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战解码:蜀主刘备身经百战,为何却遭陆逊痛击?

文:幽谷(作者原创授权)

从公元219年开始,刘备集团可谓“屋漏偏逢连阴雨”,关羽被擒杀,荆州战略要地丧失;孟达投降曹魏集团,东三郡得而复失。这一连串的打击,刘备怎么可能咽得下这口气?正好他最为忌惮的曹操病死,曹丕称帝,刘备表面大骂,心中想必狂喜,没准能感谢曹丕八辈祖宗,是人家曹丕给了他极好的称帝借口。部下自然心领神会,“威逼”刘备赶紧称帝。刘备称帝后,即发动了伐吴的夷陵之战(又称猇亭之战,或彝陵、猇亭之战)。

刘备为什么要发动夷陵之战呢?是替关羽报仇吗?恐怕连他自己都不相信。想灭吴吗?此时刘备虽浮躁,估计他头脑再发昏也应当知道没灭吴的本事。刘备最大的战略目标,应该是夺回荆州。但夺回荆州有可能吗?刘备出征前,张飞被部下所杀,用生命诠释了“不作死就不会死”的简单道理,而黄忠其实在此之前已经病死,赵云因为劝谏不要伐吴被留在后方督粮草。黄权提了一个很好的建议,却被刘备打发督江北之兵以防魏。至于关兴和张苞,演义中所有他哥俩的故事,均为虚构。所以可以说,刘备伐吴其实没有一员能拿得出手的大将。而法正过早病死,没有军师为他出谋划策。

那么,兵力有多少呢?《三国演义》把刘备的军队吹成七十万,实际上,加上沙摩柯的少数民族军队,最多不超过五万人。反观东吴,名将众多,兵力应该在五万以上。从兵力对比上看,双方基本一比一,东吴甚至略多。

夷陵之战解码:蜀主刘备身经百战,为何却遭陆逊痛击?

更重要的是,东吴取得荆州时,关羽的荆州军基本都投降了东吴,东吴的战争动员能力远高于蜀汉。所以我推测,即使东吴没有陆逊这样的出色儒将,获胜也应该是大概率事件。只是硬拼即使获胜,也会有重大伤亡。

那么,陆逊是如何用最小的代价,大破刘备军队的呢?

陆逊任大都督后,果断地实施战略退却,一直后撤到夷道(今湖北省宜都市)、猇亭(今湖北宜昌市猇亭区)一线。然后在那里停止退却,转入防御,遏制蜀军继续进兵。那么,陆逊为什么要实行战略退却,又为什么在猇亭一带停止退却,“教诸将各处关防,牢守隘口”呢?陆逊实施战略退却的原因,他是这样分析的:“备举军东下,锐气始盛,且乘高守险,难可卒攻。攻之纵下,犹难尽克;若有不利,损我大势。(《三国志·吴书·陆逊传》)”所以,战争之初不能进攻,要实施战略退却,避开对方的锋芒。而为什么要坚守猇亭一带,这需要从地形上分析,我们来看一下夷陵之战形势图。

夷陵之战解码:蜀主刘备身经百战,为何却遭陆逊痛击?

我们知道,宜昌(即当时的夷陵,因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得名)是长江上游和中游的分界点,宜昌向上游,就是著名的长江三峡,其中的巫山位于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上。阶梯分界线其实是地形急剧变化的过渡地带。猇亭一带以东,就是我们熟知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如果放弃了这一带,让刘备占领了长江中游,不仅无险可守,还因为人口稠密,农业发达,刘备即使不能全胜,至少有了以战养战的机会。所以,猇亭一线绝不能放弃。我们再细看地图,很容易发现,退守到这里,完全退出了崇山峻岭地带,把兵力难以展开的数百里长的山地留给了蜀军。山地不适宜发展种植业,蜀军不可能就地取粮。于是,蜀军不仅粮食给养运输非常困难,而且士兵在山地活动,极容易疲惫。此时刘备已深入吴境二、三百千米,需要分兵驻守,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兵力分散。而陆逊则拒绝救孙桓,避免过早分兵,要集中优势兵力击破敌军。不救孙桓,显示了陆逊大将的担当。要知道,孙桓名义上还是孙权的侄子,虽无血缘关系,如果真的彝陵城破,孙桓有个啥闪失,陆逊的压力可想而知。所以陆逊做出这样的决策是十分不容易的,甚至可以说冒一定风险。

夷陵之战解码:蜀主刘备身经百战,为何却遭陆逊痛击?

相持了几个月,刘备求战不得,士气逐渐低落。到了当年的闰六月,刘备慢慢地遭遇到另一个大敌——伏旱。那么,什么是伏旱,伏旱又对刘备军队有什么影响呢?伏旱是发生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期间的旱象,因这期间正处于伏天,故称“伏旱”。

为什么会发生伏旱呢?

从7月中旬到8月中旬,随着夏季风增强,江淮准静止锋消失,雨带推移到黄河中下游和东北地区。此时,长江中下游地区被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以下沉气流为主,日照长,太阳辐射很强,气温高,晴热少雨,蒸发旺盛。伏旱主要发生在长江流域及江南地区,特别是湖北、湖南、江西、江苏、安徽等省。由于气团单一,除局部地区的雷阵雨外,无大片雨区,普遍出现干旱酷暑天气。这一季节长江中下游地区午后气温一般高达33~35℃,个别地方有高达43~45℃的高温记录。夏季是农作物生育旺盛的时期,伏旱对作物的危害一般比春旱重,所以有“春旱不算旱,夏旱减一半”的农谚,严重危害农业生产,甚至造成人畜饮水困难。

夷陵之战解码:蜀主刘备身经百战,为何却遭陆逊痛击?

刘备遭遇伏旱天气,“天气炎热,军屯于赤火之中,取水深为不便”,而吴军又坚守不出,刘备不得已,“遂命各营,皆移于山林茂盛之地,近溪傍涧”。刘备还放弃了水陆并进的战略,移水就陆,百里连营,兵力更加分散,我们熟知的陆逊火烧连营成名之战就这样发生了。

夷陵之战体现了陆逊卓越军事才能和高超的指挥艺术,他既能策略性退却,又能根据地形条件恰当地选择防御地点。他既能沉得往气防守,又能审时度势,利用天气变化,当刘备被迫移营密林时,迅速抓住战机,巧用火攻,以微弱的代价取得了歼灭数万蜀军的大胜。反观刘备,不但恃强冒进,还不察地形条件,把军队带入了交通不便的山地地带,不战自疲。面对坚守的吴军,又不知及时改变战略,而是分散兵力,于密林中处处结营,在火攻面前一败涂地,损兵折将。

罗老先生写《三国演义》尊刘抑曹,无视孙吴。但夷陵之战刘备惨败的结果是无法改变的,怎么办?罗老先生的策略是虚构了一些小胜仗,并且详写,刘备惨败则略写。例如,东吴名将甘宁在夷陵之战前已经病死,并非被沙摩柯射死。傅士仁和糜芳既没有杀马忠,也没有投降刘备被反杀,人家都活得好好的。东吴名将潘璋更没有死于关兴之手。夷陵之战并非罗老先生第一次用这种写作手法,整个演义中多处使用,如刘备被曹操打的大败略写,而详写赵云大战长坂坡,单骑救主。直到今天,这种“贯中笔法”还被某些人广泛应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