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價暴跌,投資者蜂擁抄底“紙原油”……如今卻感嘆,不懂這些規則難賺錢

每經記者:張卓青 每經編輯:文多

近期原油價格暴跌頻頻刷上財經新聞熱搜,4月15日,WTI原油期貨跌穿20美元,收於19.87美元/桶,創下18年以來的新低,而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則重挫了6.45%。

原油價暴跌,投資者蜂擁抄底“紙原油”……如今卻感嘆,不懂這些規則難賺錢

今年以來布倫特原油和WTI原油的走勢。數據來源:wind

其實從今年1月起,原油就開啟了“跌跌”不休的模式。之後,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各國採取的隔離措施進一步加劇全球石油需求下降。

4月13日,在“歐佩克+”石油聯盟宣佈達成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減產協議,會議達成的意向是先行減產970萬桶/天。但因減產規模不及預期,而歐佩克預計在4月全球原油需求估計下滑約2000萬桶/日,所以原油市場還是處於供大於求的狀態。

原油價格暴跌,不少國內投資者嗅到了投資機會,老股民開始轉戰期貨市場,但一個月下來,有的投資者已經敗下陣,感嘆“專業知識”不夠。

蜂擁而入的新人投資者

老陳就是一位在股市沉浮了多年的投資老手,但對於賬戶原油,他說自己就是個“小白”。

因為經常關注財經新聞,老陳注意到了原油價格連續暴跌。在他的印象中,原油期貨的價格一般是在60~70美元/桶左右,在2008年金融危機時還漲到過近150美元/桶。

“已經跌到20美元/桶以下了,從長線來看,原油價格的常態是50美元左右,那不就翻倍了嘛。”老陳感覺到這是個機會,於是開始諮詢銀行的朋友:有沒有適合散戶投資者購買的原油期貨產品?他的朋友便向他推薦了工商銀行的賬戶原油。

像老陳這樣的投資者不少,對他們來說,銀行的賬戶原油產品(賬戶原油即人們俗稱的“紙原油”)是最近的選擇。賬戶原油掛鉤的是國際市場上的原油期貨合約,支持多空雙向交易,也就是說既可買漲也可買跌。

這些進入期貨市場的投資者數量不可小覷,3月時這些投資者一度讓銀行的交易系統承壓。《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工行的人民幣北美原油賬戶在3月中旬時,一度因為交易購買人數太多、達到了產品相關淨額上限而暫停交易,用戶無法買入新開倉(做多)。

對這一情況,大地期貨的總經理助理周文科向記者表示:像這樣出現用戶無法買入新開倉的情況很少見。

中國銀行北京某支行的理財經理也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介紹,因為前段時間工行的賬戶原油不能做多單,而當時中行對於開倉沒有限制,所以也導致一些投資者去了中行開倉交易。

中行為應對國際市場原油的劇烈波動,在3月9日就發佈了公告要調整報價點差。另外,中行從4月6日起,將最低的單筆開倉最小交易量上調至10手(也就是10桶,但持倉不足10手的客戶平倉不受影響)。

銀行之所以調整點差,周文科分析認為,可能的原因是客戶購買數量過大,造成銀行在境外市場鎖定購入成本時交易的衝擊成本過大,因此不得不調整交易點差。

但這些湧入的新投資者們,在買入銀行賬戶原油後,才發現期貨交易並不如股票那麼簡單,各種規則讓他們大傷腦筋。

其中一個大大的知識盲區就是“合約轉期”。這個期貨交易規律,讓鎖倉也變得考驗能力。

新舊合約轉換的規則整懵老股民

投期貨,最先要明白的是轉期。

在原油期貨市場,期貨合約是有“持有”期限的。不可能像巴菲特一樣買10萬股股票,就能堅定持有它10年。

期貨合約到期後貨物會交割,這份買下的合約本身就沒了,投資者還想持有,得去買新的合約。

比如,買入的5月的期貨合約到期後,投資者要麼平倉,要麼轉買入之後其它月份的合約。

工行的產品按照能否簡捷地連續“持有”,分成了期次產品和連續產品,期次產品需要投資者在合約到期前無論盈虧地平倉。如果投資者想要“懶人化”長期持有,則可買入連續產品(與分期產品報價相同)。這樣,當舊期次的合約交割後,可自動轉買為新的期次合約——除非投資者主動將舊合約平倉。

