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劇中,武將上陣總要揹著幾面護背旗,真實戰場上大將也背旗嗎?

中國戲劇是一種深受廣大人民群眾喜愛的藝術。特別是武生登臺亮相的時候,一個動作,身後揹著的護背旗也會獵獵飄舞,非常威風,往往能迎來臺下的一片喝彩聲。


戲劇中,武將上陣總要揹著幾面護背旗,真實戰場上大將也背旗嗎?

戲曲舞臺上的武將們,背後的護背旗的數量是與他們的身份地位相對應的,一般元帥背八面旗,先鋒大將背五面旗,普通的將軍背四面旗。在大家熟悉的戲曲《岳飛掛帥》中,岳飛就是身背八杆護背旗,頭戴銀色帥盔,身披銀甲,腳穿虎頭戰靴登場的。

細心的觀眾可能會發現,武生們身背的護背旗,大多數是三角形的,上面描金邊走金線繡著龍虎雲紋,這種旗子在戲劇裡又叫“靠旗”或者“大靠”。許多觀眾會認為:這種旗子,對於彰顯舞臺藝術形象非常有作用,在現實之中卻沒什麼作用,如果在真實的戰場上,武將們揹著這種旗子去打仗會成累贅的。


戲劇中,武將上陣總要揹著幾面護背旗,真實戰場上大將也背旗嗎?

真實情況真的是這樣嗎?其實不然!藝術來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中國古代的武將,早在南北朝時期,就背插護背旗馳騁在疆場上了。在南北朝時期墓葬出土的壁畫上,人們就可以看到揹著護背旗、舞刀弄槍的將軍形象。在明朝戚繼光的著作《練兵實紀》中也明確記載:“旗總,每名背旗一面,旗槍桿一根”,“騎兵隊總,每名明盔一頂,甲一副,臂手一副,背旗一面”,由此可見,在明朝,護背旗已經廣泛使用了。


戲劇中,武將上陣總要揹著幾面護背旗,真實戰場上大將也背旗嗎?

另外,在清朝時期的來華英國使團的人員的文字記錄和繪畫之中,也可以看到對清將護背旗的描繪。晚清戲曲裡的這種戲服裝扮,就是對清軍的裝備的藝術再現。實際上,這種看起來“很麻煩“的護背旗,在實戰中是有多種功能的。

其一,護背旗可以作為傳令旗,在古代戰場上,敵我雙方混戰在一起,塵土飛揚,人影晃動之時,士兵們通過色彩鮮豔的護背旗就可以辯明自己的將官在哪裡,跟隨旗幟行動,”旗進則進,旗退則退“,護背旗就起到了指揮聯絡的作用。


戲劇中,武將上陣總要揹著幾面護背旗,真實戰場上大將也背旗嗎?

其二,護背旗還能起到防護的作用。在戰場上廝殺的大將,要時時面對來自四面八方的攻擊,就是一些武藝超群的將軍也難以時刻保持著靈敏的反應速度,這就難以抵擋來自背後的攻擊。而護背旗是用縝密的綢布製成,在風中飄舞開了,能夠防禦很大一部分從背後射來的弓箭。另外,護背旗不停地晃動,還可以干擾敵軍的視線,起到防禦的作用。


戲劇中,武將上陣總要揹著幾面護背旗,真實戰場上大將也背旗嗎?

其三,一隊背插護背旗的大軍,策馬飛馳而來,看起來會很有氣勢,能夠極大地提振自己士兵的士氣。同時,又可以打擊對方士兵的士氣。護背旗的優點如此多,所以,古代大將上戰場時都會揹著護背旗的。各位網友,你對此怎樣看,請留言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