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坡之變”是何事?元朝為何從此由盛轉衰?

董其波


“南坡之變”指的是發生於元朝至治三年(1323)八月初五,元英宗由上都起駕南返大都期間,夜晚駐營於距上都西南30裡的南坡店時,鐵木迭兒的義子、禁衛軍將領鐵失等人發動政變,將元英宗與丞相拜住刺殺,這一歷史事件。

元朝自建立後歷經宗室之亂、后妃干政、宮廷政變,朝堂之上變得烏煙瘴氣。元英宗即位後,這位熱愛熱愛漢文化、精通儒學經典又懂得體察民情的皇帝決心進行改革,破除長期以來積累的體制弊端,重現曾經的輝煌。

但,改革必定會觸動一些人的既得利益,元英宗新政觸犯了蒙古、色目貴族的世襲特權,遭到了他們一致的反對,其中一代權臣鐵木迭兒呼聲最高。不過隨著自己的祖母答己太后和權臣鐵木迭兒相繼離世,英宗以拜住為右丞相,開始大力推行改革。

雖說,鐵木迭兒雖然死了,但是他的黨羽還在並沒有被清算,改革還是有一定難度的。

直到鐵木迭兒死後的第二年,監察御史對元英宗說:“鐵木迭兒奷貪負國,生逃顯戮,死有餘辜!”,元英宗和丞相拜住這才下決心對鐵木迭兒黨羽進行清算。鐵木迭兒的兩個兒子被處死、鎖南被革職,此外英宗還下令拆毀其父祖所立之碑、剝奪爵位、沒收家產,告諭天下。

加上元英宗與拜住二人雷厲風行,陸續推行助役法,民田百畝抽三,以歲入助役;頒行《大元通制》,督責國家政制法規,推行漢法;裁撤冗職,節省浮費,減免賦役,以舒農力;廣泛起用漢族官員;頒佈《振舉臺綱制》,舉賢任能選;罷徽政院。精簡機構,節制財用,行助役法並減輕徭役。 一時間天下為之一新,海內稱頌。

不過他們卻把鐵失這個最大的黨羽給忽略了,鐵矢隱藏得很深,加上皇親國戚的身份,所以沒有引起元英宗的注意,元英宗也沒能來得及採取任何的防禦措施。

這個鐵失出身蒙古貴族,父親是昌王阿失、母親是是蓋裡海涯公主,妹妹則是英宗的皇后,同時還是權臣鐵木迭兒的義子與得力干將,在鐵木迭兒死後,便成為鐵木迭兒餘黨的首領。任御史大夫,並在禁軍中任忠翊侍衛親軍都指揮使及左右阿速衛軍

既是朝廷重臣還兼任禁軍指揮使,這在元朝時沒有先例的,鐵失沒有被清除,這為之後的“南坡事變”創造了條件。要知道,元朝自忽必烈起,侍衛親軍已經在數量上遠超怯薛,且其軍事職能與我們傳統的禁衛軍類似。在改革之際,仍讓鐵失這顆最大的“雷”統領忠翊侍衛親軍及戰鬥力極強的阿速衛,這完全就是送人頭!

1323年5月,元英宗與拜住在上都返回大都的途中,於上都西南約二十里的南坡驛休息時,鐵失趁著夜深人靜,與按梯不花、孛羅、月魯帖木兒等16人,先截殺了拜住,而後鐵矢親手將元英宗斬殺於臥床之上,史稱“南坡之變”。這也

使得元英宗推行的“至治新政”戛然而止,對元朝產生深遠的影響

這一事變中直接參與的蒙古貴族不在少數,如按梯不花、孛羅、月魯帖木兒、曲律不花、兀魯思不花都是蒙古諸王,可見蒙古貴族對元英宗的仇視與對新政的排斥。因為廢舊俗而對英宗心生不滿、因得不到歲賜而對英宗痛恨不已,世襲特權利益嚴重受損的蒙古舊貴族對英宗新政的不滿和抵制,是“南坡之變”發生的政治原因。

至此以後,元帝國再未出過能有所作為的君主,更無元英宗、丞相拜住這樣能相得益彰的君臣。史書中稱元英宗“果於刑戮”這才導致“奸黨畏誅,遂構大變雲”。說到底,如果元英宗真的果於刑戮,又為何一開始不把鐵木迭兒黨羽斬盡殺絕,又怎麼會有後來的“大變”呢?元英宗要怪也只能怪自己太“善良”。

