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椿樹長出“致富芽”

香椿樹長出“致富芽”

喬集鄉大朱寨村香椿培育棚裡,工人正在為新培育的3號香椿苗床加溼。本報記者 劉建讜 攝

香椿芽是春天香椿樹上最嫩的葉子,被稱為“樹上蔬菜”。虞城縣喬集鄉大朱寨香椿芽是豫東名特產品、宋代貢品,相傳已有一千多年曆史。如今,該鄉通過招商引資引進新品種和專業技術人才,提升了當地香椿的質量和種植技術。

《歸德府志》載,大朱寨椿芽以“肥嫩、香味濃、油汁厚、葉柄無木質,清脆可口”而美名遠揚,尤以穀雨前椿芽品質優良,芽頭鮮嫩、色澤油光、肉質肥厚、清脆無渣,營養價值很高,還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早在宋代,大朱寨椿芽即為貢品,每年穀雨前後,驛者馱上上等鮮椿芽,馬不停蹄趕往汴京(今開封)。明清時期,大朱寨椿芽更是聞名海內,每年春季,各地遊人都到黃河大堤品嚐鮮椿芽。

“大朱寨香椿”的由來和黃河大堤密切相關。黃河自黃土高原沖積而下,在平原地區稱為“八百里懸河”,而位於黃河故道南岸的大朱寨是烽火十三寨第一寨。明萬曆年間黃河曾在大朱寨決口,十幾萬人用了幾年時間才把決口堵上。為防後患,官府在黃河大堤南又修建了一層防護堤叫二堤,在大堤和二堤中間的這方土地土壤肥沃,年年五穀豐登,特別適合香椿生長。這一帶的農民家家都有種植香椿的習慣,這裡的黃河故道香椿便叫大朱寨香椿。

採摘椿芽宜早不宜遲。豫東有“穀雨前椿芽嫩無絲,穀雨後椿芽生木質”的諺語,《歸德府志》也有“春初芽發,早採者貴,晚則質老味淡,尤以穀雨前後為佳”的記載。成年香椿樹一年可採收兩次,第一次在穀雨前5—6天採摘,為頭茬椿芽,品質最佳;第二次在穀雨後5—7天採摘,為二茬椿芽,品質次之。幼樹一年採一次。百姓多在早晨或傍晚採摘椿芽。

春來第一鮮,莫過於香椿。大棚香椿芽上市早,因種植成本高產量少而成為百姓餐桌上的“貴族菜”。在大朱寨村香椿種植基地裡,香椿芽被綁成一小扎,蓋上保鮮膜放在一次性托盤裡,每份1—2兩重,顏色深紅鮮嫩,讓人饞涎欲滴。“現在是椿芽最嫩的時候,很受歡迎。”河南大朱寨香椿種銷總經理陳君說。大朱寨香椿芽,紅葉、紅梗、紅芯,鮮嫩爽口,營養豐富,老少皆宜。而反季節大棚種植,把香椿芽提前到了春節上市,上市時沒有同類產品大批量競爭,需求大,價錢高。頭年育苗,年底即可長出嫩芽,頭茬香椿趕在元旦上市,能銷售三個月時間,400平方米的大棚可收入十幾萬元,前景十分樂觀。

“大朱寨村現有香椿棚8個,佔地10餘畝,計劃再流轉200畝土地用於香椿育苗,形成香椿培育基地,沿河道栽植香椿樹5000畝,使之成為喬集鄉特色產業。”該鄉黨支部書記王琪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