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術性決策的重心應該在問題解決上。
——德魯克《管理的實踐》
德魯克認為,解決問題是戰術性決策的主要功能。戰術性決策雖然兼顧全局利益,但它是以解決問題為根本出發點的。任何管理者在做此種決策時一定要問:這個決定是否能使問題得到完美解決?
休布公司相比阿夫思,在市場略佔有優勢,市場佔有率相對高一點。阿夫思為了搶佔市場份額,特別針對休布而制定了營銷戰略。休布一直在市場上投入了大量的廣告費用,為一款名為“斯蜜朵”的新款伏特加酒做宣傳。很顯然,“斯蜜朵”酒是未來階段裡休布的拳頭產品。阿夫思針對“斯蜜朵”酒的定價,特意調整了自己產品的價格,他們希望以降價來打壓“斯蜜朵”酒的勢頭。
休布在得知阿夫思的降價策略後,對於將要採取哪種措施比較適合,做了周密的考慮:如果跟著降價,雙方將會陷入降價大戰,最終結果只能是使消費者坐收漁翁之利,而對雙方沒有任何好處;休布預測到阿夫思的降價措施難以持續長久,於是他們繞開了阿夫思劃定的正面戰場,而是選擇了對阿夫思的發動側翼進攻。
休布的側翼戰堪稱典範,一共分三個步驟:第一步:產品區分。休布公司提高了“斯蜜朵”酒的售價,在原價的基礎上增加了一美元,並在廣告中特別強調了“斯蜜朵”酒的獨特性,從而與阿夫思的產品進行有效區隔。第二步:誘敵深入。為了使阿夫思陷入降價的陷阱,休布公司推出一款新產品,其售價與阿夫思產品售價一致,並隨著阿夫思的降價而降價。第三步:釜底抽薪。為了徹底阻截阿夫思,休布又接連推出兩種比阿夫思產品更便宜的新產品,這一招使阿夫思措手不及,幾無應對之策。
三步奇招使休布大獲全勝,不僅鞏固了已有的市場份額,還趁勢得到擴大。休布所出臺的戰略就是戰術決策。戰術決策是有關實現戰略目標的方式、途徑和措施,戰術決策的目的就是實現目標。因此,戰術決策具有極強的應變力。可以說,應變力的強弱直接決定著戰術決策的成功與否。
羅斯福是一個應變力出眾的總統,這使他具有超強的解決問題的能力。在羅斯福就任總統後不到一個月時間裡,迅速解決了許多重大問題:出臺《緊急銀行法》,使銀行業開始恢復營業;發表爐邊談話,使全國人民恢復生產信心;出臺《農業調整法》,挽救了農業;與此同時,實行《緊急救濟法》,確保每個人都有飯吃;成立了多種結構,解決了青年就業問題。
而在之前的總統競選中,羅斯福正是通過採用宣傳新政這種戰術決策打敗對手胡佛。當時,還在總統職位上的胡佛信奉自由經濟政策,全然不顧廣大民眾要求增加救濟的強烈呼聲,幾次否決了在全國實行普遍救濟的議案。不堪生活壓力的退伍軍人聚集到白宮前,要求政府發還拖欠的補助金,令人感到震驚的是,胡佛竟然下令鎮壓,結果造成了五十多人傷亡。
針對這個局勢,羅斯福卻大肆宣傳新政思想。這顯然是針對胡佛保守的經濟政策而祭出的戰術性競選策略。羅斯福通過新政向民眾描繪出一幅極為光明的生活前景。儘管胡佛稱羅斯福為“格子裙上的變色龍”,但他只好眼睜睜地看著勝利的桂冠戴在了羅斯福的頭上。對事情的把握和應變能力的差異,決定了羅斯福和胡佛的最終結果的不同。
應變力出眾的競選策略使羅斯福獲得總統寶座。由此可見,戰術決策的價值使命就是迅速解決問題。其實,決策的過程就是不斷解決問題的過程。
在管理過程中,管理者遇到的問題只有兩種,一種是預計到的情況,一種是臨時情況。對於前者,管理者早有準備,而後者的出現,正是體現管理者應變力的絕佳時機,是否能夠作出具有應變力的決策,直接關係到問題是否能夠得到徹底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