原油價暴跌,投資者蜂擁抄底“紙原油”……如今卻感嘆,不懂這些規則難賺錢

工行APP上賬戶原油產品。圖片來源:工行APP截圖

在這個轉期過程中,國際新舊合約本身會有價格差異,而且價差在極端情況下還可能不小。通常人們把距離到期時間較近的合約叫近月合約,較遠的稱遠月合約,而一般情況下,遠月合約價格會高於近月合約,因為持倉時間更長,所需要的倉儲費、利息費用更多。

原油價暴跌,投資者蜂擁抄底“紙原油”……如今卻感嘆,不懂這些規則難賺錢

可以看到越往後的合約,價格就越高。圖片來源:中油網截圖

瞭解了轉期,再來說老陳購買的紙原油連續產品的特定規則。

工行的連續產品,在自動轉期過程中,可以實現投資者的總資產和盈虧都不變。

這種產品在新合約價不斷變化的情況下,如何做到總成本、總資產和盈虧不變?說來簡單,變化之前的“持有”數量就行了。

舉個例子來說,老陳以200元/桶的單價買入240桶,成本48000元。之後,原油價格漲到了221.43元/桶,那麼他的總資產上升到了221.43×240桶=53143.2元,盈利5143.2元。

但轉期後,按新合約,價格提升到了224.8元/桶。

再買入相同桶數總成本會更高,為保證老陳總成本不變,桶數會減少到236.4桶(調整過程中如果有不夠買最小開倉量數量0.1桶的,還將退還資金至賬戶)。

這樣總成本沒變,但持有數量變少了,單桶成本其實也上升了。

簡單說,就是當追蹤的標的變化,就需要對持倉進行調整。就是因為切換合約時,合約之間價差而產生了原油桶數的變化,但是實際總資產不變。

說是總資產不變,但老陳卻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他在經歷了一次轉期的份額調整後,資產大概縮水了近5%。

其實這是因為原油期貨價格也在不斷變化,所以前一天轉期買入時的價格,也和第二天開盤的價格不一樣。這就導致資產在轉期那一刻雖然沒有變化,但之後打開賬戶一看,因為價格已經變動,資產已經縮水或增長了。

就像股票第二天開盤的價格基本不會和前一天收盤時的價格相同,導致在開盤交易前,你的資產就已經變了。

在以上規則之外,還要注意到銀行賬戶原油產品的點差問題。

點差,是不管買了連續合約還是期次合約,每次開平倉交易都會涉及到的問題。點差就是銀行買入報價和賣出報價之間的差值,一位購買了中行賬戶原油期次產品的投資者郭江告訴記者,他買入的產品的點差大概是每桶人民幣2元左右,如果他想長期持有賬戶原油的期次產品,每次交易(包括換月轉期)都需要支付點差的費用,實際上交易成本也不低。

通過以上這些期貨的特點可以看出,這與老陳以前投資股票的區別很大,而銀行的賬戶原油產品又有自己的交易規則。

難怪經過這一次對賬戶原油的試水後,老陳感慨道:賬戶原油對於缺乏原油期貨投資知識的散戶投資者來說,風險太大了。除非“未來原油價格跌到20美元以下”,他才會考慮重新買入。

原油價暴跌,投資者蜂擁抄底“紙原油”……如今卻感嘆,不懂這些規則難賺錢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投資者心態:轉期後看著桶數變少感覺是“虧了”

同樣被複雜的轉期操作給“勸退”的,還有賬戶原油的新手玩家李妍。

李妍也是經朋友介紹認識了賬戶原油這款投資產品,她在原油價格暴跌的3月18日,以26.35美元/桶的價格買入了5桶試試手,但是買入的時候她並沒有詳細閱讀工行的交易規則,買入之後她才從理財經理那裡瞭解到轉期的操作。