元英宗的離去,標誌著“至治新政”的終結,元朝復興希望破滅,也標誌著大元王朝走向了由盛轉衰的不歸路。

文/像素說
歡迎關注,瞭解更多精彩歷史。

像素說


元仁宗愛育黎拔力八達病逝之後,由皇太子碩德八剌繼位,這就是元朝的第五位皇帝元英宗。英宗皇帝聰敏睿智,年少有為,在位期間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觸動了不少蒙古貴族的利益,最終被蒙古勳貴所刺殺,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南坡之變。

少年天子

(元英宗)

元英宗繼位之時年僅十八歲,但是卻非常有主見,不願意受別人的擺佈。英宗繼位之時,朝廷大政被太皇太后,英宗的奶奶答己所控制,碩德八剌被長期晾在一旁,有名無實,每日庸庸碌碌過著傀儡一般的生活。

但是在碩德八剌看似柔弱無能的外表下,他卻在偷偷醞釀著一個奪權親政的計劃。

答己打算調集幾個親信進京任職,進一步加強自己的權力,遭到了元英宗的婉拒。而答己的情人鐵木迭兒有一個在中書省任職的親信,由於犯罪被處以仗刑,鐵木迭兒向答己求情,由答己親自出面向碩德八剌講情。

但是出乎答己意料之外的是,英宗以“祖宗之法”的名義又一次拒絕了奶奶的請求。

碩德八剌一而再再而三的挑戰著太皇太后的權威,引起了答己的警覺。她之所以支持立碩德八剌繼位就是因為她覺得碩德八剌年紀尚小,容易控制,沒想到卻弄巧成拙,事情與想象的完全相反。

如此一來,朝中實際上形成了兩大勢力,以英宗為首的帝黨和以太皇太后為首的後黨。相比之下,後黨的勢力要比元英宗強得多。

元仁宗剛剛駕崩之時,答己便立刻任命鐵木迭兒出任中書右丞相,並且大量提拔自己的親信進入中書省擔任要職。緊接著答己和鐵木迭兒聯手將朝中正直的官員清理出去,大權獨攬,風光無兩。

此時,答己決定再一次打擊帝黨的勢力,她命人暗中將英宗的心腹排擠出朝廷,被發覺之後,遭到了英宗的嚴詞拒絕。

(答己)

面對答己和鐵木迭兒的咄咄逼人,年輕的皇帝必須要採取更加強硬的措施。這個時候,一個正直的大臣拜柱進入了英宗的眼簾。

拜柱出身名門,乃是名將木華黎之後,名相安童之孫,文武雙全,深通儒法,在朝臣中享有極高的威望。能夠得到拜柱的輔佐,對於孤立無援的碩德八剌恰如雪中送炭一般。英宗迅速將拜柱升任中書左丞相,用以制衡鐵木迭兒。

之前被英宗外放到地方做官的太后心腹阿散對英宗懷恨在心,暗中勾結了一批朝中反對英宗的勢力,準備發動政變,殺死英宗。

元英宗得到消息後明白,這場陰謀真正的幕後主使正是自己的奶奶,太皇太后答己。他連忙召來拜柱商量對策,君臣兩下合計,決定先發制人,藉此機會將後黨勢力一網打盡。元英宗立即採取果斷措施,下令將阿散在朝中的內應全部誅殺。

這次行動,英宗將一場即將爆發的政變消弭於無形,沉重打擊了後黨的勢力,進一步鞏固了自己的統治。

鐵木迭兒與答己的陰謀詭計屢屢被英宗挫敗,他們真正的領略到了這位少年天子的厲害,鐵木迭兒因此心灰意冷,長期稱病不朝,不久之後便一命嗚呼。鐵木迭兒的死成為了壓垮答己的最後一根稻草,僅僅一月之後,叱吒風雲的蒙古女強人答己病逝在宮中。自此,朝廷內外大小事務悉歸於碩德八剌。

銳意改革

太皇太后的勢力暫時被消滅了,碩德八剌便開始與拜柱一道,著手蒙元帝國的改革。說到改革,就不得不再次提起元英宗的得力干將拜柱。

前文提過拜柱出生於蒙古豪門,五歲之時父親去世,拜柱在母親的撫養下,學習禮法和先進的漢文化。而拜柱也十分爭氣,成長為一個智勇兼備的蒙古少年。因為拜柱家世顯赫,所以十幾歲時就擔任了元朝的宮廷侍衛長,進入了統治階級。

