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一針見血:"情商低"的孩子,大多有這樣的父母,與他人無關

李玫瑾一針見血:"情商低"的孩子,大多有這樣的父母,與他人無關

一個“雙商”高的人,在當今這個社會是很吃得開的,尤其是“情商高”,會說話,走哪都受歡迎。李玫瑾教授曾經在一次演講中談到了“情商”這一話題:

家庭的撫養不僅僅是物質的,更重要的是心理撫養。給孩子掙錢的時間,不如自己陪孩子的時間;

給孩子存錢的努力,不如教給孩子做人做事的努力;找奶媽帶孩子,不如自己辛苦帶孩子,心理撫養重要的一個因素叫陪伴。

李玫瑾一針見血:

情商在我們的生活中真的很重要,家長也都希望孩子變成一個情商高的人,因為一個人的情商如果很高的話在生活中是會有很多好處的,走到哪都吃得開,而且還會有很多人喜歡。但有一些孩子的情商是比較低的,也不知道怎麼說話,會令人感覺到反感,以至於總是會惹惱別人

為什麼大部分孩子都會成為"低情商"的人呢?

長期從事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問題研究的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李玫瑾做出瞭解答。

李玫瑾教授一針見血地表示:孩子情商低,主要和父母有關。一般低情商的孩子都有這樣的父母,與他人無關,如果父母提早改變,那麼還有可能改變孩子"低情商"的現狀。

李玫瑾一針見血:

李玫瑾教授認為,情商較低的孩子,其父母都會有一些類似的特徵:

  • 1、情緒暴躁,無法自控

都說孩子是父母的投影,一個無法控制自己情緒的家長,培養出來的孩子必定也是情緒暴躁,無法自控。而對情緒的控制正是情商的表現之一,一個高情商的人,會控制情緒,而不是讓情緒控制。那些無法控制住情緒的人,正是"低情商"的代表。

李玫瑾一針見血:

  • 2、斤斤計較,自私自利

一個見不得別人好,對任何事情都斤斤計較的父母,本身就是自私自利、三觀不正的人,這樣的人別人朋友了,就算是親切都無法與之相處得很好。而一個高情商的人,人際圈肯定要比普通人強很多,人際交往能力往往都很強,因為他們總能給人一種很舒服的感覺,而不是和你相處起來很累的感覺。所以這樣的家長本身情商就不高,在父母的影響下,孩子也會慢慢變成這樣,正所謂近墨者黑嘛。

李玫瑾一針見血:

  • 3、負能量爆棚

積極樂觀、努力向上,是高情商人群的特徵之一,正因如此,他們才比普通人更容易成功。而滿身負能量整天抱怨著生活的不幸、老天的不公這樣的父母就會給孩子灌輸一種滿滿的負能量,這些負能量會成為孩子前進的阻力,看任何事物都會往壞處想,生活沒有希望,這樣的孩子想不低情商都難。

低情商帶來的危害

一個低情商的人,首先會導致自己的生活難上加難,既不愛奮鬥又沒有理想,還每天抱怨著上天的不公。甚至會通過自身的負能量來影響周圍的人,因為他們無法改變你,跟你接觸時間長了就會被你同化。這樣的人往往不會成功,因為既沒實力還不努力,沒朋友、沒貴人,只能庸庸碌碌一生。

李玫瑾一針見血:

為了孩子不成為低情商,家長應該怎麼做?

1、以身作則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高情商的父母很難教育出低情商的孩子,所以家長首先要完善自己,改正自己的缺點,然後言傳身教,讓孩子從小就受到高情商氛圍的薰陶,這樣久而久之高情商就會成為孩子的代言詞。

李玫瑾一針見血:

2、教會孩子分享

一個高情商的孩子,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喜歡呢?因為他們不自私、善良、勇敢、會為別人著想,所以家長應該朝這個方向進行努力培養孩子。

3、鍛鍊孩子的應變能力

低情商的孩子比較呆板、木訥,很容易遇到問題就沒轍,而高情商的孩子往往會面臨不同的情況做出不同的反應,面對不同的人群也能泰然自若,這就是因為高情商的孩子弄得變通,應變能力強。家長在生活中可以多多鍛鍊孩子的應變能力,幫助孩子變得更加優秀。

如果別人做了一些讓你不舒服的行為,一定要包容他們的行為,因為他們並不是故意為之。一個懂忍耐、懂忍讓的人,他們肯定是高情商的,所以家長要讓孩子知道這樣的事情,並且要讓他們學會去忍讓和容忍對方。

李玫瑾一針見血:

家長要從生活中的小事中,鍛鍊孩子的應變能力,推動孩子找到更優秀的自己,培養孩子的情商最好是從小開始,6歲之前是最佳時機

李玫瑾一針見血:

瞭解情緒、表達情緒、解決情緒才是培養高情商的基礎,不過,6歲之前的孩子是聽不進去道理的,年紀輕輕的他們獲取知識的捷徑就是故事,

優秀的孩子必定是見過世面的孩子,他們的背後一定站著有眼界有見識的父母。所以李玟謹教授給大家推薦以下的書籍,一共10冊裡包含了如何合理科學的去教育孩子。

李玫瑾一針見血:

李玫瑾教授推薦一套《兒童情商培養繪本》,《情緒管理和人格培養》(10冊)。

這套繪本共有10本,分別是《養成好習慣》、《媽媽我能行》、《好孩子懂禮貌》、《我能保護我自己》、《勇敢做自己》、《做最棒的自己》、《我是誠實守信的好孩子》、《我不隨便發脾氣》、《我們都是好朋友》、《分享是我快樂》

孩子可以藉由繪本可以進入自身的內心世界。繪本作為人生中的第一本書,它的生動趣味滿足了孩子好奇的天性,為孩子打開了通往世界的大門。

李玫瑾一針見血:

3-6歲是孩子的閱讀敏感期,這個時期好好培養,準備一些認知類、行為習慣類、情緒處理、入園小故事類的繪本,還有助於讓孩子形成終生的閱讀習慣!

李玫瑾一針見血:

繪本中的圖畫也是非常適合孩子看的,因為孩子對圖畫還是非常敏感的好的習慣決定好的未來,這套行為習慣培養繪本應該可以幫到忙。而且還可掃碼暢聽,方便父母在工作了一天後,已經很累了,想給孩子講故事卻心有餘而力不足的問題。

李玫瑾一針見血:

情商對於人的重要性,李玫瑾認為情商與智商不同,孩子的智商往往是天生註定的,而情商更多的來自於後天的培養。

點擊下方,立即購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