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宏杰---尿素裤子

@张宏杰

【"尿素裤"歌谣】特殊时期中,与日本建交,从日本进口了一批“尿素”,用完后的尿素袋子成了宝物,染一染,正好做一条裤子,但“日本”“尿素”这几个汉字任凭你怎样染,总是染不掉。这种尿素袋子,是最抢手的时髦货,甚至是恋爱利器,作家王跃文在《我的堂哥》里描述:“村里人说得难听,幸福用三条尿素袋子,就把阳秋萍睡了。……通哥看见阳秋萍新做了条尿素袋子的裤子,问是哪里来的,阳秋萍讲是幸福给的……通哥起了疑心……”

所以只有社队干部才能享受到尿素裤。穿着这种裤子,前面是“尿素”、后面是“日本株式会社”制造。那时,农村流行多首讽刺农村干部的顺口溜:

“来个社(村)干部,穿的化肥裤;前面是“日本”,后面是“尿素”。

“大干部小干部,一人一个尼龙裤,有黑的,有蓝的,就是没有社员的。”

"宣传队不害羞,穿着尼龙袋子满街溜,后边是‘日本产’,前边是‘尿素’,裤裆里还夹着‘含氮26%’。"

干部见干部,先比高级裤,前边“日本产”,后边是“尿素”,裤裆里“净重25”

原山西长治市委书记吕日周回忆说:“我们又到太行山调查,太行山也是如此,那里的农民,就是因为物质生活的贫乏引起一些干部与群众关系的紧张,那里有大队干部、小队干部和群众争抢一个尿素袋子的事,谁抢上谁就可以做件衣服或裤子穿。那时我们就贫穷到那样的程度,不得不用日本的尿素袋子来做衣服穿。争来争去,由于大队小队干部有权,就把这个尿素袋子争到了,做衣服穿了。农民没有权,所以他们就用民歌的形式唱出来,表示他们的不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