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發現自己沒有一個朋友,說明你正在經歷低配的人生

你是否經常感覺自己和朋友漸行漸遠,你獨處的時間越來越多?

這說明你很有可能正在經歷低配的人生。

在我們漫長的一生當中,朋友往往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沒有人是不需要朋友的。

好朋友可以使你積極向上,同時還能在你身邊鼓勵、關心你,並最大限度地尊重你的選擇,他們不會因為你的社會地位變化而疏遠你。

每個人都有情緒低落的時候,那種獨自一人的脆弱感,相信不少人都體驗過。

雖然自己的朋友圈不斷的在擴大,但真正能交心的朋友卻越來越少了。

當你發現自己沒有一個朋友,說明你正在經歷低配的人生

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體驗,在自己經歷不順或者心情悲傷時,即使翻遍整個通訊錄卻還是找不到一個可以傾訴的對象,平常打交道的人只能算是酒肉朋友。

陪你快樂的人多,能雪中送炭的人少,繁華落盡後只能自己在夜深人靜的時候獨自舔舐傷口。

人際交往能力(people skills),不僅指的個人在不同的人際關係中的柔韌度,同時也指個人能夠處理好那些與自身相關的各類情感問題的能力。

關於如何界定友情的價值,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

有些人認為,自己一個人更加舒服,不用浪費大把時間去社交,友情並不是那麼重要;有些人則認為,友情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情感體驗,有朋友在一起的經歷才更加有趣。

當你發現自己沒有一個朋友,說明你正在經歷低配的人生

從知識儲備上看,優質的人際關係能夠讓你與其他人互相幫助,交流新思想,並從中獲益。

從心理層面看,它可以使你與周圍的人關係更加親密,能夠大幅度減少親密關係中的衝突。

從認知學角度看,友情是生活中一項基本的情感維繫和體驗,“朋友”的質量也是個人的自身素質和社交能力的反映,沒有一個朋友的人,人生無疑是失敗、低配的。

互聯網時代,社交軟件每天都在更新換代,它們的出現給我們造成了一種自己的朋友圈似乎變大了的錯覺,我們開心於朋友數量越來越多。

但每當自己遇到問題和挫折,想要找人傾訴的時候,你會發現天地之大竟找不到一個可以互訴衷腸的人。

也許,在平時你發的某些信息中會出現不同“朋友”的評論,在這個自我暴露的過程中,你收穫了滿足感,也產生了朋友很多的錯覺。

當你發現自己沒有一個朋友,說明你正在經歷低配的人生

觀眾始終比朋友多

心理學最初探討的就是人的原始本性和社會性問題,我們認為人的價值界定和社會界定難以通過金錢判斷,更重要的是需符合社會主流的價值觀。

所以說,不管是對人的本性,還是社會關係而言,沒有人可以離開朋友而獨自存在。

“朋友”二字,看似簡單普通,其實其中包含了極大的信息量,因為在真正的人際交往中,觀眾始終多於朋友。

觀眾通常能給你帶來視覺上的衝擊,但知己才會令你感動。

當你發現自己沒有一個朋友,說明你正在經歷低配的人生

真正三觀契合的朋友,不僅能在靈魂上支持你,關心你,幫助你;還可以在你犯錯時,糾正你的錯誤,激勵你改進。而那些膚淺沉不住氣的人,最喜歡來自觀眾的注視,他們享受被關注的感覺。

只有真正上進的人,需要的才是“朋友”。

嵌入性理論

社會關係,是社會學科中最古老而傳統的研究課題之一。人們在過去對於朋友與社會關係、社會結構的關注,尤其是在其精確化和可操作化的重視,才使各種各樣的社會關係概念受到忽視。

美國斯坦福大學教授馬克·格蘭諾維特(Mark Granovetter)曾在“嵌入性”(embeddedness)理論中提出,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係是具有嵌入性的。

費孝通先生的著作《鄉土中國》中多次強調過“差序格局”這個概念,他認為團體是一定會有界限的,但對於團體關係是一樣的,這種性質的社會關係,更應考慮“團體格局”。

當你發現自己沒有一個朋友,說明你正在經歷低配的人生

人與朋友之間的關係建立最初都是圍繞著個人建立起來的,但是在長時間的接觸後,關係親密的朋友,才能真正的發展下去,從而一起進步。

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快,沒有人能只靠自己便獲得成功,這是一個互利共贏的時代,我們應該學會走出自己的舒適圈,去認識更多的真朋友,而不是活在自己虛假的安慰中。

當你有一群真心朋友陪伴左右之時,你的心理健康和生活體驗都將變得更不一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