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橐,七歲成為孔子老師,被後世尊為聖公,又被民間奉為小兒神

《三字經》:“昔仲尼,師項橐,古聖賢,尚勤學。

《戰國策》:“夫項橐七歲而為孔子師......”

項橐,七歲成為孔子老師,被後世尊為聖公,又被民間奉為小兒神


項橐是何許人也呢

又為什麼他能在七歲時被聖人孔子尊為老師,而廣為傳頌呢?

項橐,七歲成為孔子老師,被後世尊為聖公,又被民間奉為小兒神

(日照市嵐山區巨峰鎮和碑廓鎮交界處)

項橐,七歲成為孔子老師,被後世尊為聖公,又被民間奉為小兒神


在魯東南黃海之濱西二十里處有一座山,叫聖公山。站在山前抬頭向上望去,聖公山就像是一把古代的“官帽椅”。山體中間秀出的平田上有一座廟,叫聖公廟,是當地人為紀念古代的小神童項橐而建。特殊時期,聖公廟曾被拆除,後2001年重建改稱為七和寺。

項橐,七歲成為孔子老師,被後世尊為聖公,又被民間奉為小兒神


項橐,七歲成為孔子老師,被後世尊為聖公,又被民間奉為小兒神


在聖公山一帶,孔子師神童項橐有一段家喻戶曉的傳說:春秋戰國時期,當時海曲(今山東日照)項家莊(今碑廓鎮袁家莊北山)住著一戶姓項的人家,妻魏氏,夫婦男耕女織,忠厚善良。但婚後多年無子,後兩夫妻便到其家東面的幽爾崮山(有兒崮)奶奶廟求子許願。

項橐,七歲成為孔子老師,被後世尊為聖公,又被民間奉為小兒神

(幽爾崮)

一天魏氏伏案而睡時,冥冥之中看見一仙人飄逸而來。數日後,魏氏感到有孕在身。

十月懷胎。次年的農曆四月初八日,魏氏與姑嫂三人一起到幽兒崮山挖藥材。走到崮頂西北角時,魏氏感到腹中陣陣墜痛。不一會兒,魏氏就產下了一個男嬰,“哇…”,哭聲響徹山谷。

同行的姑嫂二人想脫件衣服包孩子回家,但孩子臍帶還未斷,母嬰仍相聯。姑嫂二人就用隨帶的柴刀剁,鏟子鏟,忙活了一大會兒,汗流浹背,臍帶仍未截斷。

這時魏氏想起平時經常被茅草葉子劃破手指,劙破腳脖,就讓姑嫂二人用茅草劙試試。果然奏效,一劙兩斷,嫂子抱著孩子,小姑子揹著魏氏,一同往回走。丈夫聽說妻子在山上生了孩子,就跑去迎。接過孩子一看,小孩子長的天格方圓,地格飽滿,脫口而出說,像個小橐(口袋)就叫他橐吧!魏氏同意,因姓項,以後大名就叫項橐。

項橐從小聰慧過人,是十里八鄉有名的神童。

項橐,七歲成為孔子老師,被後世尊為聖公,又被民間奉為小兒神


項橐七歲那年,孔子東遊經過此地。

此時小項橐正和小夥伴在路上做壘城遊戲,當孔子車隊浩浩蕩蕩而來,小夥伴們都驚怵的躲在路旁,唯獨項橐不讓路,孔子看這孩子氣宇軒昂儀態不俗便下車問道:“車馬過來為何不避讓?”

項橐答曰:“前面有城,是車讓城還是城讓車?”

孔子下車一看,果然看到地上有些石子,瓦片正在建造“城池”。

孔子繞過項橐的“城池”後,越想越覺得這個敢擋他道兒的小孩不簡單。於是又返身來見項橐。項橐叉著腰,站在“城”中,正在不亦樂乎地指揮著他的小夥伴們造城呢!

項橐,七歲成為孔子老師,被後世尊為聖公,又被民間奉為小兒神


孔子笑著問他:“請問你叫什麼名字啊?幾歲啦?”

項橐說:“我叫項橐,年方七歲。請問您是哪一位?”

