孺子牛
第一關鍵是在於家長嚴格掌控:
堅決做到四不玩。上學不玩,做作業不玩,吃飯不玩,睡覺不玩。
一定要控制時限。有時間讓玩一玩,根據情況,每次不得超過半小時或1小時。如雙休天、節假日內每天定時定點,到時間堅決關機。學習取得進步,獎勵一定的時長給他玩,讓他有目標自己進步就可以多玩一點。我以前沉迷於玩手機的時候家裡人就直接二話不說手機直接給藏了起來,怎麼也找不到,沒有辦法只能聽話學習。
第二在於讓孩子培養興趣:
為什麼孩子喜歡玩手機?還不是手機上的各式各樣的APP吸引著他,讓他有好奇心,想要不斷的通過玩來滿足好奇心。所以家長要適當的發現和培養孩子的興趣比如舞蹈音樂機器人制作等等等,也會適當誘導他去發現自己的興趣愛好,給他灌輸一種概念:這個興趣學好以後可以讓他得到什麼。
第三多和孩子交流溝通:
孩子喜歡玩手機可能一部分原因是想交朋友,通過各種APP認識新的朋友,有些事他不願和熟人說他想找陌生人傾訴說出自己最近的不順或者好事。所以家長要學會和孩子交朋友,多於孩子溝通交流,瞭解孩子的一些想法,幫助他解決問題。
願喜青年
怎樣來挽救玩手機上癮的孩子?
其實我在另一個問題裡有相關回答,也把截屏發到下邊。
現在我想說的是,上癮這件事情,其實它跟毒癮相似但不同。很多年前,那麼多去網吧玩遊戲的少年,都曾被蓋上“網癮少年”的帽子,這些人也沒經過治療啊!反而現在成了社會的頂樑柱!所以,關於上癮,其實是沒有找到另一件代償性的的事情。就拿我來說吧,上班的時候,手機拿在手裡的時候都少,校長都經常訴苦女老師的電話最難打通。因為女老師衣服沒有兜,上課不帶手機,下課沒時間看。現在停課不停學,必須用手機,直播,看作業,發通知,這些事情需要四十個人來配合,這四十個人又不能一下子全配合。反饋作業的空隙幹啥呢?看手機,等回覆通知的間隙幹啥呢?看手機~沒有另一件更有意義或者說更有吸引力的事情時,就是看手機。
我想孩子們也是如此~所以挽救玩手機的孩子,方法就是找到另一件對他有吸引力的事情來代償不看手機的損失。同時伴隨著獎賞。可不是金錢之類呀!是對孩子來說更具吸引力、不常辦到的事情。這樣一點一點引導,從而達到目的。戒掉手機絕不是說教就能做到的!
小學王老師super
孩子不是天生喜歡玩手機,環境所致,很大一部分原因在家長身上,所以要想戒掉孩子的手機癮,前提家長先自己戒掉,不是不當著孩子面偷著玩,孩子比我們想的聰明和敏感。家長理性使用手機是第一步。對孩子說教,讓孩子明白玩手機危害其實不會有用。家長也知道手機危害,家長都不能,孩子怎麼可能。
1、孩子喜歡玩手機,是因為手機裡的世界對他的吸引力比現實世界的大,因此要引導孩子迴歸現實世界就是要引起他的興趣。根據孩子的年齡階段不同,引導的方式也不同。小點的孩子,可以父母有很多方法吸引他們注意;大的孩子,就需要有方法了,他們喜歡家裡蹲,父母就拉他們去外面,陪他們做他們感興趣的事。
2、如果孩子一開始有其他興趣,比如閱讀、圍棋、運動、繪畫、唱歌等等,有自己一個特別的愛好,斷不會沉迷於虛擬世界,因為這些愛好都能很好的培養身心,陶冶情操,有了一個陽光的愛好孩子才不會躲在房裡對這手機孤獨地刷。任何生命都是嚮往健康美好,之所以沉迷手機是因為他們還沒有接觸到更美更好的東西。所以在他們還小的時候,慢慢幫他們找到堅持培養孩子一項愛好是非常重要的,這也對孩子的青春期發展非常重要。當然,必須明確的是,要培養的是孩子自己所感興趣的而不是家長的,否則適得其反。
3、小學階段的孩子處於對世界對宇宙感興趣的階段,他們的問題最多,家長的耐心、正確的回答和引導會開啟他們探索世界的門。家長可以經常帶他們去宏偉的地方如博物館、天文館參觀,讓他們瞭解世界上一些偉大的人物及他們的故事,幫孩子樹立志向。中學階段,特別是初中階段,他們的身體和心靈都會有變化,心理上比較情緒化,這是青春期不可避免的,父母需要多帶他們接觸大自然,鼓勵他們與同伴一起投身大自然。
4、如今的孩子稱作“關在屋裡的一代”,根源是父母沒時間陪孩子,或者怕孩子吵鬧圖一時方便清靜,直接甩給孩子手機慢慢養成的。看到很多老人帶小孩,都是直接給個手機再去做其他事。父母要抽時間付出行動多關心孩子,沒有行動,對孩子吼一百句也沒用,反而會增加孩子的反叛和憤怒。前段時間一個10歲的男孩因沉迷手機遊戲騙奶奶人臉識別捆綁奶奶銀行卡,2個月刷掉卡里5萬5千元,就是因為缺乏父母陪伴與關心。
5、孩子的任何問題幾乎都可以在父母身上找到答案,父母就應該多陪陪孩子,自然會了解自己的孩子,自然會找到適合自己孩子的解決辦法。這個世界不存在完美的父母也沒有完美的孩子,我們能做的就是給他創造一個陽光的環境,引導他們向著健康陽光發展。
6、補充一點,簡單粗暴沒收孩子的手機不是個明智的解決辦法,這樣會傷害孩子,孩子年齡越大這樣做傷害越大。想要改掉孩子壞毛病,先了解他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