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说法 | 去世前,他迷迷糊糊一直重复着三个字“摩托车”.......

我告诉他

昨天早上伤者抢救无效

死亡了

他当时就崩溃了

嚎啕大哭

山路上的车祸

2019年12月1日晚上7点,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交警大队接到警情,报警的人称,在通江县广纳镇往三溪镇方向的公路上,有个老人躺在地上,受伤严重,好像是被车撞了。接到警情后,民警立即赶到了现场,而老人已经意识模糊,处于半昏迷状态。

由于现场没有目击者,无法确定事故是什么时候发生的。镇卫生院的医生在现场给老人做了初步检查后发现,老人伤情十分严重,在迷迷糊糊中一直重复着3个字——“摩托车”。

随即,受伤的老人被送到县城医院进行救治。与此同时,民警对现场进行了初步勘验,在距离老人倒地不远的地面上,发现了一大块破碎的摩托车挡风板和一个后视镜底座,周围还有零散的碎片。民警判断,应该是一辆红色的摩托车撞伤老人后逃逸了。

今日说法 | 去世前,他迷迷糊糊一直重复着三个字“摩托车”.......

(现场遗留的摩托车零件)

12月2日早上6点,医院传来消息,老人因伤势严重,抢救无效死亡。去世的老人姓江,69岁,生前和老伴儿在广纳镇的一个山村里生活,平时很少外出。当天他是去镇上买牛的,没想到这一去就再也没能回来。

江老汉和老伴儿年龄大了,干不了重活。家里的唯一的收入,就是儿子江斌一个人在外打工赚的钱。老两口还有两个正在上学的孙子,生活条件本来就比较困难。2014年,小孙子还被查出患有甲状腺肿瘤。为了给孩子治病,江家已经欠下了40多万的债务,现在又遭到了这样的变故,突如其来的打击让这个家庭再次陷入危机和悲痛之中。

找到肇事者

12月2日早上,通江县交警大队副大队长刘平带队对现场进行了第二次勘查。从事故现场遗留的大量碎片以及老人被撞身亡的结果来看,当时摩托车与老人的撞击应该十分剧烈。

侦查员在走访一家摩托车维修店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可疑的状况。维修店工作人员说,她只记得有个人来更换过摩托车的仪表盘和挡风板。侦查员立刻查看了从这辆摩托车上换下来的配件。

今日说法 | 去世前,他迷迷糊糊一直重复着三个字“摩托车”.......

警方立即提取了这些部件碎片,与此前事故现场的遗留物进行了比对,破损的地方完全吻合。于是警方再次找到那家修理店的工作人员询问,工作人员表示自己也不认识那个修车的人,但是他看到这个修车的人跟电信公司的员工李某说过话。

警方到电信公司找到了李某,而李某表示他也不认识那个修车的人,只知道他是移动公司负责网络安装的,因为两人工作相同,所以偶尔碰面会打个招呼。警方排查后,认为移动公司的陈某有重大嫌疑。警方通过移动公司得知,陈某正在广纳镇石庙村工作。于是民警在出村的主干道上设置了关卡,等待陈某。

下午1点左右,陈某驾驶着摩托车出现了。民警发现,陈某驾驶的摩托车的挡风玻璃、仪表盘、后视镜等都是更换过的,更换部位和在修理店垃圾箱里发现的部位一模一样。民警将陈某带回交警大队进行审讯。

陈某最终交代,当天晚上他下班后骑着摩托车回家。出事那段路没有路灯,他的摩托车灯光又比较昏暗,路上的情况看得不太清楚。

今日说法 | 去世前,他迷迷糊糊一直重复着三个字“摩托车”.......

陈某的车滑倒在地,他立即过去查看,才知道自己撞了人。陈某一看到被撞的人脸上流了很多血,怕承担不起责任,就扔下受伤的江老汉,匆忙上车逃离了现场。第二天一早,他把摩托车开到修理店,更换了受损的部件。

两个家庭的苦痛

尽管找到了肇事者,但是当警方了解了犯罪嫌疑人陈某的家庭情况之后,不禁又犯了难。陈某的妻子患有智力障碍,不能出去工作,岳父岳母也患有重病,家里的经济来源全靠他一人工作挣钱。家里还有两个孩子要照顾。无奈之下陈某的两个孩子,只能暂时交给亲戚照顾。

今日说法 | 去世前,他迷迷糊糊一直重复着三个字“摩托车”.......

陈某被抓获后,江家人要求陈某对江老汉的死进行赔偿,但是陈某家的现实情况让他根本拿不出钱来赔偿给江家人。通江县交警大队从道路交通事故救助基金中拿出3万元,垫付给江家作为安葬费,先让老人入土为安。

陈某借遍了亲戚朋友,凑了15万元赔偿给了江家。通江县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陈某为过失性犯罪,并且已经取得了受害人谅解,社会矛盾已经化解,依法对其不批准逮捕,改为取保候审。

普法时间

pufashijian

今日说法 | 去世前,他迷迷糊糊一直重复着三个字“摩托车”.......

Q1:对于肇事之后逃逸和不逃逸所接受的处罚有什么不同?

A1:第一个层面上就是在刑法上,如果逃逸,责任就重。本来构成交通肇事罪,就是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如果逃逸,要处3年到7年(有期徒刑)。如果有证据表明受害者如果及时接受治疗是可以救活的,因为逃逸而救治不及时导致其去世了,要处7年以上到15年的有期徒刑。


第二点,在证据上来讲,有些案件可能没有监控录像,路面的证据也不清晰,责任不太好确定,有时受害人可能也有很大的责任。如果受害人是主要责任的话,肇事者是没有任何刑事责任的,但在查不清的情况下,如果肇事者逃逸,那么责任就全在肇事者了。所以在证据法上,逃逸和不逃逸也是差距很大的。


第三点就是在行政法,在一般案件中,没有死亡、重伤等严重后果时,如果逃逸,行政处罚就重,如果不逃逸,交代了事实,那么可能就正常作为一般的交通事故处理。所以逃逸不逃逸,在刑法、证据法和行政法上有很大的区分。


Q2:这起案件当中,最后嫌疑人被采取了取保候审的措施,取保候审是一个什么样的制度安排?


A2:取保候审主要是在这个案件事实基本查清,犯罪人不可能再犯罪,没有社会危险性的情况下,要尽可能地把他放在社会上,给他取保候审。让他找一个保人,或者交一笔钱,然后等待审判。因为在法律上有个规则叫无罪推定,就是任何一个人在被定罪以前,是被认定为无罪的,所以他同样享受公民应该享受的权利。本案中,嫌疑人是交通肇事逃逸,但现在事实已查清楚,他认罪的态度也不错,而且家庭状况又不太好,因此对他采取取保候审。审判还正常进行,该传讯他时他要到案,开庭的时候他也能够来。如果判刑,再把他送到监狱里。

一时的畏惧逃避

导致一个生命的逝去

更造成两个家庭的悲哀

只有面对现实,承担责任

才能获得自我的救赎

编辑 | 姜雪晨(实习)

维护 | 韩昕林

主编 | 王秀敏

案件来源 |《今日说法》节目《救赎》

物业准许个别业主在楼顶建阳光房,导致其他业主无法使用楼顶,还存在安全隐患,这样违法吗?

发现老公打赏网红女主播77.8万,我该怎么办?|案例

靠自己的本事赚钱交房租,房东凭什么擅自打开我的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