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歲《詠鵝》驚為天人,七十年後《詠蟬》遁世人生。

七歲《詠鵝》驚為天人,七十年後《詠蟬》遁世人生。

七歲《詠鵝》驚為天人,七十年後《詠蟬》遁世人生。


七歲《詠鵝》驚為天人,七十年後《詠蟬》遁世人生。


駱賓王,字觀光。

婺州義烏(今浙江義烏市)人。

初唐四傑:駱賓王、王勃、楊炯、盧照鄰。

-


七歲《詠鵝》驚為天人,七十年後《詠蟬》遁世人生。

七歲《詠鵝》驚為天人,七十年後《詠蟬》遁世人生。


詠鵝的天才少年,

便是唐朝的駱賓王。

初唐四傑之一。


-

那段耳熟能詳的天才詠詩經歷不表,

直接將故事翻到唐高宗開耀元年(681年)前後,

駱賓王時除臨海丞,復至齊境。

時離博昌甚近,但因公務緊急,

只能企予望之,不能父老歡聚,

徘徊悵恨久之,只能寫信寄情。

-

其父曾官青州博昌縣令,

後死於任所。

父親死後,

駱賓王流寓博山,

至他移居兗州瑕丘縣,

在貧困落拓的生活中,

度過艱難的早年歲月。

-


七歲《詠鵝》驚為天人,七十年後《詠蟬》遁世人生。

七歲《詠鵝》驚為天人,七十年後《詠蟬》遁世人生。


父親將深情留在了博昌

駱賓王亦復如是。

故地的清風明月,能令他內心虛靜。

山山水水、風情名物,如今想來,歷歷在目。

他與故交相居甚近,卻相隔實遠,心懷惆悵。

他對故地與知交的深情厚誼,

落於信箋,不覺涕泗橫流。

然而這樣極度悲傷的時刻,

也僅僅只是駱賓王漫長一生中,

稀鬆平常、數不清的其中之一。

-


七歲《詠鵝》驚為天人,七十年後《詠蟬》遁世人生。

七歲《詠鵝》驚為天人,七十年後《詠蟬》遁世人生。

唐高宗永徽年間,

父親去世後,

寡母孤兒窮困潦倒、步履維艱,

數次參加科舉,都名落孫山。

無奈為餬口,為道王李元慶府屬。

道王曾叫他陳述才能,

他卻恥於自炫,辭不奉命。

遂數年幕僚,

落魄的生活卻始終不見絲毫起色

從道王府失業,返回兗州隱居。

-


七歲《詠鵝》驚為天人,七十年後《詠蟬》遁世人生。

七歲《詠鵝》驚為天人,七十年後《詠蟬》遁世人生。


在兗州的隱居生活,

並沒有使他放棄凌雲志。

反而在一定程度上看清現實,

他開始向一些大小官員上書,

嘗試自我推薦。

從吏部尚書、侍郎,

到地方長官州刺史,

乃至地方縣令、主簿等等,

都是他推銷自己的對象。

他從內心深處無比渴望,

能有一展才乾的機會。

但得來的卻是“浮躁淺露”的惡名。

-


七歲《詠鵝》驚為天人,七十年後《詠蟬》遁世人生。

七歲《詠鵝》驚為天人,七十年後《詠蟬》遁世人生。


麟德元年(664年)冬,

唐高宗李治於泰山封禪。

齊州各界推舉駱賓王,

寫作《請陪封禪表》

以歌頌皇帝千秋功業。

後因此事而拜奉禮郎,

不久改任東臺詳正學士,

負責校理朝廷圖籍。

這是駱賓王正式踏上仕途。

-


七歲《詠鵝》驚為天人,七十年後《詠蟬》遁世人生。

七歲《詠鵝》驚為天人,七十年後《詠蟬》遁世人生。


咸亨元年(670年),

駱賓王因事被謫,免除一切職務。

672年,出獄後,駱賓王輾轉入蜀,

