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摩根大通朱海斌:二季度GDP將“V型”反彈,超配中國

“一季度的中國經濟數據受全球矚目,中國的疫情率先爆發,也率先慢慢走出來,因此經濟受到的衝擊、以及復工後的經濟復甦情況,都將成為全球經濟體的重要借鑑。”4月17日,摩根大通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朱海斌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電話採訪時說。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中國2020年一季度GDP同比下滑6.8%,為1992年發佈季度GDP增速數據以來的最低點,但基本符合市場預期。此外,伴隨國內疫情得到控制,復工復產進程在3月份開始加速,當月的經濟活動數據,包括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和社會消費品零售等指標較前顯著改善,並超出一些經濟學家們的預期。

3月中國經濟反彈超預期

由於各地在一季度採取了嚴格的隔離措施以控制病毒傳播,服務業受到的影響最為嚴重,第三產業增加值同比萎縮9.6%。同時,限工限產措施也導致第二產業增加值同比下降5.2%。

但是朱海斌表示,3月數據更值得關注,實際上也超出預期,尤其是工業增加值。3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1.1%,預期 -6.2%,前值-5.4%。從環比看,3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月增長高達32.13%。

“尤其令人意外的是,疫情震中心的湖北在中部地區佔據的比重很高,但中部地區的3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僅同比下降0.8%。”朱海斌稱。

之所以3月工業增加值明顯偏高,也有樣本因素。朱海斌解釋稱,“由於此次包含的企業主要是規模以上(年度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以上),這些企業3月復工復產較快,3月復工率基本達到95%。但相比之下,中小企業2月底復工率約30%-40%,3月底約70%。”

除了上述亮點,就整體來說,一些機構認為一季度GDP增速負增長的主要原因有三。第一,疫情防控期間我國供需兩弱,一方面國內企業普遍停工停產,此前接下的國外訂單無法按時完成,出口大幅減少;另一方面,國內需求疲軟導致進口需求下滑,但前期已下訂單仍然對貨物進口到港量形成支撐,進口在一季度下滑有限。因此,出口大幅減少但進口變動溫和導致經常項目貿易逆差加大,一季度淨出口對GDP的貢獻減少;第二,疫情防控期間,產業鏈上下游同步停產,此前預計的投資項目在用工和供給不足的情況下難以展開,各類投資均陷入停滯;雖然疫情防控後期復工復產有所恢復,但產業鏈上下游的同步效應尚未完全恢復,投資效率偏低,對GDP的貢獻減弱;第三,防控措施抑制居民線下消費。

一季度已經過去,朱海斌預計,二季度中國經濟增速“V型反彈”可期。“2月10日開始正式允許復工復產,但實際上是2月整體復工進度比較慢,3月開始提速,環比反彈在意料之中,預計二季度GDP同比增速1%、三季度5%,儘管二季度的這一預測本身相較歷年比較低,但相比起一季度的-6.8%,二季度無疑顯著改善,環比增速是明顯V型走勢,但至於後續經濟能恢復到什麼程度,更多取決於海外疫情的防控情況。”

朱海斌稱,當前,疫情在中國得到有效控制,二季度的關注重點會從復工復產轉移到消費修復,內需二季度還是會持續上行,三季度會回到接近正常水平。

關注疫情對出口的衝擊

當前海外疫情依然在擴散,且短期內尚難看到拐點,因此一些機構表示,需關注中國出口面臨的外部需求下滑的衝擊。

“二季度全球歐美經濟增速預期進一步惡化,摩根大通近期再度下調預測,環比來看,預計二季度美國增速-40%,歐元區-22%,日本-17%。這也與相關國家近期宣佈延長緊急狀態有關。”朱海斌說。

4月14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佈的《世界經濟展望》提及,預測2020年全球增長率降至同比-3%,與1月的預測相比下調幅度高達6.3個百分點。 IMF將此次疫情導致的嚴格防控措施和經濟凍結稱為“大封鎖”(the Great Lockdown),並認為這是“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遠超2008年金融危機。 同比來看,IMF預計,美國2020年和2021年經濟增速分別為-5.9%和4.7%,歐元區為-7.5%和4.7%,日本為-5.2%和3%,中國則為1.2%和9.2%。當然,IMF的預測是假設多數國家的疫情和必要防控行動在第二季度達到峰值並在下半年消退,若疫情延續時間過長,實際情況可能會更差於當前的預測。

朱海斌表示,如果海外疫情持續時間較長,海外上游廠商停工停產造成的供給中斷將導致全球部分產業鏈無法形成有效閉環。鑑於中國相當部分製造業處於全球產業鏈的中下游,國內加工製造業相關出口也將受到拖累。

超配中國市場、從防禦轉向週期

儘管如此,從策略角度而言,摩根大通繼續維持對中國市場的“超配”(overweight)立場,原因也在於中國疫情防控到位,率先復甦。

“儘管我們此前也‘超配’中國,但推薦更多的是防禦性板塊,例如醫療、在線遊戲、在線零售等。但上週開始我們的基調更為積極。隨著經濟復甦,我們更青睞於週期性板塊票,未來基建仍是一個主要的推動因素,近期專項債發行也在加速。投資主要關注三大方向——基建、5G和數字經濟、公共衛生、醫療。”朱海斌表示。

4月17日,北上資金淨流入近86億元。若按美元計,一季度外資通過陸股通淨流出的金額僅20多億美元,與過去幾年總體1400多億美元的淨流入規模相比很小。但此前各界認為資金大幅流出的局面已近尾聲。也有多家外資投行對第一財經記者提及,MSCI此前提出的A股擴容面臨的最主要問題是綜合交易賬戶問題。市場原本希望上半年能夠推出綜合交易賬戶,目前看來進度可能會受到疫情影響。去年12月,知情人士稱,陸港通最早或於2020年一季度開通綜合交易,即允許通過單份委託單為多客戶賬戶進行交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