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ONE月銷量超寶馬5系新能源,李想說10億美金做到盈利

李想透露,理想汽車目前有一支團隊在開發自己的操作系統,名字叫Li OS,在下一代產品上體現。


理想ONE月銷量超寶馬5系新能源,李想說10億美金做到盈利


對新造車企業來說,有錢比什麼都重要,如果產品賣得好,那就是喜上加喜。

4月7日,理想汽車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想在社交平臺中表示,“理想汽車的現金儲備足夠最糟糕的狀況下持續36個月了,這個大家不用擔心。我們企業省吃儉用慣了,外部環境艱難的時候更能凸顯我們的管理能力。”

根據最新的機動車上險數據顯示,今年3月份,理想ONE共銷售了 1475 輛,成為插混車型銷量第一,首次超越寶馬5系PHEV。

李想表示,理想ONE 的銷量“如果沒有疫情,現在應該就過萬了。” 他放話稱,“年底變街車”。

發佈銷量喜訊後,4月8日,李想與雪球創始人、董事長方三文“方丈”直播暢聊了新能源汽車行業的變量與格局,他又放狠話稱,“很多人說需要花三五百億進入汽車行業,給我十億美金我們就能做到盈利,真的,說到做到。”

“我們上一輪融的五億美金,到今天為止,我們動還沒有動,就是這麼一個事實。”李想說某種程度上他們像個窮孩子,“我們總部辦公樓每平米在北京是一塊多錢,基本上在北京這種城市,找不到再便宜的地方了。其實不是我們缺這些錢,而是我們覺得作為一個創業企業,必須得這樣來管理。 ”

新造車企業的技術路線是市場和投資者最關注的點,理想選擇的增程式混合動力方案直到上市前都是行業討論的焦點,有業內人士表示該方案是個過渡方案。

針對該問題,李想依然堅定地認為增程式混合動力是長期解決方案,“長遠往歷史上發展,我們會是增程和純電都會介入,而且我們介入純電之後,商業模式一定不是今天的電動車的商業模式,這是比較往後的事情了。哪怕到2030年,市面上的車,串聯式混合動力和純電動基本上是5:5的市場份額,甚至串聯式混合動力更多。接下來大家看,會有多少國內外的汽車廠商開始進入串聯式混合動力的趨勢裡,大家往後看,我們拿歷史,各種各樣的實際來證明。”

關於新產品,李想透露,目前有一支團隊在開發自己的操作系統,名字叫Li OS,在下一代產品上體現。

作為馬斯克的超級粉絲,李想依然看好特斯拉的前景,他預測特斯拉未來市值能夠達到3000億美金,Model Y有機會單車銷售突破一百萬輛。

以下是對話節選:

1、關於自動駕駛:2030年進入自動駕駛時代 或只剩下5-10家車企

方三文:我看現在可能做自動駕駛的市場上,其實已經有很多潛在的供應商,一種是特斯拉這樣的軟硬件一體化的,從軟件開發商到硬件的製造商,一體化的玩家,可能也包括Google的Waymo;第二種是純軟件公司在做這個事情,做了以後把它賣掉;第三種,有的傳統的汽車廠商,也在自己做這個技術,我想問一下李想,你認為這幾方最後會變成什麼格局?

李想:我覺得輔助駕駛和自動駕駛,還有FSD那樣的產品,本質在技術上是完全不同的,一個是汽車基礎的感知和控制的方案,還有是真的涉及到了技術領域了,L2隨著時間的推移大部分廠商都能做好,但是再往上,做到更高級別的,真的到深度神經網絡,需要自己的學習,自己的算力,甚至包含自己的操作系統,到了這個級別,大量的廠商就會被刷掉。最開始的時候大家做PC機的時候,只需要買到主板,買到電腦自己就能篡起來,當你真正自己做手機的時候,所有的系統、雲服務、安全、帳號,包括後面的OTA都要你自己做了,這個時候就刷掉了很多的廠商,而自動駕駛的難度比這個高得多得多。