投身軍中任文職,曾隨軍參加戰役。

平定蠻族叛亂,文檄多出其手。

久戍邊城,作邊塞詩。

豪情壯志,見聞親切。

-


七歲《詠鵝》驚為天人,七十年後《詠蟬》遁世人生。

七歲《詠鵝》驚為天人,七十年後《詠蟬》遁世人生。


其後又在四川宦遊多年,

在蜀時,與盧照鄰往還唱酬。

曾任武功主簿,後調任名堂縣主簿。

儀鳳三年(678年),

駱賓王被補任長安主簿,

後出任朝廷侍御史,

負責偵查、審辦貪贓枉法的官吏。

-


七歲《詠鵝》驚為天人,七十年後《詠蟬》遁世人生。

七歲《詠鵝》驚為天人,七十年後《詠蟬》遁世人生。


以駱賓王的性格,擔任御史職位,

最先遭到彈劾的,可能就是他自己。

果不其然,他不久便被同僚彈劾,

再次獲罪入獄,於是有了詠蟬詩


“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


他剛烈又極具張揚的性格,

每每為他招來禍事。

他強烈的憤概和不滿,

既隱忍又直白地宣洩在筆端,

他在詩文中則力辨其冤。

-


七歲《詠鵝》驚為天人,七十年後《詠蟬》遁世人生。

七歲《詠鵝》驚為天人,七十年後《詠蟬》遁世人生。


次年,朝廷改元,大赦天下,他由此出獄。

偏不肯捨棄濟世願望,再次來到長安。

調露二年(680年),

駱賓王被調任臨海縣丞,世稱駱臨海

儘管再度步入官場,

但他始終鬱郁不得志,不久便棄官離去。

-


七歲《詠鵝》驚為天人,七十年後《詠蟬》遁世人生。

七歲《詠鵝》驚為天人,七十年後《詠蟬》遁世人生。


睿宗文明(684),武則天廢中宗自立。

是年九月,徐敬業在揚州起兵,討伐武則天。

六十歲的駱賓王聽聞此消息,

毫不猶豫便加入這支隊伍。

被任為藝文令,掌管文書機要。

他滿懷激情寫就《討武曌檄》

慷慨激昂,氣吞山河。

-


七歲《詠鵝》驚為天人,七十年後《詠蟬》遁世人生。

七歲《詠鵝》驚為天人,七十年後《詠蟬》遁世人生。


對於駱賓王來說,

跟隨徐敬業起兵造反,

並不是突然興起的念頭。

早在長安為官時,

他便多次表達對武氏的不滿,

《討武曌檄》是正式的決裂。

檄文傳遍天下,

武則天讀後,責問宰相:

“安得失此人?”

-


七歲《詠鵝》驚為天人,七十年後《詠蟬》遁世人生。

七歲《詠鵝》驚為天人,七十年後《詠蟬》遁世人生。


身在軍中,曾登城樓,

他曾想象兵入長安的勝利日。

但十一月,徐敬業兵敗被殺,

駱賓王由此下落不明。

青史留名至此結尾。

對於他此後的行跡,

或說被殺,或說亡命,

或說在靈隱寺為僧。

-


七歲《詠鵝》驚為天人,七十年後《詠蟬》遁世人生。

七歲《詠鵝》驚為天人,七十年後《詠蟬》遁世人生。


其一生行跡,頗為詭奇,也近於縱橫家。

聞一多言其天生一副俠骨,專喜歡管閒事,

打抱不平、殺人報仇、革命,

幫痴心女子打負心漢。

他好像沒有跌宕起伏的一生,

滿是漂泊沉淪,始終清白高潔。

如七歲《詠鵝》,後《在獄詠蟬》,

取譬明切,不隨俗流,堅守己心。

-


七歲《詠鵝》驚為天人,七十年後《詠蟬》遁世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