不久之後,拜柱又被元仁宗提拔為榮祿大夫,大司徒。元英宗在做太子之時就經常聽到拜柱的名聲,對他十分欽慕。一次,英宗派人前去召拜柱入東宮討論事務,卻遭到了拜柱的拒絕。拜柱說:“我身為天子的侍衛長官,依照禮法,不太適合與太子多加往來。”碩德八剌聽說之後非但沒有責怪拜柱,反而對他更加的欣賞。

英宗執政初期,鐵木迭兒等人屢次三番構陷汙衊拜柱,但是英宗不為所動,對拜柱推心置腹,毫無猜忌。

一次英宗對拜柱說:“朕思天下之大,必不為朕一人思慮所及,汝為朕股肱,毋忘規諫,以撫朕之不逮。”拜柱聽到皇帝如此器重自己,立刻頓首下拜說到:“臣安敢不盡忠竭力,但是我希望陛下能夠說到做到,如果臣有什麼沒能指出、建議的,那就是臣的罪過。”



君臣和睦,好政求治,兩個雄心勃勃的年輕人都想要一掃元朝長期以來的積弊,還大元一個吏治清明,百姓安居樂業的大好江山。

可是,英宗和拜柱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卻觸動了蒙古貴族們的利益,引起了蒙古貴族對於英宗皇帝和拜柱的仇恨。

蒙古人是馬上民族,不事生產,依靠劫掠周邊部族來獲取物質保障。蒙古人入主中原之後,元朝皇帝對諸王貴族大加賞賜成為了蒙古人一條不成文的規矩。到了英宗時期,朝廷財政已經被貴族們的開銷佔據大部,英宗決定從這裡入手進行改革,節省開支。

要想減少賞賜,英宗決定從減少官員們的工資開始。英宗決定把官員們的官階都降低一部分,以此來變相降低他們的俸祿。這樣一來,許多的官員都被降級處理,雖然節省了開支,但是官員們對英宗的不滿也在此時暴露了出來。

官員們的工資降低了,就可以進一步向更難處理的貴族們動手了。元英宗想到的辦法是:降低賞賜標準。元朝之前的皇帝賞賜大臣,都是以“錠”作為單位,賞賜的自然是金銀這一類貴金屬。而英宗皇帝的賞賜,則是以“貫”作為單位,以銅錢賞賜為主。這樣一來,朝廷每年剩下了一大筆開支,英宗用這筆錢賑濟災民,興修水利,讓老百姓獲得了實惠。英宗雖然愛民如子,可是俗話說,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賞賜的差異如此巨大,蒙古貴族們一個個在心裡恨透了元英宗。

另一方面,英宗為了加快改革的步伐,對一些機構進行精簡和整頓。英宗繼位第一個月便撤銷了五個上都留守,之後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一個機構或是一批官員遭到撤銷。到了第二年三月,英宗裁撤了京師附近的御林軍四萬餘人,搞得朝中軍中人心惶惶,人人自危。

慘死南坡

英宗雖然是一個好皇帝,但是缺乏政治鬥爭的經驗。他雖然將答己和鐵木迭兒的逆黨剷除,但沒有能夠做到完全的斬草除根,他既沒有清算鐵木迭兒的老部下,也沒有株連到鐵木迭兒家族中的其他人,只是象徵性的處死了鐵木迭兒的一個兒子。

這樣一來,鐵木迭兒的養子鐵失就有了可乘之機。鐵失的妹妹是英宗的皇后,也許是由於這層關係的緣故,即使鐵失是鐵木迭兒的養子,碩德八剌依舊對他信任有加,屢次對他加官進爵,任命他為御史大夫,親軍都指揮使等職務,掌握了皇帝御林軍的兵權。英宗對自己的大舅子百般信任,不惜將身家性命交到鐵失的手中。

但是,英宗忽略了一點,鐵失不但是自己的大舅子,也是鐵木迭兒的養子,對鐵木迭兒忠心耿耿,在感情上更是偏向於鐵木迭兒。英宗重用鐵失,成為了他犯下的最致命的錯誤。鐵木迭兒死後,鐵失成為了鐵木迭兒餘黨的領袖,而英宗對鐵木迭兒罪行的追查,又常常使鐵失感到恐懼。這樣一來,鐵失就萌生了發動政變的念頭。

至治三年夏天(公元1323年),元英宗在上都避暑,一時之間忽然覺得心驚肉跳坐立不安,於是英宗決定找喇嘛做佛事。拜柱聽說這件事後,就勸說元英宗,國庫此時不夠充裕,應該從皇帝開始節約開支。英宗聽取了拜柱的建議,打消了做佛事的念頭,而受到鐵失指使的喇嘛們卻極力慫恿英宗在全國範圍內大做佛事,並聲稱國家將要有大災難發生。

