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需知】小鵝的幾種常見疾病分析

小鵝瘟:

本病是由小鵝瘟病毒引起雛鵝的一種急性、亞急性敗血型傳染病。其特徵為嚴重下痢及腸粘膜發生壞死、脫落,主要侵害出殼後4-20天的雛鵝,傳染快、致死率高。成年鵝感染無症狀表現,但可經卵傳播。

【流行特點】本病只發生於鵝,一週內的雛鵝發病致死率高達70%-100%;10日齡以上死亡率可達60%;20日齡以上的發病較低,而1月齡以上則極少發病。病癒鵝、免疫鵝可獲得免疫力,所產種蛋孵出的雛鵝不會發生此病,本病主要通過經消化道感染或垂直傳播。

【臨床症狀】

最急性:7日內的雛鵝突然發病,一經發現極度衰竭,雛鵝倒地、昏迷、雙腳呈划水狀,很快死亡,病勢迅速發展,2-3天波及全群,死亡率高達70%以上。

急性型:7-15日齡,病鵝精神萎靡、離群獨居、厭食,嗉囊鬆軟,鼻腔、口腔流出漿液性分泌物,喙端及趾蹼皮膚上有出血斑點,死前伴有兩腿麻痺或抽搐等神經症狀;嚴重下痢,拉灰白色或淡黃綠色稀糞,並伴有氣泡和少量糞渣,呈米泔水樣。

亞急性型:多發生於15日齡以上的雛鵝,以表現精神不振、厭食、拉稀和消瘦症狀,病程可持續5-7天。

【剖檢病變】本病特徵病變是空腸和迴腸卡他性腸炎或嚴重胃腸炎。腸管腫脹,小腸粘膜壞死、脫落,與纖維性滲出物形成假膜包裹在腸內容物表面,或成栓子堵塞於空腸和回盲部呈“香腸狀”, 質地堅硬,切面表層呈灰白色或黃灰色,中心呈灰褐色;肝脾腫脹,呈紫紅色或淺黃色,心肌擴張、混濁,胰腺出血,肺水腫,腹腔有淡黃色液體,嚴重病例胸肌、腿肌出血,時繼發心包炎、肝周炎。

【預防措施】做好鵝場的消毒及免疫工作

【治療方案】

1、小鵝瘟高免血清每隻1-2ml配合干擾素皮下或肌肉注射。


【養殖需知】小鵝的幾種常見疾病分析

鵝副粘病毒病:

本病的病原為鵝粘病毒,屬副粘病毒科副粘病毒屬。是以消化道病變為特徵的急性傳染病。

【流行特點】各種品種和年齡的鵝對本病毒都具有較強的易感性,發病快,死亡率高。日齡越小發病率和死亡率越高,15日齡內的雛鵝發病率和死亡率可達90-100%,隨日齡的增長,有所下降。本病常通過消化道、呼吸道水平傳播,四季均發,常呈地方性流行。

【臨床症狀】病鵝精神萎靡、食慾減退、飲水量增加。病鵝拉黃白色稀便或水樣便,時帶血呈暗紅色,病重者口腔常流出水樣液體,並伴有扭頸、轉圈、仰頭等神經症狀,尤其飲水後病鵝有甩頭、咳嗽、呼吸困難等現象;成年鵝病程長,產蛋量下降等。

【剖解病變】病鵝機體脫水,皮膚淤血,腳蹼乾燥;肝臟腫大,瘀血,有芝麻或綠豆大的壞死灶;胰腺腫大,有灰白色壞死灶;心肌變性;下段食道粘膜有散在的灰白色或淡黃色芝麻大小潰瘍結痂,剝離後留有斑痕或潰瘍面;腺胃和肌胃粘膜充血,出血;十二指腸、空腸、迴腸、直腸粘膜上有散在的淡黃色豆樣大小壞死性假膜,剝離後呈潰瘍面或出血。

【預防措施】加強飼養管理,制定科學合理的免疫計劃並認真做好免疫接種。每月定期用黃芪多糖或新感康拌料,有效防治本病的發生。


【養殖需知】小鵝的幾種常見疾病分析

鵝的鴨瘟病:

本病也稱病毒性潰瘍性腸炎,其病原為鴨瘟病毒,是一種傳播快、發病死亡率高,並有一定流行週期性的傳染病。

【流行特點】本病多由鵝與患鴨瘟的病鴨同一水域或共養密切接觸而感染髮病。3~4月齡的種鵝或7日齡的肉用雛鵝均可發病,尤以15~50日齡的鵝最為嚴重,發病率為20%~50%,死亡率為90%左右。

【臨床症狀】發病突然,病鵝體溫升高,精神沉鬱,食慾減退,眼瞼水腫、流淚,眼結膜充血或出血,頭頸腫脹,鼻腔流出稀薄或黏液分泌物,呼吸困難,排黃白色或黃綠色稀糞。

【剖解病變】全身漿膜、粘膜、皮膚有斑點樣出血,頭頸部皮下有膠凍樣浸潤。喉、口腔和食道粘膜潰瘍、壞死形成假膜。肝臟表面常有大小不等、形狀不一的出血點或灰黃色或白色壞死灶。腺胃粘膜及肌胃角質層下出血。腸黏膜瀰漫性出血,尤以十二指腸、空腸等處常見有檖圓形棗核狀丘疹,洩殖腔粘膜出血,表面覆有灰綠色斑點狀突起物。

【預防措施】避免鴨鵝混養,每月定期用每月定期用板青顆粒、囊溫康拌料,重症疫區可接種鴨瘟疫苗進行保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