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棗種植用這個技術,能減少農民成本投入,還能增加冬棗的品質

在多個方面進行相關措施,比如建園、整形修剪、平衡施肥、綜合治理病蟲害等比較科學的方法使冬棗標準化栽培以及優質豐產能夠得到有效的實現。而大力的給予科學施肥、配方平衡施肥,推動科學、高效、生態管理措施的落實,能夠為絕大部分種植冬棗的農民提供科學的用藥,從而為農民減少成本投入,同時還可以增加冬棗的品質。

冬棗種植用這個技術,能減少農民成本投入,還能增加冬棗的品質

1 園林選擇與規劃

1.1 園林的選擇

園林選擇需要注意幾點,第一點,棗園的地形需開闊;第二點,所處地點的陽光需要非常的充足;第三點,棗園日常用水要方便充足;第四點,所處位置的交通要十分的方便。滿足以上幾點才可以進行建園。

對種植冬棗的土壤也有一定的 要求,要以壤土、砂壤土作為其種植土壤,並且,土壤深厚肥沃,所含的有機物質要達到1%以上。種植園地要避開風口區域地下水位要在1 m以下。如若在山地建造園地就要將其建在陽光充足的地方,山坡的傾斜度不可以過大。進行灌溉的水質以及種植的土壤和周圍的空氣要確保符合無公害栽培的條件。

冬棗種植用這個技術,能減少農民成本投入,還能增加冬棗的品質

1.2 園林的規劃

因地制宜,在種植過程中,要對土壤區域進行合理的劃分,將其分為幾個小部分,並且要結合周圍的道路情況以及水利設施,合理的建設出管理房與配藥池。由於最後棗園內成熟的果子數量巨大,需要經過嚴格的挑選,這也是需要一個場所來集中進行工作的,所以還需要預留出選果場。除此之外,要設立防護林在園林的周圍,這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減少自然災害對園林的影響。

冬棗種植用這個技術,能減少農民成本投入,還能增加冬棗的品質

2 砧木選擇

在平坦的地區砧木選擇主要為小棗砧木,在高低起伏的山地上主要為酸棗砧木,不同地區的不同選擇可以使棗園中的棗樹更好的生長。

3 栽植

3.1 方式

棗樹種植一般會採用單行栽植的方式,並且長寬不等,每一行棗樹之間的距離不可以小於一行棗樹之間的株距,南北行向。

冬棗種植用這個技術,能減少農民成本投入,還能增加冬棗的品質

3.2 密度

栽植密度要根據園林的整體條件來確定,普遍規模的園林可以種植為3 m×5 m、3 m×4 m、2 m×4 m、2 m×3 m,即總面積為667m2,總共種植45~111株。

3.3 時期

棗樹的種植時期主要分為兩次。第一次在為春栽,時間大約在4月10日,第二次為秋栽,時間在10月底~11月中旬。

冬棗種植用這個技術,能減少農民成本投入,還能增加冬棗的品質

3.4 苗木選擇

在選擇樹苗時,要確認苗木健康,沒有害蟲,並且確保根系完整。其側根數量要具有5條以上、長度要在2 cm以上,嫁接口要有良好的癒合效果,苗木高120 cm左右,嫁接部分在5 cm莖粗1 cm以上,要嚴格按照規定進行選擇。

冬棗種植用這個技術,能減少農民成本投入,還能增加冬棗的品質

3.5 栽植方法

栽植穴一般在80~100 cm見方,栽植穴從下到上分別為5 cm厚的雜草或秸稈、土雜肥與表土的混合物,這兩步的順序不可以發生顛倒,最後在灌水將其踩實或者沉實即可。栽植的過程中需要注意要保證做到隨起苗隨栽植,這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證苗木的根系與土壤可以密觸。

冬棗種植用這個技術,能減少農民成本投入,還能增加冬棗的品質

3.6 栽植管理

苗木栽植後需要在四周做成土埂,灌透水。在灌透水的過程中,如若出現歪斜下沉的苗木時,要及時的適當做出調整。在春天栽植時,栽植後要及時的對其做好覆膜保墒工作;在秋天栽植時,要及時對苗木進行塗白與綁草把,防止其他病害的發生。

冬棗種植用這個技術,能減少農民成本投入,還能增加冬棗的品質

4 土肥水管理

4.1 土壤管理

幼樹進行栽植後,從定植穴外緣開始,秋季時要結合施基肥向外深翻擴展,土壤回填的時要先在底層放入有機肥與表土,在上層放入底土,然後進行灌水工作。在栽植後1—3年在行間種植矮稈作物,也可以種植綠肥作物。

冬棗種植用這個技術,能減少農民成本投入,還能增加冬棗的品質

4.2 施肥

採收果實後深翻土壤時,要結合著施肥共同進行,此時主要以有機肥為主,例如磷酸二銨、鈣鎂磷肥等。另外,還要對土壤進行追肥工作,一般情況下為一年3次,即在棗芽萌發之前、開始結果的時期與果實膨大的時期。另外每年也需要向葉面噴肥,以此來消滅抑制一些病蟲生長。

冬棗種植用這個技術,能減少農民成本投入,還能增加冬棗的品質

4.3 水分管理

灌水的進行主要分為4次。一是催芽水,二是開花水,三是促果水,四是封凍水,這四次灌水都與施肥相結合共同進行。若發現棗園內有積水,要及時的通過溝渠進行排水,以免造成棗樹營養的流失,影響棗樹的正常生長。

