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戰中的高淨客戶資產配置服務是怎樣的?

談及資產配置,大家並不陌生。無論在路演中、沙龍中、公司培訓中,以及平素交談時,這是一個提及率非常高的詞語。


我見過很多給私行做的家庭財富管理和資產配置的課件和課程,我也知道這些內容大部分只是走一個形式,真正能有效應用在實戰中的部分少之又少。


這是什麼原因?


非戰場而生,自然無可用於戰場。


說的更加直白一些:聽上去極其高大上的資產配置,只是一場培訓或者話術而已。


理顧面向專業化權益類產品轉型過程中將直接面對的一個問題:就是你想去跟客戶推薦某些基金,因為這個客戶已經買了一堆的權益產品(已經排除目標偏好不匹配的可能性)。怎麼開這個口?


我們不討論話術或者營銷技巧,就講一個邏輯,以及邏輯背後的東西。


這個邏輯是知己知彼。


先說知彼,值得是你能把客戶的問題摸清楚。客戶的問題在哪裡?就在他之前購買的一攬子產品裡。所以,第一步你得知道客戶投過些啥,當前有些啥,更重要的是,他心裡對此是怎麼個想法(測度)?


到了這裡,很多夥伴開始使用KYC技巧了。真很好,但我覺得:KYC的作用不僅在獲取信息,更在於驗證信息!


什麼叫驗證信息?就是說,你對客戶已經有了個大致的把握(特別在心裡上),接下來的KYC流程是在確認你的判斷舉例真實情況有多大的差距。搞清楚這部分信息之後,你後續的推進動作才會更加高效。


新的問題又來了!如何先行對客戶的狀態(心理狀況)做一個預判呢?


這就需要對其投資組合進行診斷了。當你把客戶過往的投資經歷,以及當前投資的狀況搞清楚之後,就找到文章開頭那個問題的突破口了。


我們來看一個例子:

實戰中的高淨客戶資產配置服務是怎樣的?

這是某個客戶現有的組合和表現情況。我覺得這個信息應該還是有辦法收集到的,如果客戶不願告訴你這些,說明他壓根就不信任你。為什麼不信任?你必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看到上圖之後,可以發現是單一的純股票多頭策略的組合。這類組合最大的特性就是隨著股市的波動而波動。年份好可以漲很多,年份差也會跌很多。如果遇到震盪行情就很熬人。一個沒熬住,就可能做出錯誤的判斷。


另一方面,由於投資過於分散,絕對收益反而不會太好。這就好比一個班級學習成績排名前十中有1人高考考進清華,和十人都考進清華,難度和概率上的差別都很大。

實戰中的高淨客戶資產配置服務是怎樣的?

這個例子中的現象還比較常見,當然你也可能遇到其他的情況。舉這個例子是告訴大家,先要把握這個關鍵信息。接下來就要使用到你的專業了,因為你要告訴客戶這個組合的特點和缺陷。


如果沒有缺陷,又如何去做調整?如果無法調整,你又哪來機會?


但是這件事情不容易做,第一你必須很專業,瞭解市面上主流策略和管理人,以及產品的表現情況。第二,你還得很專業,能夠做出調整,使得新的組合比原來表現明顯更好。


這個案例我在之前的文章裡舉過。大家看文章的時候感覺就是幾張圖,兩條曲線對比一下,很簡單,很酷哦。實戰中,在構建新的組合過程中,需要大量的專業知識,和一條成體系的配置方法論。

實戰中的高淨客戶資產配置服務是怎樣的?

配置方法論要說齊全要花較大的篇幅,這個先留著。但還是要再提醒一句,理論和實戰是有很大差別的,傳統關於資產配置的理論並不適用當前中國的市場和客戶。


知識方面,可以分為三個體系:① 宏觀,這個是用來判斷形勢和市場趨勢的;②大類資產,基本的資產特性要掌握;③ 產品,我們往往不會直接去炒股、炒期貨,這叫底層投資,不適合投資人,哪怕你是一個高淨值客戶,但在資本市場上,未必有優勢。配置的執行更多在產品層面。


第三塊就是實戰應用。這些都不展開了,篇幅不夠。

實戰中的高淨客戶資產配置服務是怎樣的?

第四塊是工具,涉及到原本投資組合的診斷分析。因為你要跟客戶溝通,說明組合的問題,必須要有數據的支持。你要突出調整後組合的優勢,也需要數據的支持。兩者進行比較之後,才能看得更加清楚。(參考下圖)

實戰中的高淨客戶資產配置服務是怎樣的?

之前也有小夥伴問我:這些工具市面上有哪些?


大致有兩類:一類是收費的工具,比如私募排排的組合大師。費用往往比較貴,不太適合個人使用。另一類是使用統計工具/語言,比如matlab(數值計算),R(統計),Stata(計量),Python(萬能),實戰中matlab和python更常見,但這對人的要求更高,需要同時有量化和計算機的專業儲備。


簡而言之,給高淨客戶做配置服務並不容易,對於理財師的要求非常高,但這份專業能力也將成為理財師的護城河。


——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