最後,當車於2030年以後,要加入自動駕駛時代的時候,可能剩下的玩家也很少了,大概就是5到10家,前面5家佔了80-90%的市場份額,跟今天的手機變得非常相似。

2、關於行業競爭:現在競爭都是假象,未來要戰略集中

主持人:沿著這個問題,剛才還提到了,如果將來自動駕駛汽車能夠實現,汽車這個行業有哪些可能性?大家怎麼看汽車行業遠期的趨勢和未來?汽車這個行業是不是一個好的行業?汽車類的公司市場份額和利潤率能到多少?制約的因素是什麼?

李想:我覺得汽車行業,目前大部分汽車廠最大的問題,是本身戰略方面不合格,最基本的戰略集中都沒有做到。如果蘋果像諾基亞那樣,一年推出幾百款手機,蘋果今天也不是這個利潤。因為靠這種規模產生的成本降低,很快就有瓶頸,你如何能夠把你的少數產品做到極致,產生用戶對於品牌和心理的認知產生的溢價,其實才能產生利潤。

舉一個例子,我們看寶馬這樣的企業,本質上寶馬這個企業要想把利潤翻一倍,其實並不難,但是要從戰略上入手。比如說寶馬的3系、5系、7系、X3、X5、X7這六款車,基本上佔了他80%的收入,90%以上的利潤,甚至更高的利潤。其實在過去,汽車廠商上百年的發展,建立了非常高的壁壘,造成了廠商之間競爭,很多時候是無腦競爭,奔馳出CLS,寶馬就要出一個6系;寶馬有一天非要出一個4門的,奧迪跟著出一個A5四門的產品。你會發現他們出了很多全新的車型,無數的車型,但是大多數車型在中國路上根本見不著,但是每研發一個車型都是幾億美金,每一個車型還要花很多的市場費用。像奔馳、寶馬、奧迪、大眾這樣的企業,很多時候他們的車型砍掉2/3,利潤可以翻一倍,銷量不會有任何的下降。過去這麼多年,大家老說汽車廠商之間有競爭,其實汽車廠商之間有什麼競爭?豐田、大眾、通用競爭了這麼多年,地位發生了什麼變化?奔馳、寶馬競爭這麼多年,地位發生了什麼變化?誰也沒把誰幹掉,這種競爭都是假象。相反,天天盯著這些競爭,公司的戰略完全失衡了。

蘋果乾掉傳統手機,不是大家看到的,靠這些技術、這些軟件就實現了,是蘋果在戰略方面跟他們完全不再一個量級上,完全碾壓的戰略。到今天為止,你能買到的蘋果手機也就那麼兩三款,你去諾基亞網站上查手機的時候,款型多到根本查不過來。這是一個最基本的戰略能力的問題,這是汽車行業的第一個問題。

汽車行業的第二個問題,汽車行業的門檻高是一個假門檻,其實汽車研發不需要花那麼多的錢,只不過因為過去沒有競爭。刨去中國,在全球範圍之內,過去的30多年裡,真正活下來的汽車廠商只有特斯拉這一家。傳統汽車廠商做電動化的,都被特斯拉幹掉了,傳統汽車廠商也出電動化了,跟特斯拉的差距越來越大,傳統汽車廠商有的說三年前就提供了OTA,到今天為止,能夠提供OTA的廠商有幾家,真正把OTA做下去的有幾家。傳統汽車廠商一旦做了什麼東西,就說要把特斯拉,這些新勢力造車企業幹掉,你得拿出行動,幾年前就在說,四五年過去了,沒有看到任何的行動,也沒看到任何的證據。請問中國的廠商,國外的廠商,不要說比特斯拉了,比國內銷量第二名新勢力的蔚來,請問哪一個傳統汽車廠商,他們也花幾億歐元,十幾億歐元做出一輛車來,哪一個幹掉蔚來的ES6了?沒有啊。我們也是一樣的,你說過去你們發動機做得好,有混動,請問2月份、3月份,理想ONE在很多城市,幾乎大部分城市,插電式混動裡我們是銷量第一,這就是事實,拿結果說話是最有效的。