孔子說:“我是魯國孔丘。”項橐驚訝地說:“原來您就是大名鼎鼎的孔夫子,正好,我有三個問題想向您請教。”孔子笑著點了點頭。

項橐脫口就問道:“天地人為三才,夫子可知天有多少星辰,地有多少五穀,人有多少眉毛?”

孔子搖了搖頭。

項橐得意地說:“天有一夜星辰,地有一茬五穀,人有黑白兩根眉毛。”

項橐又問:“請問什麼水沒有魚?什麼火沒有煙?什麼樹沒有葉?什麼花沒有枝?”還沒等項橐問完,孔子就忍不住開口了:“江河湖海,是水就有魚;柴草燈燭,是火就有煙;沒有葉不成樹,沒有枝哪裡有花呢?”項橐聽後晃著腦袋說:“不對,井水沒魚,螢火沒煙,枯樹沒葉,雪花沒枝。”

然後,項橐又接著問:“什麼山沒有石頭?什麼車沒有輪子?什麼牛沒有牛犢?什麼馬沒有馬駒?什麼男人沒有妻子?什麼女人沒有丈夫?”

孔子又搖頭道:“啊呀,我還是不知道。”項橐一臉自豪道:“土山無石,轎車無輪,泥牛無犢兒,木馬無駒兒,神仙無妻,仙女無夫。” 項橐說罷,又接著問孔子:“鵝和鴨為什麼能浮在水面上?鴻雁和仙鶴為什麼善於鳴叫?松柏為什麼冬夏常青?”孔子答道:“鵝和鴨能浮在水面上,是因為腳是方的;鴻雁和仙鶴善於鳴叫,是因為它們的脖子長;松柏冬夏常青,是因為它們的樹心堅實。”

“不對!”項橐大聲說:“龜鱉能浮在水面上,難道是因為它們的腳方嗎?青蛙善於鳴叫,難道是因為它們的脖子長嗎?竹子冬夏常青,難道是因為它們的莖心堅實嗎?”

這時,恰巧有群鵝在池塘哇哇叫著戲水,項橐就又問孔子:“鵝的叫聲為什麼這樣大?”孔子說:“因為它的脖子長。”

項橐說:“蛤蟆、蛙子脖子很短,叫聲也不小啊!”

項橐一連串的發問令孔子不由得連連慨嘆“後生可畏,我當拜你為師!”

這就是赫赫有名的項橐“三難仲尼”。

項橐,七歲成為孔子老師,被後世尊為聖公,又被民間奉為小兒神


孔子拜七歲小孩為師的事情迅速流傳開來,莒國(日照地區原為莒國)國君幾次出兵征戰時均派人詢問項橐,其建議都被使用並取得勝利。如此。各國諸侯更視項橐為天才,都想找到並收為己用。

但是項橐卻堅決不去,為了避禍還特意躲到了山裡。但後因項橐嬸母不小心被人套走消息,洩露了項橐的行蹤,以及唯茅草不能傷害項橐一事。吳國國君在求才不成後,派武士用茅草刺殺了項橐。此時,項橐年方十餘歲。(一說十歲)

因孔子曾尊項橐為師,孔子為聖人,所以後世尊項橐為聖公。

項橐,七歲成為孔子老師,被後世尊為聖公,又被民間奉為小兒神


民間還傳說聖公項橐是小兒的保護神袛,專門護佑十歲以下幼兒。因此,聖公廟香火鼎盛。

特殊時期,聖公廟被拆除後,有一附近村民因窮困潦倒決定闖關東,臨行前到聖公廟遺址磕頭許願:“聖公老爺您若保佑我以後發財,待我出頭之日一定為您重修廟宇,重塑真身”。

後此人果真財源亨通、步步發達,於是返鄉還願重修廟宇,就是如今的七和寺。

項橐,七歲成為孔子老師,被後世尊為聖公,又被民間奉為小兒神


項橐,七歲成為孔子老師,被後世尊為聖公,又被民間奉為小兒神


七和寺每年春節期間開放,周邊地區的人們紛紛來上香祈福。每年農曆三月三日行廟會,更是聚集了魯南、蘇北以及各地區的信男信女許願、還願。

《高士詠·項橐》

唐·吳筠

太項冥虛極,微遠不可究。

稟量合太初,返形寄童幼。

孔父慚至理,顏生賴真授。

泛然同萬流,無跡世莫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