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尊重女性达到了极高的境界。您怎么看?

老孙遁世无闷


中国封建社会有数千年历史,约束女性的三从和四德,也早已存在,只是到了东汉著名才女班昭将其合并,称谓《三从四德》。要求女性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亡从子。并以妇德,妇言,妇容,好功严格约束白已,要守妇道,言词得体,仪态端庄,相夫教子,勤俭持家。

但随着封建礼教的发展,理学的兴起,对女性要求更加严厉,例如朱熹就曾说“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不仅是对女性的加大束缚,而更是压迫。伴陡封建社会的发展,更是男人一统天下,如果说宋朝之前女性尚有些自由,明清之后,男尊女卑,男人主导一切,女性只能活在男人影子之下,只不过是男人的从尽罢了,谁又会把女人当人看?。

男人可以妻妾成群,而女性能从而终,更可悲的是女人可以当商品允许买卖,女人之悲惨状况则每况愈下。(至之民国买卖妇女之风仍盛行于当時中国的天下。当然这是后话)。

面对这种男女不平等,不把女人当人看,也只有曹雪芹借《红楼梦》中贾宝玉之口,公开喊出“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見了女儿,我便清爽;見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为争把女人当人看,男女平等,矫枉必需过正,不过正岂能矫枉,贾宝玉,不仅这样说,而且也这样做,言行一至,要把女人当人看。

请看《红楼梦》开篇,作者所言“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考较去,觉其行止見识,皆出于我之上。何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哉?实愧则有余,悔又无益之大无可如何之日也!当此,则自欲将己往所赖天恩祖德,锦衣纨绔之時,饫甘餍肥之日,背父兄教育之恩,负师友规谈之德,以至今日一技无成,半生潦倒之罪,编述集,以告天下人。我之罪固不免,然闺阁中本历历有人,万不可因我之不肖,自护己短,一并使其泯灭也。…...亦可使闺阁昭传……”这才是作者著书的真正用意。因此借宝玉言行,就是要把尊重女性达到极高境界。


老兵4200


是的,贾宝玉尊重女性确实达到很高的境界。

贾宝玉是《红楼梦》中的贵族公子,是贾府当权者贾母、王夫人眼里的心肝宝贝,被丫头玉钏比喻为凤凰。宝玉人长得“神采飘逸,秀色独人”(作者曹雪芹描写的),虽然厌恶四书五经、功名利禄,但是天资聪颖,颇具才华,吟诗作赋,信手拈来。宝玉在贾府大观园中除了克星——他的父亲贾政外,再也没人能奈何他,即使是外表清纯艳丽、实则心狠手辣的贾府实际掌权者王熙凤,在宝玉面前也是坦诚相待、关爱备至。就是这样一位集富贵、才华、潇洒、美貌于一身的公子,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对待大观园中的每一位女性,包括对刘姥姥,没有一点高高在上的架子。对女孩子更是关心体贴、嘘寒问暖、重情重义,真的很难能可贵。

在《红楼梦》第四十三回,宝玉不顾贾府为凤姐庆寿,只带了一个贴身下人,瞒了贾母、王夫人,遍体纯素,来到荒郊为受辱而死的丫头金钏焚香祭祀。死了一个丫头,在宝钗等人眼里“不过多赏他几两银子发送他”罢了。而宝玉心中早已“五内摧伤”,悲痛不已。所以宝玉特地选择在贾府给王熙凤庆寿的当天,到荒郊为金钏祭祀、虔诚祈祷。由此,宝玉对女性的尊重可见一斑。

贾宝玉尊重女性、尊重下人,是贾府大观园污浊、丑恶现象中的一股清流,是对等级森严、重男轻女的封建社会的反抗,尽管这种反抗是无力的,但是折射出反封建主义的强烈光芒!





雅竹斋主人


我深有同感,《红楼梦》中贾宝玉尊重女性确实达到了极高的境界。

十八世纪中叶,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是一部思想性和艺术性结合得最好,政治倾向性鲜明 的小说。他生活在历史转折的前夜,即对于封建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揭露与批判,又表达了对未来生活的梦想。他通过对被称为封建社会基石的阶级——贵族地主阶级的描写,把隐蔽在物质装饰和道德礼法背后的腐朽本质,他们的丑恶生活和 意识形态,从里到外的揭了一个透,而且证明 了这个阶级不配有好的命运。

叛逆者贾宝玉的出现,反映了统治阶级内部的分化。封建末世,无论是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的矛盾,都达到了非常激烈尖锐的程度,而且从统治阶级内部必然要分化出一批叛逆者。作者塑造的贾宝玉和林黛玉就属于这类人物,这是一个在中国古典小说史上从来没有过的典型人物。

从全书看,贾宝玉在以下几个问题上同封建正统派发生冲突:

(1)宁做封建阶级的“孽障”,也不走“仕途经济”“读书应举”的道路,充分显示了贾宝玉对封建文化教育的怀疑与否定。

(2)强烈否定封建婚姻制度,争取建立在反封建思想一致基础上的自主婚姻。

(3)贾宝玉同情受压迫受侮辱的奴婢,尊重女性,支持他们的斗争,这也反映了贾宝玉民主主义思想的萌芽,体现了贾宝玉尊重女性达到了极高的境界。

由于这第三条正是本文想要重点说明的问题,所以我们随便找几个例子以窥全貌:

大家知道,在贾府中,二三十个主子,却有三百多个奴隶,奴隶不仅是他们直接剥削压迫的对象,且充当统治者内部为财产和权利而“自杀自灭”的牺牲品。鸳鸯、司棋、尤二姐等的“情案”,均与这个有关,贾宝玉置身在这类矛盾和冲突中,对这些无辜的牺牲者,充满着同情和不平。金钏儿死后,宝玉“五内摧伤”,在凤姐生日私祭金钏儿是其实践;鸳鸯 事发,宝玉心中“着实不快,只默默地歪在床上”,可见他是站在被压迫者一边的;尤二姐被逼死,柳五儿被监等,宝玉更是“闲愁胡恨,语言错乱,如染怔忡之病”,可见内心受打击之深;司棋被逐,宝玉从“如丧魂魄一样”,发展到“瞪着”眼睛,“恨恨”作声骂人,思想上的反抗已见之于行动。特别是晴雯被逐致死事件,更使宝玉在叛逆的道路上跨了一大步,成为前八十回中宝玉思想性格发展的顶点......

类似如上之例全书之中处处可见,而且越到后来矛盾发展的越激烈,足见贾宝玉同情奴婢,尊重女性确实达到了极高的境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