本身過去的壁壘建得太高了,有很多的浪費,是戰略不清晰,為了拉高這個門檻兒拉高門檻,怎麼可能一輛車需要幾千人的軟件研發團隊,做出來那麼一個東西,還有大量的外包公司,這個管理一定是有問題的。只不過過去沒有外來者競爭的時候,沒有什麼問題,當有外來者競爭的時候你會發現,原來那些所謂的壁壘,是拿錢堆出來的,不是拿實力堆出來的。所以這個行業可突破的地方還是很多的。

3、關於特斯拉:汽車界最接近蘋果的,市值能達到3000億美金

主持人:那你剛才也提到了傳統的汽車行業,其實沒有像蘋果在手機行業這樣明確的戰略優勢,和差異化競爭優勢的。我問一個問題,特斯拉有沒有可能成為汽車界的蘋果,或者說他是不是汽車界的蘋果?

李想:我覺得特斯拉是最接近蘋果的。我之前預測特斯拉能夠在2020年達到1000億美金市值,再往後發展,一定能看到3000億美金,我今天繼續堅持這樣的觀點。

可能Elon的脾氣躁一點,女朋友多一點,但是並不妨礙特斯拉在每一個關鍵時間點是最清楚看清本質的企業,他的創業能力跟美國其他幾家電動車企業比完全不再一個量級上,完全是碾壓的,Elon的能力跟他們比,完全是碾壓的。

碾壓到什麼程度呢?我們回頭看一看,一個車發展的終局的局面,會是一個超級終端,也會是一個超級空間,其實我們可以看特斯拉三代產品,把每一個步驟走得非常清楚,他通過第一代產品,讓他自己掌握了自己開發一個終端的能力,他在第二代產品上,做到了所有的硬件自己做系統集成,雖然芯片還不是自己生產的,同時他在第二代產品上,產生了自己的實時操作系統,特斯拉自己的操作系統是自己的,車的實時操作系統,才有助於他快速的切到自己的LSD上,當他的第三代產品推出的時候,有了自己的芯片。

我們看到數字化如果最後是一個超級終端,超級空間,往之前看,包括蘋果都是一樣的,有自己的終端能力,有自己的操作系統能力,有自己的芯片能力,這三個能力是任何傳統汽車廠商能比的嗎?完全不再一個量級上,差距大了,這個門檻非常非常之高。所以我說,特斯拉隔音差一點,做功糙一點,這都是小事解決這個東西,比做操作系統,比做芯片容易得不是一點半點,只是他今天沒有重視而已。

方三文:我問一個問題,如果你說特斯拉要成為汽車行業的蘋果,你覺得特斯拉的單車銷量必須達到什麼量級?

李想:Model Y是有機會單車銷售突破一百萬輛的,他不會那麼快速的成為蘋果,蘋果發展到今天,第一代iPhone,2007年到今天,也過去十幾年了,蘋果之前也有iPod等一些產品是他發展的基礎,還是拉長時間來看,一個好的企業,還有一個好的投資者一定要跟時間做朋友,絕對不要幹跟時間做敵人的事情。

4、關於差異化競爭:理想汽車解決了電動車兩個致命的缺陷


主持人:你剛剛看到了特斯拉對國內的企業有倒逼和帶動的作用,也看到了國內的造車新勢力選擇特斯拉Model的延展,其實理想汽車選了不一樣的定位和道路,你能聊一聊你的想法嗎,是不是隻有差異化的競爭才會有機會?

