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指導:炎症性腸病患者網上問診注意事項

疫情防控期間,很多炎症性腸病(IBD)患者會選擇在網上詢問病情。

網上諮詢,醫生不能面診,只能完全依賴患者提供的信息來進行診斷,因此醫生對患者提供的信息要求會比較高。但是許多患者常常無法清楚地描述自己的病症情況,例如,關鍵症狀一帶而過,既往診治情況不清晰等。如果患者提供的信息不全面、不準確,則很可能會誤導醫生,造成判斷錯誤,延誤病情。

那麼,如何正確描述病情,向醫生準確提出自己需求呢?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消化科副主任醫師、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第九屆委員會青年委員會委員李軍對網上問診的關鍵步驟進行梳理。

專家指導:炎症性腸病患者網上問診注意事項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消化科副主任醫師、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第九屆委員會青年委員會委員李軍

李軍表示,網上問診需要大家提供的內容與平時醫生問診時提供的內容基本相同,主要分為主訴、現病史、既往史和過敏史、家族史、輔助檢查等幾個方面。

1.主訴:簡單來說,就是向醫生說清楚本次諮詢想解決的主要問題,主訴應該包括症狀、發生症狀的時間。“例如,最近有點便血,便血了大概一週時間,同時腹瀉了1個月左右。”這樣可以幫助醫生做出準確判斷,若判斷方向不一樣,醫生思考的內容也就不一樣。如果有多個症狀,發生的時間也不一樣,患者就要判斷哪些症狀是最困擾自己的,除了在主訴裡說出主要症狀和發生時間,還可以寫上症狀加重或復發時間等。

2.現病史:這是最重要的部分,主要指與本次諮詢有直接關係的所有內容。例如,IBD患者的現病史就要包括從初次起病到現在的所有情況,最好包括以下內容:

(1)初次起病情況:症狀(主要包括大便情況、腹痛、發熱、以及其他症狀)、時間,在哪家醫院進行過診治?做了哪些檢查?診斷的是什麼病(越全越好)?治療過程中用了哪些藥(最好提供藥名)?每天服藥劑量和頻次?藥物是否有效?以及病情緩解時,大便、腹痛等相關情況。

(2)從初次起病到最近病情變化的整體情況:復發次數、規律,病情緩解和加重時的大便情況、用藥情況。如果用過激素、免疫抑制劑、生物製劑或做過手術一定要說明。此外,可以描述病情最重的一次發作的具體情況。

(3)本次發作的具體情況,包括復發可能的原因(減藥/停藥、飲食不當、勞累等),症狀、發作時間、診斷和治療情況。

3.既往史和過敏史、家族史:主要是自己同時患有哪些疾病,特別是需要服藥的慢性病;一定要提供藥物過敏史,避免醫生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推薦了過敏藥物;家族史主要指家族中的重大疾病,比如惡性腫瘤等。

4.輔助檢查:輔助檢查能提供客觀證據,對醫生的幫助很大,如果有最近的檢查,可以拍成照片一併提供給醫生。一般而言,血、尿、便這些檢查結果離問診日期越近越好。特殊檢查,比如腸鏡、腹部CT可以提供最後一次的結果。如果以往有過就診經歷,可以提供最後一次的病歷,這些都有助於醫生快速、準確的判斷病情。

李軍補充,症狀描寫需要儘可能細緻。她提到,醫生很難通過隻言片語來準確判斷病情,所以,需要患者儘可能多提供細節。例如,描述腹痛時,最好說明位置、疼痛的性質(絞痛、隱痛、燒灼樣……)、持續時間、每次發作時的誘因、是否有其他伴隨症狀等。“如果方便,IBD患者可以儘量提供大便中帶有黏液膿血的照片,這樣能讓醫生直觀看到大便情況。問診至少要提供大便情況、粘液膿血情況、腹痛、發熱等幾個基本要素。”李軍說。

李軍強調,病史描寫需要客觀、簡潔、準確,患者需冷靜地描述自己的情況,不要誇大或者淡化症狀,更不要把自己想象中的、道聽途說的事情夾雜在裡面。“用‘一天大便5次’,比說‘拉得都要不行了’對醫生更有幫助。”

“針對IBD老患者,千萬不要對醫生的記憶力抱有太高的希望,指望醫生記得自己所有病症情況。”李軍提醒,醫生很難記住每個病人的情況,患者在諮詢時,應把自己當做新病人,同時向醫生簡單說明以往就診情況。

李軍強調,在正常的門診面診中,醫生會對患者進行查體,而這個環節在網上問診很難實現,因此,醫生對病史和輔助檢查的依賴性會更高。李軍建議,在諮詢前,患者應先整理回顧自己發病以來的情況,找齊相關資料,提供儘量全面、準確的信息,這樣,醫生才能夠提供更專業、準確的診斷意見。

特別鳴謝:中國科協推薦專家

專家指導:炎症性腸病患者網上問診注意事項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技前沿大師談”原創,轉載時務請註明出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