥在普法戰爭中擊敗法國,法皇拿破崙三世也被俘,大獲全勝的普魯士建立了一個統一的國家——德意志帝國。

戰敗後的法國簽下了異常苛刻的《法蘭克福條約》,條約中法國割讓阿爾薩斯-洛林給德國並賠款50億法郎;更讓法國人無法接受的是德帝威廉一世在法國凡爾賽宮加冕,這大大羞辱了法國,因此戰後的法國復仇主義盛行。

附圖,普魯士的鐵十字勳章

奧匈帝國與沙皇俄國

進入19世紀後半期,奧斯曼帝國在巴爾幹半島的統治逐漸崩潰,以斯拉夫人老大哥自居的沙皇俄國積極介入巴爾幹半島事務。1878年的柏林會議使得巴爾幹半島上的多個民族取得獨立,這些民族主義國家很快就大打出手;奧匈和俄羅斯的友好關係也破裂,這是因為柏林會議中親俄的保加利亞版圖大大被削小,而奧匈帝國則取得黑塞哥維那、波斯尼亞,為了遏制奧匈的在巴爾幹的擴張俄羅斯選擇支持塞爾維亞,此後兩國圍繞巴爾幹問題衝突加劇。

附圖,1878年,柏林會議

3.軍事同盟

進入20世紀,國際秩序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德國實現統一,開始對外擴張;奧斯曼帝國衰退,巴爾幹半島各個民族獨立;奧地利、匈牙利組成了一個極不穩定的二元制帝國;沙俄在日俄戰爭中失敗,目光重新轉向巴爾幹半島;還有巴爾幹半島一系列新獨立的民族國家之間充滿了火藥味。飄忽不定的國際關係,使得各個國家通過軍事結盟來保護自身利益,最終薩拉熱窩的一點火星引爆了歐洲這個炸藥桶。

附圖,同盟國與協約國的勢力分佈圖

普法戰爭後,德意志帝國首相俾斯麥為防止法國報復,故而採取結盟政策孤立法國。1879年10月,德國與奧匈在維也納秘密締結德奧同盟條約。意大利在爭奪北非突尼斯的過程中敗給法國,因此意大利、德國和奧匈帝國於1882年5月在維也納簽訂《同盟條約》,即三國同盟。

老練的俾斯麥在簽訂三國同盟的同時,於1887年與俄國簽訂《再保險條約》來安撫沙俄,但是俾斯麥下臺後,德皇威廉二世任由條約終止,德俄關係惡化。法國為打破外交孤立,趁機向俄羅斯提供資本以幫助其實現工業化,1894年,法俄締結軍事同盟條約,即法俄同盟。一直奉行“光榮孤立”的英國人面對咄咄逼人的德國,也開始尋求歐陸同盟。1904年,英國與法國簽訂《英法協約》,1907年英國與俄羅斯簽訂《英俄協約》。法國、英國和俄國組成三國協約來面對德國人的擴張。

1914年7月28日奧匈向塞爾維亞宣戰;7月30日俄國開始總動員,出兵援助塞爾維亞;7月31日德國向俄國宣戰;8月3日德國向法國宣戰;8月4日,德國入侵中立的比利時,英國向德國宣戰;8月6日奧匈帝國向俄國宣戰;8月12日英國向奧匈帝國宣戰。一場讓空前慘烈的大戰來臨。

附圖,在戰壕裡作戰的士兵

歡迎交流與討論!!!

求贊加關注!!!!


我沒忘記home


第一次世界大戰原因爆發於1914年的7月28日,結束於1918年的11月11日。戰爭的爆發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根本原因是資本主義國家之間政治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我們都知道,第二次工業革命對人類社會的發展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但是,這也導致了資本主義在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等各個方面發展的不平衡。同時,在資本主義在向帝國主義過渡的這一時期裡產生了不可調和矛盾,殖民地與世界霸權的爭奪變得越來越激烈。而在這種不平衡發展的影響下,歐洲國家之間的產生了矛盾,而這之間主要有三對矛盾:法國與德國的矛盾,法國在1870至1871年爆發的普法戰爭中戰敗,失去了原有的霸主地位,而德國為了防止法國再次崛起,極大的擴充軍備;俄國與奧匈帝國的矛盾主要表現在對巴爾幹半島的爭奪上;英國與德國的矛盾,英德矛盾主要表現在英國從自身利益的角度出發,一貫奉行其相應的外交政策,從而力求最大限度的維持歐洲大陸的勢力平衡,不願意看到德國過分的強大。而隨著德國的崛起,英國與德國在利益上的衝突的日益加劇,英德矛盾開始激化。

另外一個直接原因則是1914年的6月28日發生的薩拉熱窩事件,此次事件成為了第一世界大戰爆發的導火索。在這一日,奧匈帝國的皇儲的斐迪南大公在薩拉熱窩視察時遇刺,一個月之後,在德國的支持下,奧匈帝國以薩拉熱窩事件做為藉口,向塞爾維亞宣戰。緊接著同盟國與協約國相繼加入戰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