李想:對於智能往下發展我們是有信心的,這裡面最核心的問題還是我們要解決,造成今天大家不盈利的問題還是在於電池本身。

對於消費者而言,電動車在消費者端有兩個致命的缺陷,第一個缺陷是成本高,今天說增程這樣,增程那樣,但是我們的價格只是Model X的1/3,或者是其他中大型電動車幾乎一半的價格,這是重要的一個特點。作為一箇中大型車,大尺寸車,電池很重,要上全鋁的車身體系,必然造成成本持續上升,把一個車放到30萬和放到50萬,和八九十萬,他所面向的市場規模都是幾倍的差距。消費者就兩個問題,第一,憑什麼電動車比燃油車貴那麼多,沒有道理,哪怕對於特斯拉Model 3也是一樣的,去掉送牌照,尺寸和車內空間就是一輛速騰,速騰只賣十幾萬,Model 3需要賣30萬,作為一輛車,大部分消費者認為這是不合理的,是因為它有了號牌,有了智能,才邁步回來很多東西。第一個問題是貴。

第二個問題,使用不方便,今天看到的續航400公里、500公里,都是NEDC,正常開打八折,冬天打六折,車之所以出現過去一百多年裡面,最大的好處,給我們帶來了出行的自由,不是出行成本的問題。今天在北京、上海養三五十萬的私家車比打車貴好幾倍,每公里的成本超過十塊錢,遠遠比打車貴,但是他給我們帶來了出行的自由,你需要它的時候就有它,否則的話,你早上打車,滴滴前面排二三十個人,你掙再多錢有什麼意義?連出行都不自由。車必須解決兩個問題,第一是成本的問題,第二是車本來所擁有的自由度的問題。大家想辦法解決充電的問題,電池成本的問題,在用戶端這是必須要解決的兩個問題。第一,你的車不能燃油車更貴,這樣才能真正的擴大市場。第二,我知道電動車很好,但是你要讓我的車使用的便利程度並不比燃油車更差。

我們作為一個後來者,不太可能用前面相同的方式,我們用了增程的方式,我們的用戶就是能在市區純電行駛,出去玩想去哪兒都可以,不會因為今天你在北京開了一段時間,後面你要去天津玩一下,還要再找地方去充電,說走就走了,電驅動給城市帶來的環保,還有駕駛體驗,成本低,長途的優勢,我們都具備了,沒有什麼問題。在市區裡,180公里和150公里的車,只要有充電樁,都是一樣的,而且我們車的價格也很低,價格很合理。增程是挺好的,增程的壽命可能比今天看到的各種電池的壽命更長,真正到電動車普及的時候,是我們腦子裡沒有想象的電池產生了。

另外回到企業的問題,跟那個問題是一樣的,第一,電池的成本很高,一個電動車的成本遠遠比燃油車高很多,一個企業沒有利潤,這是無解的,必然等著電池價格的下降,但是再怎麼下降,還是比燃油車貴得多。另外一個問題,今天電動車的商業模式是非常糟糕的,電動車今天覆制了所有燃油車的商業模式,但是電動車幾乎沒有什麼售後保養,售後保養的成本和產值只有燃油車的1/5,甚至1/10。燃油車你開去4S店,我們都選擇了直營的方式,因為我們根本養不起4S店,寶馬給4S店只給一個點、兩個點的銷售利潤,靠售後保養做起來,隨便在北京開一個寶馬的店,一個月起來以後,按照保有量規模,售後保養就是1000萬到1500萬。我們招募一個經銷商,再給他三個點的利潤,哪怕給到五個點的利潤,你一個月能給他的保養收入15萬都沒有,根本養不活4S店,沒有機會養活4S店,這種商業模式就是巨大的問題。所以我們就得解決這些問題,如果我們解決不了這些問題,我們也會沒錢賺,我們也會虧損,我們也要死扛,但是資本市場不會給我們像特斯拉那樣的機會去發展,我們作為後來者得發展出來自己的路線。

主持人:增程是不是階段性的方案,還是長期來看,你有沒有很長期的解決方案?

