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汉之争,西楚霸王项羽占领大半壁江山,为何成就了小小亭长刘邦

历史长河,帝王将相,英雄辈出。今天我跟大家说一位大家耳熟能详的人物——西楚霸王项羽,对于这位出现秦末时期的英雄,项羽是秦汉之际一位举足轻重的历史人物,也是一位带有悲剧色彩的英雄。千百年来他的悲剧人生一直为人们所关注。说起项羽,那就不得不提另位皇帝,那就是汉高祖刘邦。楚汉相争,为何一直有望成为一方霸主的项羽最后落的乌江自刎?

楚汉之争,西楚霸王项羽占领大半壁江山,为何成就了小小亭长刘邦

在公元前209年,秦末农民起义爆发,陈胜、吴广率领起义军攻占了陈州以后,陈胜建立了“张楚”政权,项羽就此从中脱颖而出。

楚汉之争,西楚霸王项羽占领大半壁江山,为何成就了小小亭长刘邦

有史书记载,“项羽身长八尺二,力能扛鼎,才气过人。”出生贵族之家,巨鹿之战,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后生,彻底扭转了战局,古往今来,不断有人歌颂这段辉煌的历史,让项羽一战成名,自封为西楚霸王。项羽从小就是一个有远大志向的人,“项籍(项羽)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可见此人的远大抱负。而相比他的刚起步对手刘邦,就现的平淡无奇了,刘邦开始是沛县泗水的亭长(亭长是管十里以内的小官),此人游手好闲。偶然机会,陈胜起义之后,集合三千子弟响应,攻占沛县,自称沛公。项羽手下40万军队,而刘邦只有10万人马,俩人截然不同的地位与差距,为何项羽会败的身首异处。我认为有几下观点:

  • 项羽此人,高傲自大,特别自负,项羽这个人太骄傲了,他出身楚将家庭,又看不起秦朝,所以,他觉得,自己就是灭秦兴楚的天选之人。这样自负的项羽最终必将为此付出巨大的代价的。而刘邦呢?知人善任,因势利导,刘邦的心胸很大,在一次送服役的人去咸阳的路上,碰到秦始皇大队人马出巡,远远看去,秦始皇坐在装饰精美华丽的车上威风八面,羡慕得他脱口而出“大丈夫就应该像这样啊!“
  • 项羽不会知人善用,不能任天下英才为己用,韩信,陈平等人才一一流失,鸿门宴,范增劝他趁机除掉刘邦这个对手,可项羽呢?没有听取范增意见,放虎归山。这也是刘邦聪明之处,刘邦军不足10万,自料力不能敌,于是还军灞上,并竭力拉拢项羽的叔父项伯请为调解,并亲赴鸿门谢罪,示以诚意,并表示归顺,项羽决心动摇,放走了刘邦。在鸿门宴上,刘邦表现出了极高的沉着与冷静。能够全身而退,除了张良、项伯、樊哙的力保之外,关键是刘邦的冷静与沉着。
楚汉之争,西楚霸王项羽占领大半壁江山,为何成就了小小亭长刘邦

  • 项羽嗜杀成性,每到一处横死遍野,很不得人心,自古得人心者的天下,犯了天下大忌,襄城之战当时的项羽才24岁,是个血气方刚的小青年。当他带兵攻打襄城的时候,襄城军民誓死不从,顽强抗敌,这夜更加重的项羽的不满,于是在攻下城池之后,项羽便下令杀光了全城的男女老少。此种暴行怎能让人称服。

最后导致项羽兵败垓下后被刘邦军四面围定,刘邦军在晚上高声唱起了楚地的歌,项羽军听到歌后都非常的伤心,以为刘邦已经平定楚地,项羽军的军心也因此被瓦解,最后乌江自刎。

楚汉之争,西楚霸王项羽占领大半壁江山,为何成就了小小亭长刘邦

毛泽东对此对二人的评价“刘邦是在封建时代被历史学家称为‘豁达大度,从谏如流’的英雄人物。刘邦同项羽打了好几年仗,结果刘邦胜了,项羽败了,不是偶然的。能够打败项羽,是因为刘邦和贵族出身的项羽不同,比较熟悉社会生活,了解人民心理。”汉太祖刘邦比西楚霸王项羽强,他得天下一因决策对头,二因用人得当”

但对于项羽的英雄气概,后人还是推崇和值得引荐的,“若一人之身,兼有英雄,则能长世,羽之神勇,千古无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