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遇事總想著找媽媽,這種行為背後的“危機”,牽動千萬父母心

娟兒媽媽原創文章,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守寡式育兒”家庭越來越多了,似乎都是媽媽在教育孩子,照顧孩子,寶爸承擔教育責任的少之又少,這種家庭模式正常嗎?家長們要仔細考慮。

孩子遇事總想著找媽媽,這種行為背後的“危機”,牽動千萬父母心

周女士和馮女士是一對好閨蜜,自從各自有了孩子之後,經常在一起討論有關教育孩子的事,最近,周女士突然說要跟丈夫離婚,原因是自從兒子出生,丈夫幾乎沒管過孩子,除了工作確實繁忙以外,還是因為懶得管孩子,把教育孩子的責任都推給了媽媽,下了班不是跟同事出去應酬,就是在家玩手機。

如今孩子已經6歲了,無論遇到大事小事都找媽媽解決,毫無自理能力,周女士感到很累,這樣的家庭模式只會讓孩子無法健康成長,還不如離婚算了。馮女士說,她也有這方面的煩惱,丈夫常年出差,兒子沒有父親的陪伴,性格上變得膽小敏感,害怕見到生人,他擔心孩子的心理健康,兩位媽媽都陷入了守寡式育兒的困境。

孩子遇事總想著找媽媽,這種行為背後的“危機”,牽動千萬父母心

像周女士和馮女士這樣的寶媽生活中很常見,人們都說:父愛如山。可是有的寶爸卻把這座大山詮釋得淋漓盡致,簡直是坐在家裡一動不動,於是,越來越多的孩子都習慣性的“有事找媽”,這種現象的背後潛藏著很大的危機。

一、“有事找媽”的習慣透露著哪些“危機”

1、改變孩子的性格

缺少爸爸的教育,會讓孩子變得敏感,脆弱,表面上看孩子父母雙全,但是父母雙全不等於家庭和睦,童年時期父親的缺席讓孩子覺得比別人矮了一截,得不到足夠的父愛,讓孩子的心中充滿惶恐和自卑,久而久之,容易形成自卑懦弱的性格,難以成長為一個勇敢自信的人。

孩子遇事總想著找媽媽,這種行為背後的“危機”,牽動千萬父母心

2、讓孩子難以獨立

爸爸在傢什麼都不做,孩子有樣學樣,也變得懶惰,貪圖享受,不思進取,孩子“有事找媽”,讓孩子過度依賴母親,自己難以獨立,長大後極容易成為“媽寶男”,一旦脫離了媽媽的照顧,自己不具備獨立生活和獨立思考的能力,無論對於今後的事業還是婚姻,都是一個毀滅性的打擊。

3、影響親子關係

孩子之所以“有事找媽”,是因為當孩子“有事找爸”的時候,爸爸沒有給予孩子回應,爸爸漠不關心孩子,孩子對爸爸自然就會產生抗拒和疏遠,一旦這種疏遠關係形成,想要再彌補是很難的,當孩子逐漸長大,心智成熟,爸爸說的話,孩子會從本能上抗拒,不信任爸爸,甚至產生怨恨心理,使爸爸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坍塌,損害親子關係。

孩子遇事總想著找媽媽,這種行為背後的“危機”,牽動千萬父母心

有許多父親抱怨,孩子大了不聽他的話,只聽媽媽的話,作為父親應該反思,孩子之所以不聽你的話,是不是因為在孩子小的時候,你對孩子漠不關心,疏忽了對孩子的教育呢?其實,要想解決這個危機並不難,關鍵是寶爸要承擔起教育孩子的責任。

二、這種“教育危機”,寶爸的加入可完美破解

1、有利於對孩子的性別教育

如果家裡有個男孩,有了爸爸的教育,會讓孩子明白什麼才是一個真正的男人應該具備的品質,比如,勇敢,魄力,果斷等品質,都是媽媽身上所不具備的,這些品質對於男孩非常重要,男人要有陽剛之氣,媽媽的教育會讓孩子消減陽剛之氣,增強陰柔性格,在性別教育上出現偏差,而如果家裡有個女孩,爸爸的加入會讓孩子從小正確認識異性的差別,以及應該注意的問題。

孩子遇事總想著找媽媽,這種行為背後的“危機”,牽動千萬父母心

2、讓孩子的智商更高

爸爸加入教育孩子看似跟智商沒什麼關係,但是,科學證明,父親經常教育的孩子智商要更高一些,這是因為,父親在教育孩子時,灌輸給孩子更多的是關於獨立和勇敢等品質,讓孩子遇到困難不依賴他人,自己主動動腦解決,在挫折中學會堅強,久而久之就提高了智商。

3、讓孩子情商更高

一個人的情商有時比智商還要重要,媽媽的性格溫柔,細膩,但是卻缺少男人的豁達和大氣,爸爸教育孩子,讓孩子學會寬容,遇到事情不鑽牛角尖,輸得起贏得起,永遠保持一顆開明,豁達的心,這種高情商的培養,對孩子今後的人際關係和事業發展起到促進作用。

孩子遇事總想著找媽媽,這種行為背後的“危機”,牽動千萬父母心

教育孩子,爸爸和媽媽的地位都很重要,缺一不可,只有平衡的家庭關係,才能造就孩子健全的人格,有利於孩子未來的發展。

三、父母的愛造就孩子美好前途,缺一不可

1、在學習上不妨做一名嚴父

在學習上,爸爸要多多參與輔導孩子,不能把責任都推到媽媽一個人身上,爸爸不妨做一名嚴父,在學習問題上嚴肅對待,嚴格對待,讓孩子對待學習認真起來,孩子會為了爸爸的誇獎更加努力勤奮,收穫好成績,而媽媽對待孩子往往容易心軟,對孩子狠不下心,這樣的態度,對孩子的學習是沒有益處的。

孩子遇事總想著找媽媽,這種行為背後的“危機”,牽動千萬父母心

2、在生活中做一名慈父

對待孩子的生活,爸爸要給予孩子充分的信任和寬容,尊重孩子,鼓勵孩子勇敢地做自己,讓孩子養成獨立的性格,並在孩子的行為上給予提醒和糾正,孩子的成長需要空間,給予孩子空間不等於放任不管,寶爸要在給孩子自由的同時約束孩子的不良行為,讓孩子建立健全的人格。

3、多進行父子(父女)間的交流

找一個時間,不妨讓媽媽休息一天,來一場只有爸爸和孩子之間的交流活動,可以是一次戶外遠足,也可以是一次溫馨的睡前親子閱讀,進行這種親子交流,能讓寶爸更深入地瞭解孩子的想法和需求,也讓孩子對爸爸產生更深的信任和尊重,和諧的親子關係就是在一點一滴中慢慢積累起來的,當爸爸和孩子之間有了共同的小秘密,那麼就說明你已經成為了孩子最信任的人。

孩子遇事總想著找媽媽,這種行為背後的“危機”,牽動千萬父母心

寶爸工作繁忙,生活瑣事多,並不能成為逃避教育的藉口,在孩子的心中,爸爸的地位無可替代,只有寶爸寶媽的共同教育,才能讓孩子健康成長,別等到真正出現了“教育危機”,才懊悔自己當初的缺席。

今日互動話題:你的孩子習慣於“有事找媽”嗎?你覺得教育孩子,寶爸應該怎麼做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我是娟兒媽媽,也是一位家有萌寶的寶媽,每天會跟大家分享更多育兒知識,幫大家解決帶娃的困惑和煩惱,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歡迎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