李想:很長期的解決方案,長遠往歷史上發展,我們會是增程和純電都會介入,而且我們介入純電之後,商業模式一定不是今天的電動車的商業模式,這是比較往後的事情了。哪怕到2030年,市面上的車,串聯式混合動力和純電動基本上是5:5的市場份額,甚至串聯式混合動力更多。接下來大家看,會有多少國內外的汽車廠商開始進入串聯式混合動力的趨勢裡,大家往後看,我們拿歷史,各種各樣的實際來證明。並不是因為寶馬推混合動力沒用,這個技術就不需要了,只是因為當時各種各樣技術的指標,電池的成本,電池的密度並不適合做這個事情。增程式也是一樣的,我們就看實際的市場表現。你也可以去下載一個理想汽車的APP看一看我們實實在在的用戶是什麼反饋,很多用戶家裡有Model 3,也有理想ONE,看看他們是不是神經病非要買一輛燒油的電動車,因為能買30萬車的人也不傻,都是這個社會的精英。

5、關於盈利:給我十億美金我們就能做到盈利

方三文:我問一個最敏感的問題,如果是現在的技術路線,現在的車型,現在的售價,你預測達到淨利率為正,年銷售量的規模得多少?

李想:我們很快就能達到。

方三文:具體的數字不能說嗎?

李想:我們很快就能達到了。我們比較倒黴的是成立時間比主流的新造車勢力晚了一年,我們是2015年成立的,大部分人是2014年成立的,2014年的時候非常容易,那個時候不用考慮什麼盈利,因為特斯拉也不盈利,而且特斯拉的市值在不停的漲。樂視汽車那一輪,六億還是七億美金,連估值都不給的,我只拿你的債,估值都不給你,那個時候大家變成了軍備競賽,比的是誰能去國外建研發的,誰能更燒錢,誰能租更好的地方。當時這麼做是對的,因為當時的競爭是這樣,大家所有人競爭一件事情,證明誰是中國的特斯拉,起初商業模式,商業邏輯設計的時候,就是高成本,高打高舉的方式。但是我們其實沒有這樣的機會,我們融資其實並沒有那麼容易。

我們比較好的一點,是大概只需要花10億美金,就可以讓這個公司做到盈利。未來有一天我們IPO的話,數據大家都可以看得到的。我們本身從最開始整個行業的認知,戰略的設定,整個業務架構,系統和運營的設計,還有整個人力組織的架構,還有整個財務,從預算,到我們的現金流,到我們的整個損益表,我們一環扣一環,都是保證這個車賣出來以後,我們能夠獲得很健康的、正向的現金流。由於我們出生的年代不一樣,面臨的融資環境不一樣,表示著我們邏輯都是不同的,窮孩子有窮孩子的做法,富孩子有富孩子的做法,我們出來以後就是窮孩子,因為我們這個公司成立是2015年7月1號,遇到了中國的股災,所以我們的融資一直沒有太順利過。

主持人:我插一個問題,和你很相關,去年融了5億多美金以後,理想的現金流還能撐36個月,你們也是自建工廠,自建網點和服務網絡,現金流控制得不錯,花的錢也比較少,能不能分享一下是怎麼做到的?

李想:還是我說的那個問題,理想汽車是我第三次創業,其實我三次創業的難度都完全不一樣,我第一次創業的時候,太容易了,那時候互聯網時代,1999年,2000年,基本上是圈地運動,我覺得到第三次創業的時候,整個創業難度不一樣了,靠一個夢想,或者是靠你有產品的特長,或者是技術的特長,要想在今天創業成功,幾乎沒有可能。本質上要求我們每一個CEO必須是一個專業的CEO,我們在整個的行業認知得是能力最強的,得是最深的,得是不停根據這個市場去深入變化的,我們在整個戰略能力,包含我們用戶的定位,整個節奏的把控,我們目標的設定,我們的策略,都是做得最好的。包含到了具體的業務上,我們的業務架構設計,我們業務系統的對應,還有運營能力,以及再往下,剛才我講的,我們整個組織能力,我們如何能夠做到責任服從於整個業務架構,功能服務於責任架構,績效體系能夠支撐。包含再往下很多的公司做財務處了問題,我們能不能精確的做出來自己的預算,這個預算對應出來整個現金流量是如何控制的,我們的損益表如何反映我們最真實的經營,而不是做任何短期的掩蓋,這是一個完整的經營系統。當你把所有的人放在一個系統裡來運營的話,就不會做什麼出格的事情,也不會亂花錢,當他花任何一筆錢,都會經過計算。因為花錢並不是一件很難的事情。