拜柱聽說這件事後勃然大怒,狠狠斥責了這群僧人。這件事傳到鐵失耳中,被鐵失錯誤判斷為自己在英宗面前失勢,堅定了鐵失發動政變的決心。鐵失黨羽經過秘密商議,決定在英宗返回大都的路上行刺,同時,鐵失派自己的同夥前往漠北說服晉王也孫鐵木兒支持自己的政變,將來支持他做皇帝。

也孫鐵木兒是忽必烈的孫子,駐守在蒙古的老巢,當鐵失派人來勸他時,晉王臉色大變,對使臣破口大罵。但是陰險的也孫鐵木兒決定兩邊下注,他既沒有派人統治元英宗,也沒有答應鐵失的請求,決定安心呆在漠北靜觀其變。

到了八月初五,元英宗離開上都向大都進發,駐紮在距離大都三十里的南坡。這天夜裡,鐵失和自己的同夥十六人支開了英宗的親兵,拿著兇器闖入了拜柱和英宗的大帳。當時拜柱正要上床睡覺,聽到外面人聲嘈雜,正要出門一探究竟時,鐵失的弟弟闖了進來,拜柱來不及反應,便被一刀砍倒,之後一群人圍了上來,亂刀將拜柱砍為數段。這時,鐵失帶著同夥闖入了元英宗的御帳,沒等元英宗開口詢問,鐵失當胸一刀,刺死了元英宗,喪心病狂的鐵失舉著刀對著英宗的屍體連砍數刀,堂堂皇帝竟落得如此下場。

南坡之變後,也孫鐵木兒掌握了元朝的政權,這就是元朝的泰定帝,他上位之後誅殺了鐵失等人,廢止了英宗所進行的一系列先進的漢化改革,從此之後,元朝再也沒有能夠進行一場像樣的改革,最終在風雨飄搖之中無可挽回的走向了滅亡。


滷餌絲


先大概講講南坡之變,公元1323年8月,元英宗“北巡”上都後啟程回大都,走到南坡店這個地方安營紮寨,夜裡,御史大夫鐵失帶著一群蒙古諸王,闖進營帳殺死英宗和左丞相拜住,事先串通好的晉王也孫鐵木兒,在遙遠的漠北龍居河宣佈即皇帝位,年號泰定。

圖為內蒙錫林郭勒草原,元上都遺址。

元英宗是元朝第5位皇帝,在他之前,雖然元朝皇位傳承比較隨性,但還算平穩,英宗的老爹是仁宗,仁宗前任是武宗,仁宗和武宗是親哥倆兒,兩人約定好了,皇位咱倆後代輪流做,武宗傳給了弟弟仁宗,按約定仁宗要傳給武宗的後代,結果仁宗變卦,傳給了自己的兒子,也就是後來的英宗,所以英宗的即位有點兒名不正言不順。

元仁宗,推行以儒治國政策,打破兄終弟及的傳位制度,讓兒子即位,為元英宗。

局面一旦被打破,後果就像水中的波紋,一浪疊一浪,英宗被舊貴族所害,晉王也孫鐵木兒在漠北急不可待地稱帝,還算平穩的局面瞬間垮臺,從此元朝的皇帝就沒再太平過,後面的皇帝,被殺的,暴死的,不管怎麼立皇儲,誰登位,都有人不承認,於是武力對抗,大批流血事件,帝位爭奪非常激烈,最先打個樣的泰定帝,結局也不好。

蘇格巴拉,元英宗皇后,支持英宗革新,英宗被害不久去世。

《元史·文宗紀》記載,也孫鐵木兒死後,接著稱帝的圖帖睦爾指責他“潛通陰謀,冒幹寶位,使英宗不幸罹於大故”,於是他的牌位未能進入太廟,也沒有廟號,他被擁立為皇帝時年號“泰定”,所以史籍中通常稱他為泰定帝。

泰定帝保護黃帝陵的聖旨碑。

泰定帝在位僅6年,統治時期,國內災荒不斷,流民不斷增多,社會動盪不安,《元史·泰定帝紀》記載多有“水旱民貧、邊疆屢叛、京師多盜”的描述,國力開始衰退,在泰定帝和元英宗之前的元仁宗,改革、科舉、用漢臣,有較好的聲譽,國力也不錯,所以後世在界定元朝由盛轉衰的標誌定在了南坡之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