冬棗種植用這個技術,能減少農民成本投入,還能增加冬棗的品質

5 整形修剪

合理的對棗樹進行修剪在一定程度上有利於減少病蟲害的發生。對於幼樹來說,要通過在對骨幹、結果枝與輔養枝一定的修剪來達到培養的作用。對於結果樹來說,要著重修剪徒長枝、競爭枝,並且回縮延長枝。對於老樹來說,要注重疏截結果枝組、回縮骨幹枝、停甲養樹、調整新枝及刮樹皮樹幹塗白的工作。

冬棗種植用這個技術,能減少農民成本投入,還能增加冬棗的品質

6 花期管理

6.1 開甲

初次開甲的棗樹,先將樹木的粗皮去除,再將其韌皮部切斷,直至木質部。寬度要根據實際的樹木的樹齡數勢來定,同時切口的寬度也要保持一致,注意一些用刀的規範動作,不能使木質部受損。開甲後,要對其進行包紮處理,在10~15天后需要用太保乳油與硫磺粉按照一定比例混合來塗抹甲口,最後用紅泥進行封閉工作。

冬棗種植用這個技術,能減少農民成本投入,還能增加冬棗的品質

6.2 抹芽

抹芽工作的進行主要在4月~7月,主要除去一些無用的棗芽。它在很大的程度上可以有效的增強樹勢,均衡差距較大的樹勢,也可以節約養分利於棗樹開花結果。

6.3 摘心

摘心可以有效的控制棗樹的營養生長,它可以有效緩解棗樹各個組成部分對養分的爭奪,利於各個組成部分均衡協調的發展。摘心主要分為三部分,分別為棗吊摘心、一次枝摘心與二次枝摘心。

冬棗種植用這個技術,能減少農民成本投入,還能增加冬棗的品質

6.4 拉枝

若出現棗頭直立生長的情況,要在花開之前將直立的棗頭拉成水平的狀態。如果出現樹體偏冠或者棗樹的枝幹一半比較殘缺的情況時,可通過拉枝調整樹形,以此來擴大結果的部位。如果需要均衡一些差別較大的樹勢,可通過拉枝將骨幹枝的角度調整到合適的位置來均衡樹勢。

冬棗種植用這個技術,能減少農民成本投入,還能增加冬棗的品質

6.5 環割

在花開最盛時是最適宜進行環割工作的時期,對不同狀態的樹也會有不同的環割法。對於樹勢旺的樹來說,可以在主幹或主枝上環切兩圈;對於樹勢弱的樹來說,就需要減少圈數,只需環切一圈即可。

6.6 花期放蜂

在花開的初期,將蜂箱放入棗園內。一般667m2的棗園內需要放入一箱蜂,此時要注意蜂箱與樹木的距離,一般保持在300 m內。

冬棗種植用這個技術,能減少農民成本投入,還能增加冬棗的品質

6.7 花期噴水

在盛花期,要定期規律的向葉面噴清水,一般噴水的時間會選在傍晚的時候進行,此時最為適宜。

6.8 噴肥、噴激素

在花開的盛期噴赤黴素與尿素溶液按照一定比例混合的液體,也可以噴硼砂溶液。

6.9 疏果

疏果工作的進行一般在六月的中下旬分兩次進行。對於強弱兩種樹勢有著不同的疏果方式,要嚴格按照規定來疏果,以此保證有效防治病蟲害的發生。

冬棗種植用這個技術,能減少農民成本投入,還能增加冬棗的品質

7 病蟲害綜合防治

7.1 防治原則

在進行防止工作時,主要有兩種防治的方式,分別為農業防治與生物防治。這兩種防治十分重要,其中農業防治是基礎,生物防治是核心,這兩種防治結合著其他的防治一起合理的使用,可以更為經濟、安全、有效的控制病蟲害。

冬棗種植用這個技術,能減少農民成本投入,還能增加冬棗的品質

7.2 農業防治

在栽植後要對其施以有機肥與無機複合肥,以此來更好的增強苗木的抗病力,來抵抗病蟲對其營養的吸收,減少營養的流失浪費。在生長季節的後期,一定要多加註意排水量,來防止其他病害的發生。在苗木發芽前要對樹幹上的一些老皮等進行清除工作,地面上的一些枯萎的枝頭以及落葉也要打掃乾淨並集中處理,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滅一些將要越冬的病蟲。在生長季時要及時將被病蟲破壞的葉以及果實進行修建工作,剪掉病蟲枝,以此來減少病蟲進一步的破壞。

冬棗種植用這個技術,能減少農民成本投入,還能增加冬棗的品質

7.3 生物防治

每一種生物一般都會有自己的天敵,病蟲也不例外,所以在園林中可以投放一些有寄生性與捕食性的天敵,以此使病蟲種群密度保持在危害水平以下,並且定期的調查棗園的病蟲種群密度,以便更好的做出調整。另外,在棗園內要添置天敵的食物以及其過冬隱蔽的場所,並且要將周圍的天敵儘可能多的招引到棗園,來使天敵的種群密度增大,進而減小病蟲的種群密度。

冬棗種植用這個技術,能減少農民成本投入,還能增加冬棗的品質

8 採收

8.1 採收期

採收以脆熟期為宜,時間為10月中旬。

8.2 方法

目前我國棗園的採收方式仍為人工採收,人工採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證棗的質量,不會有太大的損失。需要注意的是,每個棗上都要帶有果柄,在摘取與放置的時候要小心不可以扔來扔去,應當輕拿輕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