李妍顯然被複雜的交易規則繞暈了頭。

最後,她直觀的感受只剩下:買入新合約後,持倉桶數會變少。

橫看豎看,李妍都總覺得自己“虧了”,於是趕在工行規定的調整日期前,將持倉的賬戶原油全部平倉。她告訴記者,這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自己前後的虧損和收益基本相抵。

與老陳和李妍選擇“下車”不同,中行的賬戶原油投資者郭江還在“持有”。他告訴記者,自己在4月15號看準了WTI原油期貨跌到20美元以下,於是在中行APP上買入了人民幣美國原油2005合約,買入價格約為人民幣139元/桶。

中行目前的賬戶原油產品不同,都是期次產品,期次產品在到期前需要投資者主動進行平倉。

郭江這次賬戶原油初體驗的感受,也是“風險較大”。他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總結道:短期持有,如果把控不好損失不小。長期持有,如果價格波動不大,基本上還是處在虧損狀態,除非遇上前段時間暴漲暴跌的狀況才能賺錢。但他還是打算持有一段時間,看看後市行情如何再來決定是否賣出。

總結:投資賬戶原油麵臨兩類風險

從這3位投資人的故事裡我們可以看到,雖然近期原油價格暴跌,大家紛紛入場想要抄底原油,但是新手投資人在沒搞懂期貨基本交易規則之前,想要盈利也不容易。

對此,周文科向記者總結道,投資者在投資賬戶原油時面臨著兩類風險:

一是同一合約買賣間點差過大的風險,也就是意味著開倉和平倉的隱含的成本過大;

二是合約展期遠月升水的風險,會造成即使3個月或者半年後漲了20美元,但是客戶做開倉買入並不一定賺到錢。

原油價暴跌,投資者蜂擁抄底“紙原油”……如今卻感嘆,不懂這些規則難賺錢

圖片來源:攝圖網

市場看多,抄底原油該怎麼正確投資?

周文科告訴記者,在原油跌破30美元/桶後,吸引了大量的抄底原油的資金,說明市場也認為當前的低油價不可持續。

目前來看,近期現貨原油市場的價格持續走低,但是市場以及一部分交易商都認為,隨著需求回升、“歐佩克+”大規模減產,最終將使得過剩的供應從市場上抹去,未來油價一定會上漲。部分貿易商甚至還提前囤積原油以期未來價格上漲時出售。

這也推動了期貨價格持續走高,期貨與現貨之間的價差持續擴大。

根據紐約商品交易所信息,2020年5月份的美原油期貨合約將在4月21日(也就是北京時間22日凌晨2點半)進行交割,多數經紀商會選擇在4月16日~20日進行展期。

4月18日這天,《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也注意到,美原油6月合約與5月合約之間差價已經達到了7美元之多。

原油價暴跌,投資者蜂擁抄底“紙原油”……如今卻感嘆,不懂這些規則難賺錢

圖片來源:芝商所官網截圖

遠月合約處在大幅上升期,且遠月、近月合約之間的價差如此極端拉大的情況下,對於持多單的投資人而言,每一次換月的份額調整,都在讓投資人成本抬高。

對此,周文科的建議是:“多單的投資者關鍵要考慮時間,就是持有合約的時間內,合約價格到底是高估了還是低估了,萬一和自己想的不一樣,怎麼歸避看錯的風險。把這個想清楚了,再考慮策略。”

既然長期持有面臨著份額調整的問題,那是否短線交易更合適呢?

周文科表示,有些投資者喜歡短線交易,有些喜歡長線交易,很難說哪種更好。他分析道:短期價格波動受市場情緒等影響比較大,有很大的隨機性,銀行的原油買賣報價之間的價差都有約1%,即使在沒有保證金交易加槓桿的情形下,來回交易100下,自己的資金全都被報價的滑點侵蝕殆盡,短線交易的成本也是非常高的。

普通投資者購買原油產品風險大,那除了賬戶原油以外,可以如何進行投資呢?周文科建議,普通投資者也可以買原油概念上市公司股票,或原油ETF基金等。

每日經濟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