另外一方面,我們某種程度上像個窮孩子,方丈也來過我們總部,我們總部辦公樓每平米在北京是一塊多錢,基本上在北京這種城市,找不到再便宜的地方了。

其實不是我們缺這些錢,而是我們覺得作為一個創業企業,必須得這樣來管理。因為很多時候並不是說我們花了這個錢就完事了,是因為當你花了一部分不該花的錢,就會出現第二部分,第三部分不該花的錢。你非要花十塊錢租一個辦公室,你就會為了讓你的錢花得值,就要上每平米五六千塊錢的裝修,而不是一兩千就夠了。你要上五六千塊錢的裝修,就會發現辦公傢俱也要用得好一點,才能匹配上這個裝修,錢就會越花越多,花錢都是容易的事情,這麼花錢不需要什麼技術。

但是很多時候,事實是這樣嗎?事實不是這樣的,事實是說,什麼是一個好的辦公環境,不是要在這裡燒很多的錢,而是我們有沒有給我們的員工提供非常好的座椅,我們的廁所是不是足夠的乾淨,空氣質量是不是足夠好。你仔細想這些問題的時候,不需要花很多的錢,和我們做業務,做研發是一樣的,拍腦袋容易做事情,但是我們怎麼做重要的事情。

所以很多人說需要花三五百億進入汽車行業,給我十億美金我們就能做到盈利,真的,我們說到做到。所以我們上一輪融的五億美金,到今天為止,我們動還沒有動,就是這麼一個事實。汽車之家,一直維持在接近30%的淨利,不是白給的,是我們做出了比一般企業多五倍,十倍的工作,才實現了這樣的淨利,因為我們的運營質量非常高。

主持人:你們有百分之多少投入是放在研發上的,百分之多少投入放在營銷上?

李想:我們有一半的錢放在了研發上,大概有30%多的錢放在了工廠,到現在為止,估計花的這些錢裡,只有不到20%的錢在人員和營銷上。

6、關於下一代車型:搭載自研操作系統,命名為 Li OS

主持人:接下來有一個問題,蘋果是系統比較封閉,但是產品非常單一的比較簡單的戰略,理想汽車這一塊兒,李想怎麼看汽車的系統,是不是比較近似於蘋果的戰略參與競爭?

李想:我們肯定會做汽車的操作系統,因為操作系統是不一樣的,在PC時代的操作系統是,到了手機時代是iOS和安卓,到了車時代的操作系統是基於自動駕駛的操作系統,我們自己內部講的Li OS,我們自己有一支團隊在開發我們自己的操作系統。

大家看到我們下一代車的時候,無論是我們整個車的整車控制,自動駕駛所跑的系統,這個會在我們下一代車公佈,這上面核心的系統就是我們自己做的操作系統,名字叫Li OS。

目前除了我們以外,華為也在做車方面的實時操作系統。這也沒什麼特殊的遠見,我們學的特斯拉。特斯拉第一代產品完成了終端,第二代產品實現了自己的硬件集成和實時操作系統,第三代產品做到了自己的芯片,我們正在研發第二代產品的路線上,實時操作系統必須掌握在我們自己的手裡,沒什麼可商量的。這裡去掉娛樂,信息娛樂系統我們使用安卓,因為安卓有非常好的開發者的生態。

主持人:最後一個問題,想問理想的下一代車型會是什麼樣的?

李想:大家也都知道,我們最喜歡的創業者CEO是喬布斯,所以我們基本上會跟蘋果的做法一樣,我們的產品會很認真,很用心地研發,但是產品發佈之前,我們不會對外透露任何的信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